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本草图经\(\rm{》}\)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绿矾形似朴消\(\rm{(Na_{2}SO_{4}⋅10H_{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对此段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rm{①}\)绿矾又称胆矾,化学式为\(\rm{CuSO_{4}⋅5H_{2}O}\) \(\rm{②}\)绿矾的分解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rm{③}\)“色赤”物质可能是铜单质\(\rm{④}\)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rm{(}\)  \(\rm{)}\)
              A.\(\rm{①③}\)
              B.\(\rm{②④}\)
              C.\(\rm{②③}\)
              D.\(\rm{①④}\)
            • 2.
              某工业废水在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时仅含表离子中的\(\rm{5}\)种,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rm{0.1mol/L}\)。
              阳离子 \(\rm{K^{+}}\)、\(\rm{Cu^{2+}}\)、\(\rm{Fe^{3+}}\)、\(\rm{Al^{3+}}\)、\(\rm{Fe^{2+}}\)
              阴离子 \(\rm{Cl^{-}}\)、\(\rm{CO_{3}^{2-}}\)、\(\rm{NO_{3}^{-}}\)、\(\rm{SO_{4}^{2-}}\)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rm{.}\)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Ⅱ\(\rm{.}\)取少量溶液,加入\(\rm{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
              Ⅲ\(\rm{.}\)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Ⅳ\(\rm{.}\)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rm{BaCl_{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完成下列填空:
              \(\rm{(1)}\)由Ⅰ、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 ______ \(\rm{(}\)写离子符号\(\rm{)}\)。
              \(\rm{(2)}\)Ⅲ中加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rm{(3)}\)将Ⅲ中所得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气体变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rm{(4)}\)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 ______ ,阴离子是 ______ 。\(\rm{(}\)写离子符号\(\rm{)}\)
              \(\rm{(5)}\)另取\(\rm{100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rm{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______  \(\rm{g}\)。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rm{(6)}\)乙同学针对含不同污染物的废水提出了下列处理措施及其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
              选项 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rm{A}\) 废酸 加生石灰中和 物理法
              \(\rm{B}\) \(\rm{Cu^{2+}}\)等重金属离子 加硫酸盐沉降 化学法
              \(\rm{C}\) 含复杂有机物的废水 通过微生物代谢 物理法
              \(\rm{D}\) 碱性的废水 用\(\rm{CO_{2}}\)来中和 化学法
            • 3.
              某久制的\(\rm{FeCl_{2}}\)溶液略呈黄色,某同学认为可能有部分\(\rm{Fe^{2+}}\)被氧化成\(\rm{Fe^{3+}}\);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rm{Fe^{3+}}\)的方法及现象是: ______ ;若溶液中存在\(\rm{Fe^{3+}}\),除去的方法是: ______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
            • 4.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下列离子中的几种:\(\rm{Fe^{3+}}\)、\(\rm{Cu^{2+}}\)、\(\rm{Na^{+}}\)、\(\rm{SO_{4}^{2-}}\)、\(\rm{CO_{3}^{2-}}\)、\(\rm{NO_{3}^{-}}\)、\(\rm{Cl^{-}}\)、\(\rm{I^{-}}\),取上述溶液少量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rm{①}\)一份中加入少量锌粉后,固体溶解、溶液颜色有变化,但无其它现象产生
              \(\rm{②}\)一份加入\(\rm{BaCl_{2}}\)溶液后得到白色沉淀,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rm{(}\)  \(\rm{)}\)
              A.溶液中只含\(\rm{Fe^{3+}}\)、\(\rm{SO_{4}^{2-}}\)、\(\rm{Cl^{-}}\)
              B.溶液中只含\(\rm{Cu^{2+}}\)、\(\rm{SO_{4}^{2-}}\)
              C.需要利用焰色反应才能确定有无\(\rm{Na^{+}}\)
              D.溶液中肯定没有\(\rm{I^{-}}\),但无法确定有无\(\rm{Cl^{-}}\)
            • 5.
              现有一份澄清溶液,可能含有 \(\rm{Na^{+}}\)、\(\rm{K^{+}}\)、\(\rm{NH_{4}^{+}}\)、\(\rm{Ca^{2+}}\)、\(\rm{Fe^{3+}}\)、\(\rm{SO_{4}^{2-}}\)、\(\rm{CO_{3}^{2-}}\)、\(\rm{SO_{3}^{2-}}\)、\(\rm{Cl^{-}}\)、\(\rm{I^{-}}\)中的若干种,且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rm{0.1mol⋅L^{-1}(}\)不考虑水解和水的电离\(\rm{)}\)。 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酸化的 \(\rm{BaCl_{2}}\)溶液,无沉淀生成。 另取少量原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rm{(}\)  \(\rm{)}\)
              A.是否存在 \(\rm{Na^{+}}\)、\(\rm{K^{+}}\)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B.通过\(\rm{CCl_{4}}\)层的颜色变化,也能判断出原溶液中是否存在\(\rm{Fe^{3+}}\)
              C.虽然实验过程引入了氯元素,但不影响原溶液是否存在\(\rm{Cl^{-}}\)的判断
              D.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rm{Ca^{2+}}\)、\(\rm{Fe^{3+}}\)、\(\rm{SO_{4}^{2-}}\)、\(\rm{CO_{3}^{2-}}\)、\(\rm{Cl^{-}}\)
            • 6.

