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事实或现象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的是(   )
              A.夏天冰镇啤酒倒入杯中,泛起大量泡沫
              B.氯水保存要在低温暗处
              C.工业上制氨要用高温,催化剂
              D.为提高SO2转化成SO3的量,常通入过量氧气
            • 2.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向饱和NaCl溶液中1:1通入NH3和CO2制备NaHCO3
              B.500℃左右比常况下更有利于合成氨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 3. 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B.低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 4. 下列各项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   )
              A.收集Cl2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B.加催化剂,使SO2和O2 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SO3
              C.可用浓氨水和NaOH(s)快速制取氨气
              D.加压条件下有利于N2和H2反应生成NH3
            • 5.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由NO2和N2O4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增大压强可加快SO2转化为SO3的速率
              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D.在含有Fe(SCN)3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振荡静置,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
            • 6. 下列反应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由SO2和O2反应制SO3需使用催化剂
              B.燃烧粉碎的黄铁矿矿石有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
              C.硫酸生产中用98.3%的硫酸吸收SO3 , 而不用水或稀硫酸吸收SO3
              D.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需采用高压
            • 7.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反应CO+NO2⇌CO2+NO△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合成NH3的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
              C.溴水中存在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D.对2HI(g)⇌H2(g)+I2(g),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压缩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 8. 下列实验事实能用勒夏特烈原理解释的是(   )
              A.夏天打开啤酒盖,喷出大量泡沫
              B.工业上合成氨气时采用高温利于氨气的合成
              C.在HI的分解实验达到平衡后加压颜色变深
              D.锌和稀硫酸制备氢气时滴入少量硫酸铜可以加快速率
            • 9. 对于反应A2(g)+2B2(g)⇌2AB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变化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是(   )
              A.
              B.
              C.
              D.
            • 10.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对由H2(g)、I2(g)、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B.使用铁作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为NH3
              C.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D.500℃时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已知合成氨的反应时放热反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