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1)知识回放.
              通过分析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一个符合有沉淀生成这一条件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挖掘实质.
              ①图甲是H2S04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2S04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 SO42-,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图乙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H++OH-=H20.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3)实际应用.
                 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的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
              显碱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其他离子,我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实验步骤、现象与结论
              可能含有CO32-
            • 2. (2015秋•台州校级月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选用H2SO4、Ba(NO32、NaOH、K2CO3四种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将上面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分成6组进行实验.
              组合序号
              组合物质H2SO4
              Ba(NO32
              H2SO4
              NaOH
              H2SO4
              K2CO3
              Ba(NO32
              NaOH
                Ba(NO32
              K2CO3
               K2CO3
              NaOH
              [实验记录]
              (1)组合①与组合⑤混合后出现的相同反应现象是    ,请写出其中组合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实验中组合③产生大量的气泡,其发生反应的实质是H+和CO32-结合生成H2CO3.H2CO3不稳定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同理,组合②H2SO4与NaOH混合虽“无明显现象”但可借助指示剂判断其反应发生,通过分析,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其反应的实质是    
              (3)组合④和⑥混合无任何现象,即使借助各种指示剂也没变化.
              [实验结论]
              由以上探究实验可总结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 3.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用H2SO4、Na2CO3、NaOH、BaCl2四种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及应用”的实验探究.
              (1)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若用H2SO4与另三种溶液分别混合:
              Na2CO3NaOHBaCl2
              H2SO4
              ①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说明H2SO4与Na2CO3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    
              ②实验中的H2SO4与NaOH混合“无明显现象”,但实际上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同理,H2SO4与BaCl2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实质是    .由此同学们总结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2)若将原四种溶液混合反应后过滤,滤液经检验呈碱性且不含Ba2+、SO42-,取滤液少量,加入BaCl2溶液,无沉淀产生,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则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4. (2015秋•太和县校级期末)在物质的宏观性质、微观组成(或结构)和表示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你依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 实验中学的同学们开展复分解反应研究性学习,设计了如下研究性学习思路:
              【练习质疑】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反应,写出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                     ②碳酸钠溶液与硫酸
              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④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研究讨论】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是因为这些反应物中含有特殊的阴、阳离子,如①中有H+和OH-,②中有H+和CO32-,③中有    ,④中有    
              【构建网络】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些离子,就可以形成一种网络形式.在网络中,用短线相连的这些阴、阳离子能两两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现有Ca2+、SO42-、NH4+,请将它们填入下面合适的“(  )”
              中,使其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复分解反应网络.

              【拓展运用】通过形成的网络,可以判断化合物间能否共存,进行物质的鉴别,用于物质的除杂等.如硫酸钠溶液混有硫酸铵,可以加入    (填写化学式)除去硫酸铵.
            • 6.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复分解反应进行如下探究,请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反应练习】写出下列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2)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盐酸混合:    
              【查阅资料】上述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图解如图所示.

              【发现问题】反应①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Cl-和Na+没有发生变化;反应②的实质是        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l-和Na+没有发生变化.
              【思考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某些阴、阳离子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    的过程.
              【拓展应用】根据上述反应的实质:
              (1)如果反应①用H++OH-=H2O表示,则反应③可表示为    
              (2)可构建下列离子对,请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离子符号,要求新构成的两对离子对结合里,一个有气体产生,一个有沉淀生成.
            • 7. 实验中学同学开展复分解反应研究性学习,设计了如下研究性学习思路:
              【练习质疑】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反应,写出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                     ②碳酸钠溶液与硫酸
              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④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研究讨论】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是因为这些反应物中含有特殊的阴、阳离子,如①中有H+和OH-
              ②中有H+和CO32-,③中有    ,④中有    
              【构建网络】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些离子,就可以形成一种网络形式.在网络中,用短线相连的这些阴、
              阳离子能两两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现有Ca2+、SO42-、NH4+,请将它们填入下面合适的“    
              中,使其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复分解反应网络.

              【拓展运用】通过形成的网络,可以判断化合物间能否共存,进行物质的鉴别,用于物质的除杂等.如硫
              酸钠溶液混有硫酸铵,可以加入    (填写化学式)除去硫酸铵.
            • 8. 某种大理石除主要成分为CaCO3外,还有少量的硫化物.某同学用这种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分别开展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一:已知碳酸钙与盐酸的复分解反应可自发进行.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a%的下列四种溶液的pH大小情况:H2SO4<HCl<H2S<H2CO3<HClO
              资料二:常见干燥剂有①五氧化二磷、②无水氯化钙、③碱石灰、④生石灰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表中pH大小情况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下列反应均能发生,其中不符合该规律的是    (填字母).
              A.HCl+NaHCO3═NaCl+H2O+CO2
              B.2HCl+CaS═CaCl2+H2S↑
              C.H2S+CuSO4═H2SO4+CuS↓
              (2)为了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设计了如图装置,请你分析:

              a.制备的CO2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b.上述装置中,A是CuSO4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    
              c.上述装置中,B物质的名称可能是    ;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 9. 反思、归纳与提升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
              【知识回顾】
              (1)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
              (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迁移运用】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Na2SO4    
              【探索发现】
              (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

              (2)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

              (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3)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Na2CO3+2HCl=2NaCl+H2O+CO2↑为例,反应实质:2H++CO32-    
              【总结规律】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    
              【知识深化】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过程如图4所示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铝片在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变化:    
              【能力提升】
              (1)参照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H++OH-→H2O,根据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微观示意图,完成该反应的实质:    
              (2)已知稀硫酸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向稀硫酸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后,溶液导电能力会    ,理由是    
            • 10. 下列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2CO3溶液与足量HCl溶液
              B.CuSO4溶液与KCl溶液
              C.NaOH溶液与H2SO4溶液
              D.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