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校化学课堂围绕酸、碱的化学性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学习.
              (1)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进行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某小组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因此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该小组同学对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成分产生疑问.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第一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HCl
              猜想三:有NaCl和NaOH
              猜想四:有NaCl、HCl和NaOH
              第二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①第三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无明显变化,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②为验证其余猜想,第四组同学分别取该溶液样品按下列方案探究:
              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往溶液中加    有气泡产生溶液中有HCl
              方案二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HCl
              【得出结论】通过比较分析,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①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给予肯定,同时指出方案二是错误的,原因是    .②小明发现,排除不合理猜想后,只做一次实验就能同时验证其余猜想,此实验方法是    
              【交流讨论】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你举一个实例说明    
            • 2. 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上述小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Fe2(SO43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请填写实验现象:
              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1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pH    7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    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上述【实验探究
              (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实验方案中的错误是    
              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 3. 为研究酸的性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刚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纯锌粒和粗锌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写出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刚仔细观察后发现纯锌粒和硫酸的反应明显比粗锌粒慢,通过查阅资料小刚得知粗锌中含有一些不活泼金属,她猜想可能是粗锌中不活泼金属促进了锌和硫酸的反应.为了验证小刚的猜想,你认为应该在盛有纯锌粒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下列哪种物质?    
              A.HCl     B.CuCl2     C.NaCl     D.CaCl2
              (3)实验中小刚发现加入上述所选物质,纯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快,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4)小刚想通过用一定质量粗锌和足量的硫酸反应,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来计算粗锌的纯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虚线框中应接入图中的    ,广口瓶上方残留的空气    (填“会”或“不会”)对氢气体积的测量造成影响.
            • 4. (2016•香坊区二模)九年一班的同学们正在分组进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探究实验,小组交流时大家发现有一些同学是按照如图进行的实验.
              【提出问题】这些同学试管中的“氢氧化钠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猜想与假设】
              A.恰好完全反应 B.硫酸过量 C.氢氧化钠过量
              【实验探究】
              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分别取四个不同样品于试管中,继续探究.
              所用试剂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同学硫酸铜瘠液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钠过量
              乙同学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硫酸过量
              丙同学锌粒    硫酸过量
              丁同学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恰好完全反应
              (1)甲同学实验中产生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你评价乙同学的实验结论    
              (3)丙同学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完整).
              (4)大家一致认为丁同学的实验结论错误,他能得出的结论是:反应后的溶液    
              【反思与收获】
              (5)若要证明一个化学反应是恰好完全反应的,应设计实验证明    
              【拓展延伸】
              (6)溶液之间的反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烧杯、试管、点滴板”等作为反应容器,三者比较,点滴板的优点是    (写一点).
            • 5. 根据下列仪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制取氧气.实验室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用到的化学药品是    (用化学式表示);收集氧气可以选用的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实验结束熄灭酒精灯的操作为    
              (2)制取二氧化碳.用一定浓度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制得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H→(    )→干燥、纯净CO2 (在括号内填装置序号).
              (3)进一步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提出问题】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流程中,选用装置H而不用G,因为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Ca(HCO32溶于水.
              【猜想】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①Na2CO3;②NaHCO3;③Na2CO3和NaHCO3;④    
              【实验】请你参与下列验证猜想③的实验,完成探究报告.
              步骤和方法现象分析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产生白色沉淀结论:猜想③正确
              【讨论】二氧化碳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影响反应后生成物成分的决定因素
                  
            • 6. 用稀硫酸可以去除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稀硫酸中主要含有水分子、H+,SO4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稀硫酸中的哪种微粒能使氧化铁溶解,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得出初步结论.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盛有少量Fe2O3的试管中加入Na2SO4溶液,振荡 固体不溶解 
                  
              (1)填写表中的实验结论.
              (2)是否需要做“向Fe2O3中加入水”的对比实验?其中的理由是什么?
            • 7.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稀硫酸过量
              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稀硫酸过量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若请你再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    ,实验现象及结论是    
            • 8. (2016•萍乡一模)某学习小组探究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并作了延伸探究.
              探究一: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探究一: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方案(1)(2)(3)
              实验操作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色褪为无色
              结论或解释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石蕊等酸碱指示剂变色氢氧化钙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氢氧化钙溶液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提出问题】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乙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氯化钙;②氯化钙和氯化氢;③氯化钙和氢氧化钙
              【分析讨论】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    
              探究二:丁同学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设计实验如下:将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得出结论】乙同学的猜想中,    (填序号)合理.
              【反思讨论】学习小组结合图象,分析了丁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不变
                C.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   D.溶液的pH一直在增大.
            • 9. (2016•启东市一模)化学复习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第一兴趣小组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装置来验证,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
              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王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都是在密闭的体系里消耗CO2,使气体压强减小,从而观察到明显现象.
              小红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于水,究竟是CO2溶于水使气压减小的结果,还是CO2与NaOH反应使气压减小的结果,还不得而知.对小红提出的观点,你评价是    (填“正确”或“不妥”).
              小陆思考后,又补充了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实验是:取一个与甲装置同样大小和质地的软塑料瓶,充满CO2后,注入与NaOH溶液体积相同的水,振荡,认为比较瓶子变瘪的程度即可判断.对小陆的做法,你评价是    (填“正确”或“不妥”).
              ②第二兴趣小组另外设计了如下两种不同原理的实验方案,请完成如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法1有产生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法2将CO2通入NaOH溶液后,再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出现
              写出方法1、2涉及的有关实验的步骤及现象,其中方法2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由此实验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是:    
            • 10. 为了验证其余猜想,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
              【实验探究】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