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A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2)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
              (4)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若7.8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得到40g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2.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012教育部审定)“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Ⅰ.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评价】
              (1)实验设计Ⅳ的目的是    
              (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结些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现    象结    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请你设计:
              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现    象结    论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
            • 3. 2008年9月25-28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为中国航历史写下重要一页,“神七”宇航员翟志刚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宇宙飞船中可用超氧化钾(KO2)作为氧气再生剂.超氧化钾是一种固体,它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为了验证这个反应能够产生氧气,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来与KO2反应制取O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E装置内装入超氧化钾固体,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1)C处应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    作CO2发生装置,在加药品前要先    
              (2)为了除去O2中可能混有的CO2,F中可盛放过量    溶液.
              (3)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O2中混有的水蒸气有关.若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    
            • 4. (1)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使用下面三种方法来制取氧气:
              2H2O2
               MnO2 
              .
               
              2H2O+O2
              2KClO3
              MnO2
              .
              2KCl+3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如图是制备时的常用装置如图1:根据你对上述内容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C的名称是    
              ②一般采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理由是    
              ③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④采用氯酸钾制得的氧气有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氯酸钾分解时会产生少量的氯气.可利用    (填序号)装置,并向其中加入    溶液除去;
              ⑤三种制氧方法中都出现二氧化锰,他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信息提供:氯气有毒,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症状严重时会致人死亡,少量氯气通过碱溶液除去.
              (2)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有弱碱性.医学上外用可消毒杀菌,饮用可改变酸性体质,保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如图是某品牌苏打水的图片如图2和配料表,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①根据配料表可以发现:苏打水成分中的无机物有    ,有机物有    (每空至少填两种物质)
              ②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品牌苏打水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 5. 全世界每年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铁产量的十分之一.下面是对铁的腐蚀条件及铁锈组成的探究.
              问题一: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课本实验中,铁生锈所需要时间较长,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改进实验.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C导管接人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微热甲装置,说明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2)反应开始后,甲装置中反应现象是    ,MnO2的作用    
              (3)4分钟后观察: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灰暗,D处铁丝依然光亮.该实验说明铁生锈主要与        有关.B、D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问题二:测定铁锈的组成
              铁锈的成分主要为Fe2O3•H2O,还含有少量的FeCO3.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测定锈铁钉的组成.取一高度腐蚀的干燥铁钉(含有少量铁),称其质量为20.08g,在N2氛围中,充分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该过程中仅考虑发生:Fe2O3•H2O
                △  
              .
               
              Fe2O3+H2O,FeCO3
                △  
              .
               
              FeO+CO2↑,且不需要考虑装置中空气对本实验的影响.(碱石灰成分:CaO和NaOH固体混合物.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Fe2O3•H2O178,FeCO3116)

              (1)若反应前后称得C装置总质量分别为100.00g和102.24g,则反应生成的CO2和水蒸气的总质量为    g,D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2)仅有上述实验数据,无法计算组成,若在B、C之间增加一套装置即可,则装置名称和药品为        
              (3)经过改进后,测得m(H2O)=1.80g,m(CO2)=0.44g,请计算锈铁钉的组成.
              ①锈铁钉中Fe2O3•H2O的质量=    g.
              ②锈铁钉中FeCO3的质量=    g.
              ③锈铁钉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4)将20.08g该锈铁钉溶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中是否有H2    (填“有”或“无”),请通过计算说明.(假设铁在H2SO4和Fe2(SO43,混合溶液中先发生的反应为:
              Fe+Fe2(SO43=3FeSO4,Fe2(SO4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0)
              [计算过程].
            • 6. 已知2H2O2
               MnO2 
              .
               
              2H2O+O2↑,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有同学猜想其它盐溶液是否也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同样的作用.于是他们做了以下的探究: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一支试管中加5mL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2)已知FeCl3在水中可电离出Fe3+和Cl-,同学们提出以下设想:
              甲同学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乙同学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3)同学们对甲、乙两位同学的猜想,用实验进行了探究.请你仔细分析后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无明显现象  
              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
                  ,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 7. 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来制取氧气呢?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论证】
              (1)小明依据    ,提出猜想Ⅰ.
              猜想Ⅰ: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松开手后,有液体进入导管.
              ②加入过氧化钙于试管中,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③收集满一瓶气体.
              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    
              ⑤检验气体.方法是    
              【实验结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    
              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
              你的合理建议:    
              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 8. 催化剂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实验室用H2O2分解制氧气,常用MnO2做催化剂.
              [提出问题]其他物质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吗?
              [猜想]甲同学认为CuO或Fe2O3可以代替MnO2,因为按物质的简单分类,它们都属于    
              [设计实验]甲同学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
              ①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H2O2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②用精密的天平准确称量0.5g Fe2O3红色粉末,并将其加入另一只试管中;
              ③在步骤②的试管中加入5mL5%的H2O2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④待步骤③的试管中没有气泡后,进行“某一操作”,将固体洗净、干燥,称量,得红色固体质量仍为0.5g.
              [现象]甲同学观察到步骤①中的现象    ,步骤③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反思]步骤④中进行的“某一操作”是    .乙同学认为在步骤④后还需增加一个实验,请你写出该实验的操作方法和现象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得出的结论是    .请你再举一生活中应用催化剂的事例    
            • 9. 根据下列所给实验装置(各装置间的连接导管和固定装置所用的铁架台、铁夹等均已略去)回答下列各问题.(装置图用大写A、B…N字母,连接接口用小写a、b…z字母填写)

              (1)实验室要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写字母代号,下同);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装置是    .若用较浓的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和收集较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有关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小写字母):                        
              (2)若用锌粒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应选用的装置有:    ,若用所得的纯氢气还原氧化铜并检验产物是否有水生成,还需选用的装置是        .在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N装置中黑色氧化铜逐渐变成    的铜,同时可观察到M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    色.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有如下各步操作:①点燃酒精灯加热氧化铜②停止通入氢气③反应完全后熄灭酒精灯④继续通氢气冷至室温⑤通入纯氢气片刻赶净装置中的空气.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填步骤编号数字)    
            • 10.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    ,若不发出    ,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    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    
              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有同学想猜想其他盐溶液也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到同样的作用,于是他们做了以下的探究:
              (1)清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2)已知FeCl3在水中可分离出Fe3+和Cl-,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①甲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②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③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华分解 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    同学的猜想,理由是    
              (3)同学们对余下的两个猜想,用实验进行了探究.请你仔细分析后填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l,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无明显现象     
              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    ,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用18mol/L的硫酸配置100ml 1.0mol/L的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
              A.10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ml烧杯    H.100ml容量瓶
              (1)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写编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置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cm-2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D.配置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cm-2cm处,用滴管加入蒸馏水到标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