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rm{(1) 2016}\)年\(\rm{11}\)月份起我国多地被雾霾笼罩,成都市达到重度污染,其中主要污染物为\(\rm{PM2.5}\)。雾霾天气导致呼吸系统病人增多,因为雾霾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

              \(\rm{(2)}\)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主要反有:

              \(\rm{① 2C + O_{2}\overset{高温}{=} 2CO}\)  \(\rm{②C + H_{2}O\overset{高温}{=} CO + H_{2}}\)   \(\rm{③CO + H_{2}O\overset{高温}{=} H_{2} + CO_{2}}\)

              反应\(\rm{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rm{②}\)和反应\(\rm{③}\)中,\(\rm{C}\)和\(\rm{CO}\)均表现出具有_____ 性;此外,反应\(\rm{②}\)和反应\(\rm{③}\)还有的相同点是_______\(\rm{(}\)填序号\(\rm{)}\)。

              A.都属于置换反应            \(\rm{B.}\)水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C.生成物都是可燃性气体      \(\rm{D.}\)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

              \(\rm{(3)}\)燃料在使用的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如下:

                

              \(\rm{①}\) 除了燃料燃烧释放大量\(\rm{CO_{2}}\)外,常见释放\(\rm{CO_{2}}\)的途径还有__________,空气中的\(\rm{CO_{2}}\)含量增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利用海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rm{CO_{2}}\)过多的问题,写出海水吸收\(\rm{CO_{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rm{③}\)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rm{CO_{2}}\)转化为化工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m{2CO_{2}+6X\underset{催化剂}{\overset{∆}{=}}}\) \(\rm{C_{2}H_{4}+4H_{2}O}\),则\(\rm{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rm{④}\) 结合上图的信息,从碳循环角度说出生物燃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_。\(\rm{(}\)写一条即可\(\rm{)}\)
            • 2.

              碳酸饮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如可乐、雪碧、汽水等。生产碳酸饮料的主要流程如下:

              \(\rm{(1)}\)步骤Ⅰ的操作是_________。

              \(\rm{(2)}\)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rm{(3)}\)成品饮料中所含的溶质有_________\(\rm{(}\)至少写出\(\rm{2}\)种\(\rm{)}\),写出成品饮料中含有的微观粒子符号_________\(\rm{(}\)至少写出\(\rm{2}\)种\(\rm{)}\)。

            • 3.

              某工厂废气中可能含有\(\rm{CO}\)、\(\rm{CO_{2}}\)、\(\rm{N_{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废气成分,同学们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rm{(1)①}\)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废气中存在                                                     

              \(\rm{(2)③}\)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废气中存在                                                     

            • 4. 实验室内,某兴趣小组利用三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烧瓶,按如图\(\rm{1}\)所示的装置,利用传感器对二氧化碳性质进行探究。三个注射器内各装入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并迅速将注射器内\(\rm{85mL}\)的液体注入烧瓶中,关闭活塞,振荡烧瓶,冷却至室温;烧瓶内气压变化如图\(\rm{2}\)所示。

              资料\(\rm{1}\):\(\rm{CO_{2} + Na_{2}CO_{3} + H_{2}O =2 NaHCO_{3}}\)

              资料\(\rm{2}\): \(\rm{2NaHCO_{3}}\) \(\rm{\overset{∆}{=} Na_{2}CO_{3}+H_{2}O+CO_{2}↑}\)

              试回答下列问题:

              \(\rm{(1)}\)曲线\(\rm{AB}\)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rm{(2)}\)曲线\(\rm{2}\)所代表的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rm{(3)}\)对比曲线\(\rm{1}\)、\(\rm{2}\)、\(\rm{3}\),能得出的结论是                 

              A.\(\rm{CO_{2}}\)能与水发生反应   \(\rm{B.}\)该温度下,\(\rm{1}\)体积水约溶解\(\rm{1}\)体积\(\rm{CO_{2}}\)

                 \(\rm{C. NaOH}\)浓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

              \(\rm{(4)}\)图\(\rm{1}\)所示实验中,用“注射器”而不用“长颈漏斗”的原因是          

              \(\rm{(5)}\)探究曲线\(\rm{3}\)所代表的实验后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rm{①}\)取少量该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红色,仅由此现象,定性的猜想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rm{(}\)写出所有的可能\(\rm{)}\)            。\(\rm{(}\)填化学式,下同\(\rm{)}\)

               

               

               

               

              \(\rm{②}\)将试管加热,未见气泡产生;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加入足量的\(\rm{BaCl_{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说明该溶液中存在溶质          ;此时溶液还是红色,说明该溶液中还存在溶质            

            • 5.

              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示意如下:

              \(\rm{(1))}\)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rm{(2))}\)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rm{(3))}\)过筛的目的是拦截___________\(\rm{(}\)填“大于”或“小于”\(\rm{)}\)筛孔直径的颗粒。

              \(\rm{(4))}\)碳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根据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市场目前所售“雪碧”汽水的包装,主要有甲、乙、丙三图所示:
              \(\rm{(}\)甲:易拉罐;乙:玻璃瓶;丙:聚酯塑料瓶\(\rm{)}\)。

                    

              资料二:柠檬酸为白色固体,化学性质稳定。

              \(\rm{⑴}\)三种包装中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rm{(}\)填序号\(\rm{)}\)       ,过多饮用“雪碧”将使人肥胖,根据丁图所示的配料中,其中主要提供能量物质的是       

              \(\rm{⑵}\)若取少量汽水加入试管中,并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显       色,而后将该溶液加热,溶液颜色       ,其原因是               

              \(\rm{⑶}\)保存方法中“禁止加热”其主要原因是               

            • 7.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rm{CO_{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下图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rm{CO_{2}}\)流程图\(\rm{(}\)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rm{)}\)。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rm{(1)}\)大量\(\rm{CO_{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      的加剧,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

              \(\rm{(2)}\)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rm{CO_{2}}\)的化学方程式是       ,氢氧化钠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        

              \(\rm{(3)}\)操作\(\rm{a}\)的名称是       ,该操作在实验室完成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其玻璃棒的作用是       

              \(\rm{(4)}\)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rm{(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主要物质有水、\(\rm{CaO}\)、        \(\rm{(}\)填写化学式\(\rm{)}\)。

            • 8.

              化学变化中,同种元素可在不同物质中“旅行”。\(\rm{(}\)“\(\rm{→}\)”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rm{)}\)回答下列问题:

              \(\rm{(1)}\)下图为碳元素的“旅行”路线,写出物质甲的一种用途:             ;\(\rm{CO→}\)甲                \(\rm{(}\)填“一定”或“不一定”\(\rm{)}\)发生化合反应

              \(\rm{(2)}\)下图为氢元素的“旅行”路线,已知甲为单质,则物质丙的化学式可能是         ,写出乙\(\rm{→}\)甲的化学方程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