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制备及其性质探究”的实验.试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填空或简答.
              (1)甲同学向分别盛有白色碳酸钠粉末、石灰石颗粒的两支试管内加入适量稀盐酸,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如下:
              ①盛白色粉末的试管内迅速冒出白色泡沫,片刻后形成平静的无色溶液.
              ②固体颗粒表面持续产生较多气泡,固体颗粒渐渐变小.
              ③反应过程中,用手握住盛白色粉末的试管底部,感觉微热.
              ④反应过程中,用手握住盛固体颗粒的试管底部,无明显发热感.
              ⑤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迅速产生CO2,难以控制.
              ⑥石灰石与盐酸反应,能持续、稳定地产生CO2,便于控制.
              你认为甲同学的上述记录中,属于描述现象的是    ,属于实验结论的是    (填序号).
              (2)乙同学取两支小试管,分别倒入约3mL蒸馏水,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内的蒸馏水中通入一会儿CO2,再分别向两支试管内各滴入相同滴数的紫色石蕊试液,观察两支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你认为乙同学在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中,还需要的操作是    ;其中另一支试管内不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3)丙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先变浑浊后逐渐变澄清;向另一支盛放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根据丙同学上述实验现象,再结合“碳燃烧时,若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而氧气充足生成二氧化碳”的事实,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2. 化学兴趣课上,同学们对过氧化钠(Na2O2)可以做供氧剂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供资料】①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种物质.
              ②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与盐酸反应均能生成CO2
              ③2Na2O2+2H2O═4NaOH+O2↑.
              (1)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并收集一瓶氧气.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①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②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2)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
              【猜想与假设】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3种猜想.
              猜想1:是氢氧化钠     猜想2:是碳酸氢钠      猜想3:是碳酸钠
              通过对反应物中有关元素的组成分析,你认为猜想    是不正确的,
              理由是    
              【进行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种物质,请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CO2与Na2O2反应后的固体于
              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并将生成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大量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    
              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若将人呼出的气体通过上图装置,也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你是否同意这种做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 3.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这几种药品,探究哪两种药品的反应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请你参与下列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上述药品间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
              【方案设计】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浓盐酸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你认为原因讨论后大家设计了如图1三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与结论】(1)请你填写实验报告中①、②、③处的内容.
              实验实验现象实验内容
              A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气泡    
              B产生气泡,速率迅速减慢,反应几乎停止.无法持续产生CO2,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C        
              (2)根据探究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大理石和稀硫酸的反应不能持续产生CO2的原因    
              【拓展与迁移】(1)由上述探究可知,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反应速率要适中,便于收集等.请你再写出一种需要考虑的因素:    
              (2)如图2是一种灭火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用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来产生CO2的原理是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是    
            • 4. 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图1)产生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
              实验I:小丽验证制氧机中产生的氧气是否为纯净的氧气(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一只250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入集气瓶中该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质疑】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制氧机产生的氧气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Ⅱ:测定家用制氧机中所得氧气的体积含量(图中氧气袋中盛有制氧机所产生的气体),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2)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的气体,A中的水进入B中,当B中水的体积为200mL时,关闭止水夹a和b;
              (3)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待燃烧停止后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b.B中部分水被倒吸入A中,最终B中还剩余40mL水.
              实验结论:制氧机所得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实验反思】
              (1)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若本次实验所得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 5. 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来制取氧气呢?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论证】(1)小明依据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提出猜想Ⅰ: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想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松开后,有液体进入导管.
              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加热时应先    
              ③收集一瓶气体.生成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原因是    
              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    
              ⑤检验气体.方法是    
              实验结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看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经检验该气体为氧气,该反应同时还生成氢氧化钙,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实验结论: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    
              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
              你的合理建议:    .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 6.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发现,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的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为此,该小组设立研究课题: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和适当的反应温度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一】选择合适浓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时,用装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l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注入硫酸,记录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下表:
              试管编号12345
              硫酸浓度(%)1520253035
              气体体积(mL)3547555142
              【实验二】选择合适的反应温度
              操作:往盛有lg直径为2mm大理石的大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相同合适浓度而不同温度的硫酸溶液,观察反应的情况,记录如下表:
              试管编号ABCDE
              温度(℃)4050607080
              现象和比较有少量气泡气泡比A号
              试管多
              气泡明显比B号
              试管多
              大量气泡产生,与常温用盐酸反应相似反应激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
              请根据本次活动的研究目的,分析处理以上两个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1)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    %.
              (2)在合适的硫酸浓度下,应选择最合适的反应温度为    ℃.
              (3)除选用适当的温度和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
                  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4)该研究小组为了研究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AB
              试管内药品1g块状大理石与5mL25%稀硫酸1g粉末状大理石与5mL25%稀硫酸
              现象和比较有少量气泡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5)根据上述实验研究,你觉得在图1、图2、图3的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的装置中,最佳选用    (填编号).
            • 7. 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二氧化碳制取及其性质的探究.
              (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表:
              组别药品实验现象
               ①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②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③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从药品来源和收集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中石灰石还可用厨房垃圾中    
                  的代替,因为其重要成分也是碳酸钙;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2)【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不选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方法是    
              (4)【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实验现象为    ,则证明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5)【气体性质】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若对石蕊试液进行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说明理由: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8. 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论证】
              (1)小明依据    ,提出猜想Ⅰ.
              猜想Ⅰ: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想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松开后,有液体进入导管.
              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③收集一瓶气体.
              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    
              ⑤检验气体.方法是    
              实验结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看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可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    
              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
              你的合理建议:    
              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 9. (1)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做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跟NO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        .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夏天的变色眼镜的玻璃片中含溴化银(AgBr),溴化银见光分解为银(Ag)和溴 (Br2),镜自动变暗.光线弱时,溴与银又化合生成溴化银.眼镜变亮,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见光    ,避光    
              (3)在军事术语上把核潜艇在海里的连续航行叫长行.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行,在潜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化学再生装置.制氧气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加热高锰酸钾 ②电解水 ③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④加热氧化汞.其中最适宜在潜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标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的优点是(至少写两点):
                  ;②    
            • 10. 某研究小组对用H2O2分解生成H2O和O2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往盛有5mL5%H2O2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②往盛有5mLw%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gMnO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③往盛有5mLw%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gFe2O3,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④经检验,②、③中反应后试管中仍分别含有agMnO2和agFe2O3
              问题:
              (1)MnO2、Fe2O3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    _.
              (2)实验②、③中H2O2的浓度(w%)以    为宜,你的理由是    
              (3)写出实验②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研究小组还对溶液浓度、催化剂的种类等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下表选取了部分实验数据:
              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浓度
              时间(min)
              条件

              30%H2O2

              15%H2O2

              5%H2O2
              加入agMnO20.20.82.0
              加入agFe2O37.09.016.0
              问题:(4)从上表中能得出哪些结论?
                  ;②    
              (5)再写出一个用MnO2作催化剂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