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rm{(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______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 ______ \(\rm{(}\)填“高”或“低”\(\rm{)}\).
              \(\rm{(2)}\)加油站、仓库等地方要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是因为这些地方存在着大量的 ______ ,当遇火或温度较高时,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rm{(3)}\)实验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其灭火的原理是 ______ .
            • 2.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乒乓球是硝化纤维塑料制成的,硝化纤维塑料又名赛璐珞,着火点\(\rm{180℃}\),滤纸是棉质纤维,着火点在\(\rm{245℃}\)左右。
              【进行实验】
              \(\rm{①}\)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两种物质都能燃烧。
              \(\rm{②}\)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rm{(}\)同样大小\(\rm{)}\),如图所示分别放在一片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分析讨论】进行实验\(\rm{①}\)的目的是为了证明 ______ 。
              【实验现象与结论】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 ,这两个对比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 。
              【实验设计】现有蜡烛两支,\(\rm{250mL}\)烧杯两个,火柴,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与解释
              ______ ______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 3.
              如图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rm{(1)}\)该实验利用了金属铜具有 ______ 的物理性质。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______ 。
              \(\rm{(2)}\)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rm{(3)}\)铜片上物质发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此时若要熄灭该物质的燃烧,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______ 。
              \(\rm{(4)}\)为消除残留白磷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可向水中加入\(\rm{CuSO_{4}}\)溶液,有关的反应是\(\rm{11P_{x}+60CuSO_{4}+96H_{2}O=20Cu_{3}P↓+24H_{3}PO_{4}+60H_{2}SO_{4}}\)
              则白磷化学式中的\(\rm{x=}\) ______ 。
            • 4.
              如图所示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方案\(\rm{.}\)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rm{Y}\)形管的两支管中,管口牢系小气球,将两支管同时深入热水中.
              \(\rm{(1)}\) ______ \(\rm{(}\)选填“\(\rm{a}\)”、“\(\rm{b}\)”、或“\(\rm{c}\)”\(\rm{)}\)处有燃烧现象出现,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2)}\)小气球的作用是:\(\rm{①}\)平衡\(\rm{Y}\)形管内外的压强;\(\rm{②}\) ______ .
              \(\rm{(3)}\)对比 ______ 处与 ______ 处\(\rm{(}\)选填“\(\rm{a}\)”、“\(\rm{b}\)”、或“\(\rm{c}\)”\(\rm{)}\)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rm{(4)}\)实验后,将烧杯中的热水倒出后,\(\rm{c}\)处的白磷开始燃烧,\(\rm{c}\)处白磷燃烧的原因是 ______ .
            • 5.
              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rm{(1)}\)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rm{①}\)与氧气接触;\(\rm{②}\) ______ 。
              \(\rm{(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3)}\)若使水中白磷燃烧,可往水中通入 ______ 。
            • 6.
              如图是“研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请回答实验内容中的相关问题:
              实验准备:连接仪器, ______ ,将充足的药品装入装置\(\rm{A}\)、\(\rm{B}\)、\(\rm{C}\)、\(\rm{D}\)中,盛装氧化铁的玻璃仪器名称为 ______ 。
              实验步骤\(\rm{1}\):将\(\rm{U}\)形管放入冰水中,打开\(\rm{K_{1}}\),关闭\(\rm{K_{2}}\),向\(\rm{U}\)形管充入氧气,两端的棉花都没有燃烧。此时装置\(\rm{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
              实验步骤\(\rm{2}\):关闭\(\rm{K_{1}}\),打开\(\rm{K_{2}}\),先从\(\rm{U}\)形管左端通入气体,待观察到表明氧气已排尽,再将\(\rm{U}\)形管放入约\(\rm{80℃}\)的热水中,此时两端棉花也都没有燃烧。表明氧气已排尽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产生该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
              实验步骤\(\rm{3}\):打开\(\rm{K_{1}}\),关闭 \(\rm{K_{2}}\),从\(\rm{U}\)形管左端通入氧气。右端裹入白磷的疏松棉花团先冒白烟,片刻后棉花开始燃烧,左端的棉花团仍然没有发生变化。实验步骤\(\rm{1}\)和实验步骤\(\rm{3}\)中对比研究的变量是 ______ 。白磷燃烧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是: ______ 。
              实验步骤\(\rm{4}\):在步骤\(\rm{3}\)棉花燃烧的过程中, ______ \(\rm{(}\)填具体操作和实验现象\(\rm{)}\)。该步骤也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同时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______ 的性质。
              实验推算:若以上实验中共需要使用\(\rm{330mL}\)二氧化碳\(\rm{(}\)已知:二氧化碳的密度为\(\rm{2g/L)}\),则实验前至少需要向装置\(\rm{D}\)中加入 ______ \(\rm{g(}\)结果保留\(\rm{2}\)位小数\(\rm{)}\)碳酸钠固体。
            • 7.
              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rm{(}\)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rm{)}\)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rm{(1)}\)设计图\(\rm{1}\)所示实验,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请推测靠近三通管 ______ \(\rm{(}\)填“上口”或“下口”\(\rm{)}\)的火柴火焰熄灭,理由是 ______ 。
              \(\rm{(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rm{2}\)支燃烧的蜡烛罩住\(\rm{(}\)如图\(\rm{2)}\),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假设\(\rm{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大导致其先熄灭;
              假设\(\rm{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
              【设计实验】
              甲同学按图\(\rm{2}\)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的滤纸先褪色。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浓度 ______ \(\rm{(}\)填“高”或“低”\(\rm{)}\)。
              \(\rm{(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rm{1}\),乙同学收集\(\rm{1}\)瓶含\(\rm{20\%}\)氧气和\(\rm{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rm{1}\) ______ \(\rm{(}\)填“合理”或“不合理”\(\rm{)}\)。
              【注意:若答对第\(\rm{(4)}\)小题奖励\(\rm{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rm{60}\)分。】
              \(\rm{(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后的过程中\(\rm{(80s}\)时蜡烛熄灭\(\rm{)}\),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rm{3.}\)则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条件是 ______ 。
              \(\rm{(5)}\)结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的气体有 ______ 。
            • 8.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rm{40℃}\)
              \(\rm{(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2)}\)打开\(\rm{K}\),通入氧气,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 ______ .
              \(\rm{(3)}\)对比乙、丙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 ;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
            • 9.
              老师在\(\rm{《}\)探究燃烧的条件\(\rm{》}\)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上烧杯,请根据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rm{40℃}\)、\(\rm{240℃}\)。
              \(\rm{(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______ ;
              \(\rm{(2)}\)罩上烧杯的作用 ______ ;
              \(\rm{(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
              \(\rm{(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rm{①}\)可燃物;\(\rm{②}\)氧气\(\rm{(}\)或空气\(\rm{)}\); \(\rm{③}\) ______ ;
              \(\rm{(5)}\)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 10.
              Ⅰ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rm{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rm{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rm{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rm{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rm{.}\)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rm{(}\)着火点\(\rm{)}\)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______ .
              Ⅱ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光亮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一周后观察:试管\(\rm{①}\)和\(\rm{③}\)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rm{②}\)中的铁钉明显生锈\(\rm{.}\)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 ______   直接接触,其中铁钉中的\(\rm{A}\)、\(\rm{B}\)、\(\rm{C}\)三处中 ______ 处锈蚀最严重\(\rm{.}\)试管\(\rm{①}\)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 ______ \(\rm{.}\)以上两个实验均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