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反应符合如图图示的是(  )
              A.铝片与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晶体的反应
              C.酸碱中和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 2. 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I-I键、1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1mol HI需要 ______ (填“放出”或“吸收”) ______  kJ的热量.氢气、碘和碘化氢三种分子最稳定的是 ______ .(填化学式)
            • 3. 能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有专家提出:如果对燃料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阳能让它们重新组合,使之能够实现下图所示循环,那么不仅可以消除燃烧产物对大气的污染,还可节约燃料,缓解能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
              A.化学能
              B.热能
              C.生物质能
              D.电能
            • 4. 在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其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
              B.物质燃烧可看成“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
              C.在化学反应中,破坏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大于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能量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 5. 关于下列四个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H<0
              B.图②表示电解氯化钠的稀溶液,阴、阳两极产生气体体积之比可能是1:1
              C.图③表示可逆反应:A2(g)+3B2(g)⇌2AB3(g)△H>0
              D.图④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氢气和氧气化合是放热反应,则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吸热反应
              B.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反应放出的热量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和状态无关
              D.对放热反应A+B→C+D,A、B的能量总和小于C、D的能量总和
            • 7. 请认真观察如图,然后回答问题.
              (1)如图中所示反应是 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I-I、1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J.则由1mol氢气和1mol 碘反应生成HI会 ______ (填“放出”或“吸收”) ______ kJ的热量.
              (3)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______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______
              ①物质燃烧  ②炸药爆炸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
              ⑤食物因氧化而腐败  ⑥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⑦铁粉与稀盐酸反应.
            • 8.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
              C.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D.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件表面镀锌时,钢件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B.由反应(g)+H2(g)→(g)△H=+28.7kJ.mol-1,则环已二烯比苯稳定
              C.常温时,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7
              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当满足v(N2:v(H2:v(NH3=1:3:2时,标志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10. 最近科学家Sutherland等人利用H2S、HCN(氰化氢)和紫外线合成了核酸前体,将探索地球生命起源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核酸存在于一切生物体中
              B.0.05mol•L-1H2S溶液pH=1
              C.HCN的结构式为:H-C≡N
              D.HCN和H2S均属于弱电解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