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2008}\)年\(\rm{5}\)月\(\rm{8}\)日,北京奥运会火炬、火种被送上海拔\(\rm{8848.43}\)米的珠峰峰顶\(\rm{.}\)象征着光明、和平、友谊、进步、和谐的奥林匹克圣火首次在地球之巅燃起,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灵之巅\(\rm{.}\)而“奥运火  航天芯”再次奏响了“科技奥运”的主题.
              \(\rm{(1)}\)“祥云”火炬设计有回热管,即用铝箔将铜棒贴在燃料筒外侧,使火炬上下的热量能够交流,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铜的 ______ 性\(\rm{.}\)
              \(\rm{(2)}\)根据火炬、火种所处的环境不同,各种奥运火炬、火种灯采用的燃料都不相同.
              \(\rm{①}\)悉尼奥运会曾使用丁烷\(\rm{(C_{4}H_{10})}\)作为火炬的燃料,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②}\)“高原火种灯”使用的是航空煤油,它主要通过石油分馏获得,分馏属于 ______ 变化\(\rm{(}\)填“化学”或“物理”\(\rm{)}\);
              \(\rm{③}\)珠峰火种灯选用了固体碳作燃料,并且完全采用了传统蜂窝煤煤炉的设计,即将固体碳做成碳柱,一节一节填充在容器内进行燃烧,这种设计的优点是: ______ ;
              \(\rm{(3)}\)“祥云”火炬的核心设计是“双火焰”燃烧系统,即使当外部火焰意外熄灭时,内部火焰仍能使其迅速再次燃烧,此过程中,内部火焰的作用是 ______ .
            • 2.
              已知\(\rm{NO_{2}}\)是红棕色气体,\(\rm{N_{2}O_{4}}\)是一种无色气体\(\rm{.N_{2}O_{4}}\)在密闭容器内受压时能转化为\(\rm{NO_{2}}\)气体\(\rm{.}\)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探究有关的变化\(\rm{.}\)实验时甲抽去中间的玻璃片,乙推压密闭注射器里的活塞,然后再松开后.
              \(\rm{(1)}\)甲实验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 ______ ;
              \(\rm{(2)}\)乙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
              \(\rm{(3)}\)上述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______ .
            • 3.
              小明同学春游时,用塑料瓶装了一些河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图\(\rm{1}\)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河水属于 ______ \(\rm{(}\)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下同\(\rm{)}\),蒸馏水属于 ______ 。
              \(\rm{(2)}\)加入的物质甲是 ______ ;加入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
              \(\rm{(3)}\)实验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操作是 ______ \(\rm{(}\)填写操作序号\(\rm{)}\)
              \(\rm{(4)}\)操作\(\rm{B}\)的名称是 ______ ,该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 ;
              \(\rm{(5)}\)操作\(\rm{F}\)是蒸馏过程\(\rm{(}\)装置如图\(\rm{2)}\),回答下列问题:

              \(\rm{①}\)蒸馏时加入沸石的目的是 ______ ;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的太剧烈,以防 ______ ;
              \(\rm{②}\)蒸馏过程中进入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是由 ______  入 ______  出\(\rm{(}\)填写“\(\rm{a}\)”或“\(\rm{b}\)”\(\rm{)}\)
              \(\rm{③}\)小刚用图\(\rm{3}\)进行该操作,加热一段时间后,小试管内收集到很少的液体,试管口有大量的白雾。请你分析后,对该装置稍作改进: ______
              \(\rm{(6)}\)所得的蒸馏水是 ______ \(\rm{(}\)填“硬水”或“软水”\(\rm{)}\),检验的简单方法是 ______ 。
            • 4.
              \(\rm{2018}\)年\(\rm{1}\)月\(\rm{11}\)日,广西某地高速公路大桥上用于融冰作业的\(\rm{2}\)包共\(\rm{100}\)公斤含有亚硝酸钠的工业盐遗失,当地迅速组织警力开展搜寻遗失的工业盐,确保不流入市场和家庭。
              【资料卡\(\rm{1}\)】亚硝酸钠与食盐氯化钠相似,为白色有咸味的固体,但误食会使人中毒。腌制食品、泡菜等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钠。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rm{(1)}\)用盐融冰的原理是 ______ ,该过程主要发生的是 ______ \(\rm{(}\)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rm{)}\)。
              \(\rm{(2)}\)图\(\rm{1}\)是用不同浓度盐水腌制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曲线图。据此回答:当盐水浓度为\(\rm{6\%}\)时,第 ______ 天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为了安全,泡菜腌制时盐水浓度最好是 ______ 并在腌制 ______ 天后再食用。

