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关下列物质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氨容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
              B.浓硫酸可作干燥剂,可干燥SO2、Cl2、HI等气体
              C.硅胶可用于袋装食品或药品的干燥剂,也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D.Cl2、ClO2、O3均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剂,而明矾可作净水剂
            • 2. 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rm{4NH_{3}+5O_{2} \dfrac { \underline{{催化剂}}}{\triangle }4NO+6H_{2}O}\),对于该反应判断正确的是\(\rm{(}\)  \(\rm{)}\)
              A.\(\rm{O_{2}}\)被还原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rm{NH_{3}}\)是氧化剂
              D.若有\(\rm{17gNH_{3}}\)参加反应,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rm{10mol}\)
            • 3.

              \(\rm{NH_{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m{NH_{4}Cl}\)和\(\rm{NaHCO_{3}}\)都是常用的化肥           
              B.\(\rm{NH_{4}Cl}\)、\(\rm{HNO_{3}}\)和\(\rm{Na_{2}CO_{3}}\)受热时都易分解

              C.\(\rm{NH_{3}}\)和\(\rm{NO_{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4.

              工业上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氢气的主要来源是(    )

              A.水和燃煤   
              B.电和水     
              C.锌和硫酸反应   
              D.液化空气
            • 5.

              有关氨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如下:

              \(\rm{(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C.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D.用氯气代替氨气,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

              \(\rm{(3)}\)干燥的氨气在高温下能被氧化铜氧化,生成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rm{.}\)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写出\(\rm{Cu}\)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或相关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聚乙烯可用于制食品袋

              B.通信产业中用晶体硅来生产光导纤维

              C.氢氧化铝、碳酸镁、小苏打等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 7.

              工业上通过氮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氨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B.铵态化肥一般不能与碱性化肥共同使用
              C.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D.某浓硝酸中含有溶质\(\rm{2mol}\),与足量的铜完全反应可生成\(\rm{1molNO_{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