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I)}\)化学工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目前下列工艺过程没有直接使用离子交换技术的是 \(\rm{(}\)    \(\rm{)}\)

              A、硬水的软化            \(\rm{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造\(\rm{NaOH}\)

              C、电渗析淡化海水        \(\rm{D}\)、海水中提取金属镁

              \(\rm{(2)}\)提出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rm{(}\)    \(\rm{)}\)   

              A.卢布兰   \(\rm{B.}\)索尔维   \(\rm{C.}\)侯德榜    \(\rm{D.}\)哈伯

              \(\rm{(3)}\) 关于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rm{(}\)    \(\rm{)}\)  

              A.常用铁触媒提高反应速率             \(\rm{B.}\)原料气中的氮气来源于空气  

              C.通过冷凝把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来     \(\rm{D.}\)降低压强有利于氨的合成

              \(\rm{(4)}\)从沸腾炉排出的气体中不会使催化剂中毒的杂质是\(\rm{(}\)    \(\rm{)}\)

                     \(\rm{A}\)、水蒸气   \(\rm{B}\)  砷的化合物    \(\rm{C}\)  硒的化合物   \(\rm{D}\) 矿尘


              \(\rm{(II)}\)

              坐落在山东沿海地区的潍坊纯碱厂是我国重点大型企业,其生产工艺沿用我国化学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rm{①}\)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________,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写出上述流程中\(\rm{X}\)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rm{④}\)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rm{70\%}\)提高到\(\rm{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_\(\rm{(}\)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rm{)}\)的循环。

              \(\rm{⑤}\)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_______。

              A.增大\(\rm{NH_{4}^{+}}\)的浓度,使\(\rm{NH_{4}Cl}\)更多地析出

              B.使\(\rm{NaHCO_{3}}\)更多地析出

              C.使\(\rm{NaHCO_{3}}\)转化为\(\rm{Na_{2}CO_{3}}\),提高析出的\(\rm{NH_{4}Cl}\)纯度

            • 2.

              Ⅰ\(\rm{.}\)工业上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在上述工业制硝酸的生产中,\(\rm{B}\)设备的名称是氧化炉,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rm{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rm{⋅}\)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分别表示\(\rm{N_{2}}\)、\(\rm{H_{2}}\)、\(\rm{NH_{3}.}\)图\(\rm{②}\)表示\(\rm{N_{2}}\)、\(\rm{H_{2}}\)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图\(\rm{⑤}\)表示生成的\(\rm{NH_{3}}\)离开催化剂表面,图\(\rm{③}\)的含义是 _________ .

              \(\rm{(3)}\)在合成硝酸的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生产硝酸的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两种方法处理:
              碱液吸收法:\(\rm{NO+NO_{2}+2NaOH=2NaNO_{2}+H_{2}O}\)
              \(\rm{NH_{3}}\)还原法:\(\rm{8NH_{3}+6NO_{2}}\) \(\rm{\underset{∆}{\overset{催化剂}{=}}}\) \(\rm{7N_{2}+12H_{2}O(NO}\)也有类似的反应\(\rm{)}\)
              以上两种方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rm{.}\)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rm{.}\)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rm{(5)}\)步骤\(\rm{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rm{(}\)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rm{)}\).
              A.烧杯 \(\rm{B.}\)坩埚 \(\rm{C.}\)表面皿 \(\rm{D.}\)泥三角 \(\rm{E.}\)酒精灯 \(\rm{F.}\)干燥器
              \(\rm{(6)}\)步骤\(\rm{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7)}\)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关于工业生产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rm{(}\)  \(\rm{)}\)
              A.工业生产硫酸时,使用热交换器可以充分利用反应中所放出的热量
              B.工业上合成氨没有采用更大的压强是从设备和动力要求方面考虑的
              C.工业上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
              D.工业上采用电解\(\rm{(}\)省电能\(\rm{30\%)}\)的\(\rm{AlCl_{3}-KCl}\)熔融体的方法制取金属铝
            • 4.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属于合成氨主要原料的是
              A.\(\rm{NO_{2}}\)
              B.空气
              C.\(\rm{Na_{2}CO_{3}}\)      
              D. \(\rm{KNO_{3}}\)
            • 5.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侯式制碱法制纯碱   
              B.海水提溴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   
              D.合成氨
            • 6.

