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
              (1)水的电解
              ①宏观现象:按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
              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______,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符号是______。
              (2)水的性质
              将黄豆大小的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下列与水有关的实验中,实验和对应的解析都正确的是______。
              实验操作 解析
              A 将燃烧的硫放盛有入留有少量水的氧气的集气瓶中 水可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有毒气体
              外逸污染空气
              B 粗盐的提纯用到水溶解粗盐再过滤 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的不同,把混合物进行分离除杂
              C 用水灭火 水能吸收环境的热量,从而降低环境温度到
              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D 用氯化钠溶液进行导电性试验,观察小灯泡是否变亮 小灯泡变亮说明氯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
              动的离子
            • 2. 某项目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电导率越大。氯化钙溶于水后形成自由移动的Cl-和Ca2+
              ②鸡蛋壳主要成分是CaCO3,其他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
              ③鸡蛋壳与牙齿和含氟牙膏反应的化学原理相似。
              【实验一】鸡蛋沉浮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
              (1)冒气泡的原因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
              鸡蛋壳溶解在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加入蛋壳粉,搅拌,测得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一。
              (2)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3)图1中,a-b段电导率变化的原因______。
              【实验三】鸡蛋壳代替牙齿探究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
              查资料知,含氟牙膏(含氟成分为NaF)与蛋壳反应在表而生成氟化钙保护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NaF═CaF2+Na2CO3

              (4)先检查图2装置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再称取0.50g“牙膏处理过的蛋亮(用牙膏液浸泡、洗涤、晾干)”于锥形瓶中,用注射器抽取20mL3.5%的盐酸(模拟形成龋齿的酸境),连接好装置,打开开关,将盐酸快速压入锥形瓶,关闭开关,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用“未用牙膏处理的蛋壳”重复上述实验。
              (5)图3中x-y段压强增大的主要原因______。
              (6)根据实验三的数据分析,用“未用牙膏处理的蛋壳”重复上述实验的作用是______。
            • 3.
              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
              \(\rm{(1)}\)溶液的导电性是指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
              \(\rm{(2)}\)利用图\(\rm{A}\)所示的装置试验溶液的导电性,灯泡越亮,表示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rm{(3)}\)溶液的导电性也可以用电导率仪\(\rm{(}\)如图\(\rm{B)}\)测定出的电导率数值大小进行衡量。电导率数值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提出问题\(\rm{1}\)】溶液是否都能导电?
              【进行实验\(\rm{1}\)】\(\rm{25℃}\)时,用图\(\rm{A}\)装置进行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编号 液体   现象                 实验结论与解释
                 \(\rm{1-1}\) \(\rm{100mL}\)水 灯泡不亮 水不导电 ______
                 \(\rm{1-2}\) \(\rm{100mL}\) \(\rm{10\%}\)的硝酸钾溶液 灯泡亮 硝酸钾溶液能导电 溶解在水中的硝酸钾能够解离出自由移动的\(\rm{k^{+}}\)和\(\rm{NO_{3}^{-}}\)
                 \(\rm{1-3}\) \(\rm{100mL}\) \(\rm{10\%}\)的蔗糖溶液 灯泡不亮 蔗糖溶液不导电 溶解在水中的蔗糖不能解离出自由移动,仍以蔗糖分子形式存在
              【提出问题\(\rm{2}\)】溶液的导电性是否受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进行实验\(\rm{2-1}\)】\(\rm{30℃}\)时,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的电导率,将数据记录下表。
              氯化钠溶液浓度\(\rm{(\%)}\) \(\rm{1.4}\) \(\rm{2.8}\) \(\rm{4.2}\) \(\rm{5.6}\) \(\rm{7.0}\)
              电导率值\(\rm{(S/m)}\) \(\rm{2.000}\) \(\rm{3.219}\) \(\rm{4.533}\) \(\rm{5.800}\) \(\rm{7.133}\)
              【进行实验\(\rm{2-2}\)】
              氯化钠溶液
              浓度\(\rm{(\%)}\)
              \(\rm{1.4}\) \(\rm{5.6}\) \(\rm{13.0}\)
              变化曲线
              【解释与结论】
              \(\rm{(1)}\)实验\(\rm{1-1}\)的目的是 ______ 。
              \(\rm{(2)}\)通过实验\(\rm{1-2}\)和实验\(\rm{1-3}\)的对比,说明 ______ 对溶液的导电性有影响。
              \(\rm{(3)}\)实验\(\rm{2-1}\)中,溶解在水中的氯化钠解离出的离子是 ______ 和 ______ ,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rm{(4)}\)根据实验\(\rm{2-2}\),不能够得出“对于氯化钠溶液来说,温度越高,溶液的导电性越强”原因是 ______ 。
              【反思与交流】
              \(\rm{(5)}\)完成实验\(\rm{1-3}\)后,有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做实验\(\rm{1-1}\),理由是 ______ 。
            • 4.

              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通入水时,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分别写出这两个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rm{(1)}\)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实验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rm{(1)}\)下列事实不能表明盐酸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______
              A.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盐酸后,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变成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C.向滴有酚酞的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酚酞没有变色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混合溶液的\(\rm{pH < 7}\)
              \(\rm{(2)}\)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课外研究时做了如下实验:向装有\(\rm{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rm{Ba(OH)_{2}}\)饱和溶液至过量,并测定了其溶液的温度、电导率变化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rm{①}\)请写出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rm{②}\)稀硫酸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 ______ \(\rm{(}\)填微粒符号\(\rm{)}\),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加入质量为 ______ \(\rm{g}\)的\(\rm{Ba(OH)_{2}}\)溶液时,溶液导电性几乎为\(\rm{0}\);
              \(\rm{③}\)经过实验探究他们对中和反应的现象进行了归类并提出猜想:
              Ⅰ\(\rm{.}\)酸碱溶液混合时有的无明显现象,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Ⅱ\(\rm{.}\)酸碱溶液混合时有的会产生白色沉淀,如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Ⅲ\(\rm{.}\)请你模仿Ⅰ和Ⅱ,再举一种酸碱中和有明显现象的实例\(\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