              \(\rm{(3)}\)兴趣小组欲测定某工业盐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
              【资料卡\(\rm{2}\)】实验室常用亚硝酸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其化学方程式为:\(\rm{NaNO_{2}+NH_{4}Cl \dfrac { \overset{\;\;\triangle \;\;}{}}{\;}NaCl+N_{2}↑+2H_{2}O(}\)此反应是放热反应\(\rm{)}\)
              【资料卡\(\rm{3}\)】在酸性环境中高锰酸钾能与亚硝酸钠发生如下反应:\(\rm{2KMnO_{4}+5NaNO_{2}+3H_{2}SO_{4}=K_{2}SO_{4}+2MnSO_{4}+5NaNO_{3}+3H_{2}O}\)
              【方案一】取\(\rm{1g}\)该工业盐样品与足量氯化铵溶液于图\(\rm{2}\)装置中充分反应\(\rm{(}\)该工业盐中其他成分不与氯化铵溶液反应\(\rm{)}\),实验时加热片刻后,即可移去酒精灯,其原因 ______ 。最终量筒中收集到\(\rm{300mL}\)水,已知该条件下氮气的密度为\(\rm{1.25g/L}\),则该工业盐样品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实验结束后发现测量结果偏大,可能原因是 ______ 。
              【方案二】为更准确地测定该工业盐中亚硝酸钠的含量,称取\(\rm{4.000g}\)样品溶于水配成\(\rm{250mL}\)溶液,取\(\rm{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含量为\(\rm{15.8g/L}\)的酸性\(\rm{KMnO_{4}}\)溶液进行反应,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序 \(\rm{1}\) \(\rm{2}\) \(\rm{3}\) \(\rm{4}\)
              \(\rm{KMnO_{4}}\)溶液体积\(\rm{(mL)}\) \(\rm{20.60}\) \(\rm{20.02}\) \(\rm{20.00}\) \(\rm{19.98}\)
              上述第 ______ 次实验所得数据明显异常,剔除异常数据后,计算出该工业盐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 5.
              如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组成:______
              结构:______。
              性质:______。
              变化:______。
            • 6.
              尿素\(\rm{[CO(NH_{2})_{2}]}\)是一种常用化肥。图为利用天然气制尿素的主要流程。

              \(\rm{(1)}\)设备Ⅰ内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 \(\rm{(}\)填“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rm{)}\)
              \(\rm{(2)}\)设备Ⅱ中发生的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
              \(\rm{(3)}\)设备Ⅲ中产生并分离出\(\rm{CO_{2}}\)和\(\rm{H_{2}}\)两种物质,依据流程图判断进入设备Ⅳ的是\(\rm{H_{2}}\),理由是 ______ 。
              \(\rm{(4)}\)设备Ⅴ中发生反应:\(\rm{2NH_{3}+CO_{2}═CO(NH_{2})_{2}+H_{2}O}\),若生产\(\rm{60t}\)尿素,需要\(\rm{NH_{3}}\)的质量为 ______ \(\rm{t}\)。
            • 7.
              豆浆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人们喜爱的饮品之一\(\rm{.}\)豆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磷脂、维生素\(\rm{A}\)、维生素\(\rm{C}\)、烟酸和铁、钙等矿物质,其中钙的含量比其他乳类还要丰富.
              \(\rm{(l)}\)豆浆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______ ,
              \(\rm{(2)}\)豆浆机即需即制的优点给生活带来很大方便,豆浆制作完成,还可用随机附件--滤网去除豆浆中的渣滓,使口感更好,该设计利用的操作原理是: ______ .
              \(\rm{(3)}\)黄豆中含有的皂角素能引起人们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因此,喝不熟豆浆对人体有害\(\rm{.}\)但豆浆经烧熟煮透后,其中的有害物质即被破坏,这个过程发生的是 ______ 变化\(\rm{(}\)填“物理”或“化学”\(\rm{)}\);
              \(\rm{(4)}\)小明同学通过化学课知道,人们误食重金属盐\(\rm{(}\)如:硫酸铜、氯化钡等\(\rm{)}\)可通过喝大量豆浆的方法解毒\(\rm{.}\)你认为下列 ______ 饮品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rm{(}\)填序号\(\rm{)}\).
              \(\rm{①}\)牛奶\(\rm{②}\)果汁\(\rm{③}\)蛋清\(\rm{④}\)矿泉水\(\rm{⑤}\)食盐水.
            • 8.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你将苹果去皮、切块儿,等待妈妈下班回来。可是一段时间后,苹果块儿表面会生成一种褐色的物质,口感也不那么脆了\(\rm{…}\)变化其实来自于苹果中存在的一种原本无色的多酚类的物质。这类物质能跟氧气结合,产生一些有色物质,这就是褐变过程。
              防止苹果发生褐变过程的方法有很多。碳酸氢钠是一种安全、价格低廉的化学物质,能够直接抑制水果病原真菌的生长,常用于水果贮藏保鲜。
              选择新鲜、大小均匀、无虫害无伤的苹果果实,消毒、清洗后切成\(\rm{12}\)片,每片厚度约为\(\rm{15mm}\)。切片立即浸泡于下表中的碳酸氢钠溶液中进行保鲜处理。每种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浸泡\(\rm{2}\)块苹果切片。\(\rm{5}\)分钟后将苹果切片捞出、甩干,将\(\rm{12}\)片苹果装在一个塑料保鲜盒中,置于\(\rm{4℃}\)贮藏观察。
              \(\rm{1}\) \(\rm{2}\) \(\rm{3}\) \(\rm{4}\) \(\rm{5}\) \(\rm{6}\)
              碳酸氢钠溶液的溶度\(\rm{g/L}\) \(\rm{0}\) \(\rm{0.5}\) \(\rm{2.0}\) \(\rm{5.0}\) \(\rm{10.0}\) \(\rm{15.0}\)
              \(\rm{pH}\) \(\rm{7.01}\) \(\rm{8.00}\) \(\rm{8.12}\) \(\rm{8.20}\) \(\rm{8.25}\) \(\rm{8.33}\)
              在贮藏\(\rm{3}\)天后,取样测定其褐变度和硬度变化,记录的数据如图\(\rm{1}\)。
              \(\rm{(}\)注:褐变度表示苹果褐变的程度,数值越大褐变程度越高;硬度表示苹果的酥脆程度,数值越大说明越酥脆\(\rm{)}\)

