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控制实验条件,对比试验现象,进而得出结论,结合下列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A是要探究燃烧所需条件,其中热水的作用除了起到提供温度外,水的另一个作用是    
              (2)实验B是要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与O2有关,但上述实验一周后两支试管内的铁钉均生锈,无法证明铁生锈与O2有关,为达到目的应对试管b做出改进,你的改进方法是    
              (3)依据实验C中所能观察带的预期实验现象,可以验证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 (2016•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可以说明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    ,可以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    
              (3)请举一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    
            • 3. 老师上课时做了镁在氮气中燃烧实验,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吗?”这一问题,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将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底部铺有细沙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1)将镁条打磨光亮的目的    ,在集气瓶底部铺层细沙的原因是    
              (2)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该实验可知    (填“能”或“不能”)用CO2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探究之后请说说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    
              【实验反思】
              (4)不能用镁条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主要原因是    
            • 4. (2015秋•武威校级期末)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中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    
            • 5. 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目的是    ,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B、C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加热后    (填“有”或“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在常温下,碳与氧气    (填“能”或“不能”)反应;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说明加热后    (填“有”或“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1)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尾气处理的方法为    
              C处的现象是    ;《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炼铁技术另一种产物的用途为    
            • 6. 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热水中白磷、试管中红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拓展与迁移】(1)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
              1
              5
              ;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
              1
              5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填序号);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 7. 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如图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    .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 8. 某化学小组用火柴、蜡烛、大理石、烧杯、酒精灯、坩埚钳等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猜想】假设1:可燃物;假设2: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假设3:与空气接触.
              【设计实验】请在下表中根据假设,利用所给材料,设计完成探究实验.
              验证实 验对 比 实 验
              假设1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蜡烛燃烧
              假设2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蜡烛燃烧
              假设3在空气中点燃蜡烛,蜡烛燃烧    
            • 9. (2011春•温州期中)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
              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是    
              (3)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    
              (4)若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可以怎样操作?    
            • 10. 普通蜡烛容易熄灭,有人对此做出改进,研究出一种“吹不灭”的蜡烛.吹灭蜡烛后,蜡烛总能灭而复燃.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初步探究】为何这种蜡烛总能灭而复燃?
              【查阅资料】①这种蜡烛芯里包裹一层打火石粉末.打火石是由镁、铝、铁中的一种或二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为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②镁、铝、铁三种金属中,只有铝能和NaOH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反思一】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如要熄灭这种蜡烛,可采用的方法是    
              【深入探究】打火石中的金属主要是什么成分?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打火石中不含铁
              2另取样,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打火石中含有镁、铝
              表格中的实验现象依次是:        
              【反思二】甲同学提出:在实验步骤1时,可直接观察“金属产生气泡的快慢”这一现象来判断该金属.老师否定了这一方案,理由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