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rm{(}\)  \(\rm{)}\)
              A.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
              B.实验剩余的药品必须放回原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图书档案室着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打开盛放浓盐酸的瓶盖时瓶口出现白雾
            • 2.
              以下符合“绿色化学”的是\(\rm{(}\)  \(\rm{)}\)
              A.\(\rm{2C_{2}H_{4}+O_{2}═2C_{2}H_{4}O}\)
              B.实验室制取氢气
              C.\(\rm{2M+N═2P+2Q}\)  \(\rm{2P+M═Q}\) \(\rm{(M}\)、\(\rm{N}\)、\(\rm{Q}\) 均为物质\(\rm{)}\)
              D.用锌、氧化铜、稀硫酸制取铜\(\rm{(Zn+H_{2}SO_{4}═ZnSO_{4}+H_{2}↑,H_{2}+CuO═Cu+H_{2}O)}\)
            • 3.
              有关\(\rm{CuSO_{4}}\)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已知:
              \(\rm{(1)Cu+2H_{2}SO_{4}(}\)浓\(\rm{) \dfrac { \overset{\;\;\triangle \;\;}{ -}}{\;}CuSO_{4}+SO_{2}↑+2H_{2}O.}\)
              \(\rm{(2)}\)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r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途径\(\rm{②}\)比途径\(\rm{①}\)更好地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B.途径\(\rm{①}\)中\(\rm{80g}\)铜与\(\rm{200g98\%}\)浓硫酸反应可得到\(\rm{160g}\)硫酸铜
              C.反应\(\rm{③}\)分解所得混合气体\(\rm{X}\)的成分是\(\rm{SO_{2}}\)和\(\rm{SO_{3}}\)
              D.若步骤\(\rm{4}\)中所得沉淀为\(\rm{Cu(OH)_{2}}\)和\(\rm{CuSO_{4}⋅3}\) \(\rm{Cu(OH)_{2}}\),则沉淀中铜元素含量较\(\rm{CuSO_{4}}\)中铜元素含量大
            • 4. “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rm{.}\)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rm{(}\)  \(\rm{)}\)
              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的\(\rm{SO_{2}}\):\(\rm{SO_{2}+2NH_{3}+H_{2}O═(NH_{4})_{2}SO_{3}}\)
              B.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氮的氧化物污染:\(\rm{NO_{2}+NO+2NaOH═2NaNO_{2}+H_{2}O}\)
              C.制取硫酸铜:\(\rm{Cu+2H_{2}SO_{4}(}\)浓\(\rm{) \dfrac { \overset{\;\;\triangle \;\;}{ -}}{\;}CuSO_{4}+SO_{2}↑+2H_{2}O}\)
              D.制取硝酸铜:\(\rm{3Cu+8HNO_{3}(}\)稀\(\rm{)═3Cu(NO_{3})_{2}+2NO↑+4H_{2}O}\)
            • 5.

              有关\(\rm{CuSO_{4}}\)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已知:\(\rm{(1)Cu+2H_{2}SO_{4}(}\)浓\(\rm{)\overset{∆}{=} CuSO_{4}+SO_{2}↑+2H_{2}O}\)。\(\rm{(2)}\)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途径\(\rm{②}\)比途径\(\rm{①}\)更好地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B.理论上途径\(\rm{①}\)中\(\rm{80g}\)铜与\(\rm{200g98\%}\)浓硫酸反应可得到\(\rm{160g}\)硫酸铜

              C.反应\(\rm{③}\)分解所得混合气体\(\rm{X}\)的成分是\(\rm{SO_{2}}\)和\(\rm{SO_{3}}\)

              D.\(\rm{Y}\)可以是葡萄糖
            • 6. 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3H2+N2=2NH3,有关结论错误的是(  )
              A.该原理合成氨符合绿色化学工艺要求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C.铁触媒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D.氨气是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 7.
              在学习中不断总结是学好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rm{(}\)  \(\rm{)}\)
              A.化学巨匠及其杰出贡献
              \(\rm{①}\)卢瑟福--建立原子的有核模型
              \(\rm{②}\)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
              \(\rm{③}\)门捷列夫--得到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rm{④}\)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化学与生活有着重要关系 
              \(\rm{①}\)用诜涤剂去除油污发生乳化现象
              \(\rm{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
              \(\rm{③}\)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发生,提倡某些特定人群使用加铁酱油
              \(\rm{④}\)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C.化学与资源、能源
              \(\rm{①}\)废旧金属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rm{②}\)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rm{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rm{④}\)光合作用--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D.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的“相等”
              \(\rm{①}\)在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rm{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rm{③}\)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rm{④}\)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 8.
              形成化学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  \(\rm{)}\)
              A.使用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
              B.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C.原子得失电子变化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 9.
              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rm{.}\)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rm{(}\)  \(\rm{)}\)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纯碱代替小苏打做食品发酵粉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 10. “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rm{100\%}\),由\(\rm{C_{2}H_{4}(}\)乙烯\(\rm{)}\)合成\(\rm{C_{4}H_{8}O_{2}(}\)乙酸乙酯\(\rm{)}\)的过程中,为使原子利用率达到\(\rm{100\%}\),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加入的物质是\(\rm{(}\)  \(\rm{)}\)
              A.\(\rm{CH_{3}COOH}\)
              B.\(\rm{H_{2}O}\)和\(\rm{CO_{2}}\)
              C.\(\rm{O_{2}}\)和\(\rm{H_{2}O}\)
              D.\(\rm{CO_{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