              某溶液中含有\(\rm{Na^{+}}\)、\(\rm{Al^{3+}}\)、\(\rm{{NH}_{4}^{+}}\)、\(\rm{Fe^{3+}}\)、\(\rm{Mg^{2+}}\)、\(\rm{Ba^{2+}}\)、\(\rm{Cl^{-}}\)、\(\rm{{SO}_{4}^{2-}}\)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两份\(\rm{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rm{①}\)第一份加过量\(\rm{NaOH}\)溶液并加热,收集到\(\rm{0.03 mol}\)气体,同时得到溶液甲;

                  \(\rm{②}\)向甲溶液中通入过量\(\rm{CO_{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rm{1.02 g}\)固体;

                  \(\rm{③}\)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rm{BaCl_{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的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到\(\rm{23.3 g}\)固体;向滤液中加入\(\rm{AgNO_{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步骤\(\rm{①}\)可知,原溶液中存在\(\rm{{NH}_{4}^{+}}\),其浓度为\(\rm{0.03 mol·L^{-1}}\)
              B.原溶液中一定没有\(\rm{Fe^{3+}}\)、\(\rm{Mg^{2+}}\),一定含有\(\rm{Na^{+}}\)
              C.\(\rm{n({NH}_{4}^{+}):n({A}{{{l}}^{3+}}):n({SO}_{4}^{2-})=3:1:10}\)
              D.原溶液一定存在\(\rm{Cl^{-}}\)
            • 7.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    )

              A.\(\rm{A}\)
              B.\(\rm{B}\)
              C.\(\rm{C}\)
              D.\(\rm{D}\)
            • 8.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rm{(}\)  \(\rm{)}\)
              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rm{CO_{3}^{2-}}\):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rm{SO_{4}^{2-}}\):先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rm{Fe^{2+}}\):先滴加氯水,再滴加\(\rm{KSCN}\)溶液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rm{NH_{4}^{+}}\):先滴加浓\(\rm{NaOH}\)溶液并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 9.

              某溶液由\(\rm{Na^{+}}\)、\(\rm{Cu^{2+}}\)、\(\rm{Ba^{2+}}\)、\(\rm{Fe^{3+}}\)、\(\rm{AlO_{2}^{-}}\)、\(\rm{CO_{3}^{2-}}\)、\(\rm{SO_{4}^{2-}}\)、\(\rm{Cl^{-}}\)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只存在\(\rm{AlO_{2}^{-}}\)、\(\rm{CO}\)\(\rm{{\,\!}_{3}^{2-}}\)、\(\rm{SO}\)\(\rm{{\,\!}_{4}^{2-}}\)、\(\rm{Cl}\)\(\rm{{\,\!}^{-}}\)四种离子
              B.气体\(\rm{A}\)的化学式是\(\rm{CO_{2}}\),其电子式为\(\rm{O::C::O}\)
              C.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rm{Cu^{2+}}\)、\(\rm{Ba^{2+}}\)、\(\rm{Fe^{3+}}\)
              D.生成沉淀\(\rm{B}\)的离子方程式为:\(\rm{Al^{3+}+3OH^{-}=Al(OH)_{3}↓}\)
            • 10.

              向酸化过的\(\rm{MnSO_{4}}\),溶液中滴加\(\rm{(NH_{4})_{2}S_{2}O_{8}(}\)过二硫酸铵\(\rm{)}\)溶液会发生反应:\(\rm{M{{n}^{2+}}+{{S}_{2}}O{{_{8}^{2}}^{-}}+{{H}_{2}}O\to MnO_{4}^{-}+{{H}^{+}}+SO{{_{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m{(}\)    \(\rm{)}\)

              A.可以利用该反应检验\(\rm{Mn^{2+}}\)
              B.氧化性比较:\(\rm{{{S}_{2}}O{{_{8}^{2}}^{-}} > MnO_{4}^{-}}\)
              C.\(\rm{MnSO_{4}}\)溶液可以使用盐酸酸化
              D.若有\(\rm{0.1mol}\)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电子\(\rm{0.5mol}\)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