              \(\rm{NH_{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rm{(1)}\)已知:

              共价键

              键能\(\rm{/ kJ·mol^{-1}}\)

              \(\rm{H―H}\)

              \(\rm{436}\)

              \(\rm{N≡N}\)

              \(\rm{946}\)

              \(\rm{N―H}\)

              \(\rm{391}\)

              注:拆开气态物质中\(\rm{1 mol}\)某种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就是该共价键的键能。

              \(\rm{N_{2} (g)+3 H_{2} (g)\overset{}{⇌} 2 NH_{3} (g)}\)  \(\rm{∆H =}\)___\(\rm{kJ·mol^{-1}}\)

              \(\rm{(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rm{N_{2}}\)和\(\rm{H_{2}}\)发生反应:\(\rm{N_{2} +3H_{2}\overset{}{⇌} }\) \(\rm{2NH_{3}}\),测得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rm{①}\)表示\(\rm{c(N_{2})}\)的曲线是_________\(\rm{(}\)填“曲线\(\rm{A}\)”、“曲线\(\rm{B}\)”或“曲线\(\rm{C}\)”\(\rm{)}\)。

              \(\rm{②0~t_{0}}\)时用\(\rm{H_{2}}\)表示反应速率\(\rm{v(H_{2})}\)___\(\rm{mol·L^{-1}·min^{-1}}\)。

              \(\rm{③}\)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

              \(\rm{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rm{b.2c(H_{2})=3c(NH_{3})}\)

              \(\rm{c.}\)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rm{d.NH_{3}}\)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 7. 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其工业生产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反应容器\(\rm{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2)}\)吸收塔\(\rm{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 ;\(\rm{C}\)、\(\rm{D}\)两个反应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_____ \(\rm{(}\)填反应容器代号\(\rm{)}\).
              \(\rm{(3)}\)浓硝酸一般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并放置在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______ .
              \(\rm{(4)}\)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该反应中稀硝酸表现的性质是 ______ .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合成塔中加入\(\rm{3mol{H}_{2} }\)与\(\rm{1mol}\) \(\rm{{N}_{2} }\)反应即可得到\(\rm{2}\) \(\rm{mol}\) \(\rm{N{H}_{3} }\)
              B.利用\(\rm{Al}\)、\(\rm{Mg}\)、\(\rm{NaOH}\)溶液、导线及电流计等可证明\(\rm{A1}\)的金属活动性大于\(\rm{Mg}\)的
              C.工业上合成\(\rm{S{O}_{3} }\)时可适当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
              D.冰箱保存的食品不易变质,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
            • 9.

              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其工业生产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反应容器\(\rm{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rm{(2)}\)吸收塔\(\rm{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rm{(3)}\)浓硝酸一般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并放置在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中稀硝酸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

            • 10. 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rm{H_{2}}\)、\(\rm{CO}\)、\(\rm{CO_{2}}\)、\(\rm{N_{2}}\)和\(\rm{H_{2}O(g)}\)。半水煤气经过下列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

              完成下列填空:

              \(\rm{(1)}\)半水煤气含有少量硫化氢。将半水煤气样品通入________溶液中\(\rm{(}\)填写试剂名称\(\rm{)}\),出现________,可以证明有硫化氢存在。

              \(\rm{(2)}\)半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rm{CO}\)变换:\(\rm{{CO}+{{{H}}_{{2}}}{O}\xrightarrow[\vartriangle ]{{Cu}}{C}{{{O}}_{{2}}}+{{{H}}_{{2}}}}\)若半水煤气中\(\rm{V(H_{2}):V(CO):V(N_{2})=38:28:22}\),经\(\rm{CO}\)变换后的气体中:\(\rm{V(H_{2}):V(N_{2})=}\)________。

              \(\rm{(3)}\)碱液吸收法是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已知:


              \(\rm{Na_{2}CO_{3}}\)

              \(\rm{K_{2}CO_{3}}\)

              \(\rm{20℃}\)碱液最高浓度\(\rm{(mol/L)}\)

              \(\rm{2.0}\)

              \(\rm{8.0}\)

              碱的价格\(\rm{(}\)元\(\rm{/kg)}\)

              \(\rm{1.25}\)

              \(\rm{9.80}\)

              若选择\(\rm{Na_{2}CO_{3}}\)碱液作吸收液,其优点是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如果选择\(\rm{K_{2}CO_{3}}\)碱液作吸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成本?                                          写出这种方法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以下是测定半水煤气中\(\rm{H_{2}}\)以及\(\rm{CO}\)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案。取一定体积\(\rm{(}\)标准状况\(\rm{)}\)的半水煤气,经过下列实验步骤测定其中\(\rm{H_{2}}\)以及\(\rm{CO}\)的体积分数。

              \(\rm{①}\)选用合适的无机试剂分别填入Ⅰ、Ⅱ、Ⅳ、Ⅴ方框中。

              \(\rm{②}\)该实验方案中,步骤________\(\rm{(}\)选填“Ⅳ”或“Ⅴ”\(\rm{)}\)可以确定半水煤气中\(\rm{H_{2}}\)的体积分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