              抗坏血酸\(\rm{(}\)即维生素\(\rm{C)}\)是一种抗氧化剂,也可以有效抑制苹果切分后褐变和变软。抗坏血酸在酸性环境下稳定,但是很难发挥抗氧化作用,在弱碱性环境下可以发挥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而苹果果实的\(\rm{pH}\)一般在\(\rm{3.0~3.8}\)。
              取三组苹果切片,分别用\(\rm{10g/L}\)某常用食品防腐剂、\(\rm{10g/L}\)碳酸氢钠与\(\rm{10g/L}\)抗坏血酸的混合液、对照液\(\rm{(}\)蒸馏水\(\rm{)}\)处理,\(\rm{4℃}\)贮存并观察,记录数据如图\(\rm{2}\):

              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rm{(1)}\)苹果褐变的过程属于 ______ 变化\(\rm{(}\)填“物理”或“化学”\(\rm{)}\)。
              \(\rm{(2)}\)碳酸氢钠的俗称是 ______ \(\rm{(}\)填序号\(\rm{)}\)。\(\rm{A.}\)食盐    \(\rm{B.}\)纯碱     \(\rm{C.}\)小苏打     \(\rm{D.}\)苛性钠
              \(\rm{(3)}\)由图\(\rm{1}\)可知,用 ______ \(\rm{g/L}\)碳酸氢钠溶液处理对鲜切苹果的褐变、变软抑制的效果更好。
              \(\rm{(4)}\)由实验可知:抗坏血酸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用效果更好,试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rm{(5)}\)根据文中的实验数据,你对储存苹果切片有哪些建议 ______ 。
            • 9.
              某学习小组将“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
              \(\rm{(1)}\)图\(\rm{1}\)中装置\(\rm{B}\)的作用是 ______ ,装置\(\rm{C}\)的作用是 ______ .
              方案二:
              \(\rm{(2)}\)将空气通过图\(\rm{1}\)中\(\rm{A}\)、\(\rm{B}\)装置后,收集于图\(\rm{2}\)的广口瓶中,用图\(\rm{2}\)装置代替装置\(\rm{C}\)进行实验\(\rm{.}\)实验中用红磷而不用木炭的原因是 ______ ;
              \(\rm{(3)}\)此法得到的氮气不纯,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rm{(4)}\)在工业上,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是利用它们 ______ 的不同.
            • 10.

              金属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rm{(1)}\)铝是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为什么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

              \(\rm{(2)}\)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完全相同  \(\rm{B.}\)炼铁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常温下所有金属均为固态  \(\rm{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rm{(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rm{AgNO_{3}}\)和\(\rm{Cu(NO_{3})_{2}}\)混合溶液进行了下图实验, 并对溶液\(\rm{A}\)和固体\(\rm{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rm{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rm{①}\)只有硝酸亚铁 \(\rm{②}\)硝酸亚铁、硝酸银 \(\rm{③}\)硝酸亚铁、硝酸铜\(\rm{{\,\!}_{\;\;}④}\)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       \(\rm{(}\)填标号\(\rm{)}\),其理由是                  。写出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若猜想\(\rm{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rm{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rm{(4)26g}\)黄铜\(\rm{(Cu-Zn}\)合金\(\rm{)}\)与\(\rm{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rm{125.8g}\)。求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

              现    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固体\(\rm{B}\),

              滴加                

              有气泡产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