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工厂综合加工海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rm{(1)}\) 操作\(\rm{I}\)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rm{(2)}\) 试剂\(\rm{1}\)是_______________\(\rm{ (}\)写化学式\(\rm{)}\),白色沉淀\(\rm{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 (}\)写化学式\(\rm{)}\)。

              \(\rm{(3)}\) 溶液\(\rm{B}\)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溶液\(\rm{B}\)加入试剂\(\rm{2}\)后,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 电解无水氯化镁,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一种金属单质和一种双原子分子的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rm{(6}\)分\(\rm{)}\)“微观与宏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rm{⑴}\)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结构。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rm{①}\) 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图\(\rm{1}\)中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rm{▲}\)    \(\rm{(}\)填字母序号,下同\(\rm{)}\);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    \(\rm{▲}\)   

              \(\rm{②}\) 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和\(\rm{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    \(\rm{▲}\)    \(\rm{(}\)填“相等”或“不相等”\(\rm{)}\)。

              \(\rm{⑵}\) 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rm{①}\) 图\(\rm{2}\)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rm{▲}\)   

              \(\rm{②}\) 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图\(\rm{3}\)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rm{NaHSO_{4}}\)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    \(\rm{▲}\)   

                   \(\rm{A.}\)其水溶液能导电                            

                   \(\rm{B.}\)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rm{C.}\)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rm{D.}\)其水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 3. 食醋含醋酸\(\rm{(CH_{3}COOH)3\%-5\%}\),还含有少量如乳酸、葡萄糖酸、琥珀酸、氨基酸、维生素\(\rm{B}\)、钙盐、亚铁盐等营养成分。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俗称醋酸。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熔点为\(\rm{16.5℃}\),沸点为\(\rm{118.1℃}\)。水溶液呈酸性,能与醇类物质发生酯化反应。
                  炒莱时放点食醋能软化植物纤维素,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有利于保护食物中的维生素\(\rm{C(}\)维生素\(\rm{C}\)在酸性条件下稳定\(\rm{)}\),能溶解骨质,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
                  将精制短棉花干燥后,与醋酸等物质混合,再在催化剂硫酸的作用下,经一系列复杂的化学、物理变化可制得醋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用于纺丝、制药品的肠溶衣、醋纤维塑料、醋酸纤维素过滤膜等。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m{(1)}\)食醋属于 _________\(\rm{(}\)填“混合物”或“纯净物”\(\rm{)}\);写出食醋中含有的一种金属离子______\(\rm{(}\)填离子符号\(\rm{)}\)。

              \(\rm{(2)}\)写出乙酸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制取醋酸纤维素过程中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rm{(4)}\)食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

              A.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            \(\rm{B.}\)炖排骨时,放点食醋可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

              C.清洗溅到皮肤上的炉具清洁剂    \(\rm{D.}\)除去水壶内壁上的水垢
            • 4.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rm{O_{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

                  抽样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rm{O_{2}}\),并放出大量的热\(\rm{.}\)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rm{(O_{2})}\)强得多.

                  若将\(\rm{O_{2}}\)通过抽样发生器,在无声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气体中含有\(\rm{3%}\)的\(\rm{O_{3}}\).

                  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rm{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rm{.}\)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rm{.}\)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rm{.}\)超音速飞机排除的废弃中的一氧化氮\(\rm{(NO)}\)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rm{(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有\(\rm{O_{2}}\)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________

              \(\rm{(2)}\)写出在臭氧发生器中,\(\rm{O_{2}}\)转为\(\rm{O_{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rm{(3)}\)二氧化硫\(\rm{(SO_{2})}\)遇到\(\rm{O_{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rm{(SO_{3})}\),\(\rm{SO_{3}}\)跟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弃中\(\rm{SO_{2}}\)的理想方法\(\rm{.}\)写出\(\rm{SO_{2}}\)与\(\rm{O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rm{(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rm{(}\)填序号\(\rm{)}\).

