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图1),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______
              A.图A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图B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C.图C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D.图D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2)某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作了如图所示的改进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为 ______
              ②硫燃烧产生的SO2可以溶解在NaOH溶液中,该反应与CO2溶解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相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③该改进实验的最大优点是 ______
              (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气体,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于是该同学对不变浑浊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图2).
              【查阅资料】CO2既不与AgNO3溶液反应,也不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
              【提出猜想】①澄清石灰水已经变质.②制得的气体中除CO2外还含有其他成分.
              【实验探究】
              活动一:为了验证猜想①,该同学做了一个对照实验:把稀硫酸滴入盛有碳酸钾溶液的试管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这种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了,则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猜想① 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活动二:将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得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有 ______ 产生,说明制得的气体中含有HCl气体.
              【实验反思】制得的气体中混有HCl的原因是 ______ ;澄清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又是因为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和水蒸气,下列装置(图3)可以满足要求的是 ______
            • 2.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2+O2=2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______
              (2)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收集装置是 ______
              (3)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方案二: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 ______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选择此方案的另一条理由是 ______
            • 3. 某工厂丢弃的废铜屑(其中混有少量生锈铁屑),活动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制取胆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两种制取流程.已知:
              ①Cu+Fe2(SO43=CuSO4+2FeSO4
              ②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③2Cu+2H2SO4(稀)+O2 2CuSO4+2H2O;请回答:

              (1)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______
              (2)溶液A的溶质有 ______ (只写其中一种,写化学式),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两种方法比较,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方法 ______ ,操作②的操作名称是 ______
            • 4. 某同学设计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如图所示,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滴入适量浓氨水后,观察到酚酞试纸变红,请说明原因.
              (2)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个即可).
            • 5.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学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后,设立了研究性课题,做了如下一个实验:
              ①用清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过毒的脱脂棉,一段时间后用镊子取出脱脂棉,将其中的唾液收集到小烧杯中.
              ②加入蒸馏水稀释.
              ③取一支洁净的试管,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再加入稀释了的唾液2mL.
              ④轻轻振荡并保持试管的下半部分浸入37℃温水中l0min.
              ⑤加入2mL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边加边振荡.
              ⑥将试管下半部分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煮沸5min至10min.
              ⑦10min后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1)该小组给自己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研究性课题?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指出你的假设并验证你的假设(至少提出两个假设),得出规律性结论.
              假设 实验验证 现象结论
              (3)试管中的最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 6. 化工生产中需要对原料提纯,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经测定,某氯化钠样品中混有硫酸 钠,为了除去杂质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在实验室研究中某学生设计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能否用硝酸钡溶液? ______ 说明理由 ______
              (2)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硫酸钠已除尽,方法是 ______
              (3)操作③的目的是 ______
              (4)部分同学认为此设计方案不够严密,说明理由: ______
            • 7. 探究活动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试管内的   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
              (1)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 ______ .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
              (2)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比乙装置中产生的H2质量 ______ (填“多”、“少”或“相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Mg-24Cl-35.5Fe-56)
              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 A、B两组实验方案.
              A: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B: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3)两种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是 ______ (填“A”或“B”),理由是 ______
              (4)在你所选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 ______ (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 8. 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把化学实验从“实验装置、物质的性质、探究的方法”等角度进行分类,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 ______ (填“A”或“B”或“C”)归为一类,依据是 ______
              A B C D
              (2)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其反应原理为2Na2O2+2CO2═2Na2CO3+O2,Na2O2中的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而Na2CO3中的氧元素为-2价,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因此过氧化钠中的氧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的,也有降低的,这样的反应叫做歧化反应.以下两个反应中属于歧化反应的是 ______ (填序号), ______ 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的也有降低的.
              ①Ca(ClO)2+2HCl═CaCl2+2HClO   ②Cl2+H2O═HCl+HClO.
            • 9. 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欲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一)甲组同学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

              【实验步骤】
                ①组装好如图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称取13.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
              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
              ④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再次称量装置C的总质量;
              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3)如果没有B装置则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______ (填偏大、偏小、不变);
              (4)小明提出能否用盐酸代替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 ______
              (5)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3.0g,实验前、后C装置(包含药品)的质量分别为61.2g和65.6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______ %(精确到0.1%).
              (二)乙组同学采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

              (1)判断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过量的合适方法是 ______ ,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静置混合物X,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氯化钡已经过量;
              B.向混合物X中滴加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氯化钡已经过量.
              (2)判断滤渣是否洗涤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 ______ ,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氯化钡溶液       B.稀硫酸       C.硝酸银溶液        D.稀盐酸
              (3)根据实验数据,乙组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写出具体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实验反思】
              为了克服图1装置的不足,有同学提出把A装置作如图2的改进(A装置中原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在反应前、后用图2装置分两次缓缓鼓入空气.反应后,用图2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______
            • 10. 实验室有氧化铜和锌的混合粉末,为提炼其中的铜,取两份等质量的样品,分别按图1 和图2 两个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

              (1)写出步骤 I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
              (2)步骤 II 中加入的溶液 F 可能是 ______ . 
              方案二:

              (3)步骤Ⅳ操作的名称是 ______
              (4)步骤 III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5)上述实验体现了锌的活动性比铜 ______
              (6)两个方案你认为哪个更简易,并说明理由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