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3年冬天,多个地区发生持续大雾天气,“PM2.5”数据监测进入公众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PM2.5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
              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D.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Al2O3
              B.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C.四氧化三铁俗称铁红,可用于作油漆、红色涂料
              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 悬浊液>Fe(OH)3 胶体>FeCl3 溶液
            • 3.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稀豆浆
              B.淀粉胶体
              C.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铁胶体
            • 4. 如图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微粒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过滤
              B.
              渗析
              C.
              萃取
              D.
              丁达尔效应
            • 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清晨在树林中有可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B.一般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
              C.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7~1×10-5cm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D.饱和抓化铁溶液加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
            • 6.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A.化合物:CaCl2、烧碱、聚乙烯、HD
              B.酸性氧化物:SO2、NO、CO2、Mn2O7
              C.胶体:雾、牛奶、豆浆、烟水晶
              D.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 7.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胶体
              D.工业上电解熔融的MgCl2,可制得金属镁
            • 8.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③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9. 2013年3月1日武汉至宜昌高速45辆车因雾连环追尾,事故导致2人不幸死亡,25人受伤,其中重伤2人,汉宜高速封闭近5小时,近千名旅客滞留.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乳浊液
              B.溶液
              C.胶体
              D.悬浊液
            • 10. 浙东沿海地区在冬天常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胶体
              B.悬浊液
              C.乳浊液
              D.溶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