              \(\rm{①O_{2}}\)和\(\rm{O_{3}}\)物理性质相同

              \(\rm{②O_{2}}\)转化成\(\rm{O_{3}}\)发生了物理变化

              \(\rm{③O_{2}}\)和\(\rm{O_{3}}\)可以相互转化

              \(\rm{④}\)为了保护臭氧层,应禁止家庭使用电冰箱

            • 5. 金属钛是重要的航天、航海材料,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被誉为“未来金属”。由钛铁矿\(\rm{(}\)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化学式为\(\rm{FeTiO_{3})}\)、焦炭、氧气为原料,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一般需要经过以下阶段:


              \(\rm{(1)}\)钛酸亚铁\(\rm{(FeTiO_{3})}\)中钛元素为_________价。

              \(\rm{(2)}\)操作 \(\rm{2}\) 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__。

              \(\rm{(3)}\)工艺流程中, 水解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rm{(}\)物理或者化学\(\rm{)}\)。

              \(\rm{(4)}\)高温条件下,镁可以与\(\rm{TiCl_{4}}\)发生反应制得金属钛,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

            • 6.

              高铁酸钾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是一种集吸附、凝聚、杀菌、灭藻功能于一身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金属氧化物和氧气。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rm{(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rm{(2)}\)保存高铁酸钾时应注意                                                        

            • 7.

              \(\rm{1909}\)年,化学家哈伯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气,反应原理是:氮气\(\rm{+}\)氢气\(\rm{ \overset{高温高压}{=} }\)氨气。氨气可以作燃料,燃烧时发热量高。近年,科学家发现用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合成氨气,使其有望成为替代氢能的新一代能源。

              \(\rm{(1)}\)若用下面三幅模型图表示合成氨气的过程,则从反应开始到完成的排列顺__________\(\rm{(}\)用字母表示\(\rm{)}\)。

              \(\rm{(2)}\)氨气燃烧时可能会生成氮氧化物而污染环境,但在一定条件下,氨气燃烧却没有任何污染,该反应原理是\(\rm{4NH_{3}+3O_{2} \overset{点燃}{=} 2X+6H_{2}O}\),其中\(\rm{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化学性质是                        

              \(\rm{(3)}\)如果氨气不慎泄露,在关闭阀门和防止明火的前提下,喷洒大量水雾即可。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有许多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根据上图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能得出其中一条不变的量为:                                    

            • 8.

              \(\rm{(}\)Ⅰ\(\rm{)}\)下图是\(\rm{A}\)、\(\rm{B}\)、\(\rm{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rm{(1)t_{1}^{o}c}\)时三种物质的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rm{(2)P}\)点的意义是                         

              \(\rm{(3) t_{2}^{o}c}\)时,等质量的\(\rm{A}\)、\(\rm{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关系为\(\rm{A}\)     \(\rm{B(}\)填”\(\rm{ > }\)””\(\rm{ < }\)”或”\(\rm{=}\)”\(\rm{)}\)。

              \(\rm{(4)t_{3}^{o}c}\)时,\(\rm{20gA}\)加入到\(\rm{4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是      溶液\(\rm{(}\)填饱和或不饱和\(\rm{)}\)。

              \(\rm{(}\)Ⅱ\(\rm{)}\)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rm{(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rm{(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该反应属于        反应。

              \(\rm{(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rm{NH_{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rm{①NH_{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rm{②}\)将\(\rm{NH_{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rm{4NH_{3}+ 3O_{2}}\)\(\rm{{\,\!}}\)\(\rm{{\,\!}^{点燃}}\) \(\rm{6H_{2}O +}\)           

            • 9.

              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rm{(1)}\)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rm{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产生氧气的有                   

              \(\rm{(2)2012}\)年\(\rm{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r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rm{》}\)增加了\(\rm{PM2.5}\)监测指标,\(\rm{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下列哪项含量的            \(\rm{(}\)填序号\(\rm{)}\)。

              \(\rm{①}\)二氧化碳   \(\rm{②}\)一氧化碳  \(\rm{③}\)二氧化硫   \(\rm{④}\)可吸入颗粒物

              \(\rm{(3)}\)下列措施中能降低空气中\(\rm{PM2.5}\)的是              \(\rm{(}\)填字母\(\rm{)}\)

              \(\rm{a.}\)戴口罩        \(\rm{b.}\)禁止焚烧秸秆         \(\rm{c.}\)植树造林

              \(\rm{(4)}\)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rm{-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与氧气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氨气与氮气、氢气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rm{℃}\)。


              物质

              氢气

              氮气

              氧气

              氨气

              沸点

              \(\rm{-252℃}\)

              \(\rm{-195.8℃}\)

              \(\rm{-183℃}\)

              \(\rm{-33.35℃}\)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            \(\rm{(}\)填“物理”或“化学”\(\rm{)}\)变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