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凡是铵盐都能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
              B.NH4HCO3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经足量碱石灰干燥后可得到纯净的氨气
              C.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化合属于氮的固定
              D.工业硝酸略显黄色是由于里面含有Fe3+的缘故
            • 2. 某种盐与浓硫酸及铜共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该盐与烧碱混合共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生成.有关该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盐的名称为硝酸铵
              B.该盐的水溶液pH<7
              C.该盐的化学式为NH4HCO3
              D.该盐可做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用
            • 3. 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  )
              A.二氧化氮
              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 4.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Cu与浓硫酸不反应,是因为发生了钝化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FeCl2、NaHSO3、Fe(OH)3均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
              D.NH4HCO3、NH4Cl、I2受热后均无固体剩余
            • 5.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S与SO2、NO与O2、NH3与HCl在常温下均不能大量共存
              B.(NH42SO3、Ca(HCO32、NaAlO2均既能和稀硫酸又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Fe(OH)3、FeCl2、FeCl3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
              D.制备Fe(OH)2时加苯液封,同时将滴管插入苯层液面以下,其目的是防止Fe(OH)2被空气氧化
            • 6. 微粒甲与离子乙在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甲是(  )
              A.Si
              B.NH4+
              C.Al
              D.SO2
            • 7. 已知一定条件下硫酸铵分解反应为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得到的沉淀是BaSO4
              B.得到的沉淀是BaSO4和BaSO3
              C.一定无BaSO3生成
              D.无沉淀生成
            • 8. 请完成如下“检验肥料硫酸铵中是否含有少量的氯化铵”的实验方法:
              (1)取少量肥料配成溶液,加入 ______ (填化学式)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 ______ (填实验操作名称);
              (2)取(1)中生成的溶液于试管,滴加 ______ (填化学式)溶液,若 ______ 产生,则说明该肥料含有氯化铵;反之,则无.
            • 9. 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它与水反应有气体生成.下列关于氢化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电子式是  
              C.与水反应时,它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D.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 10.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物质
              A SO2 SO3 H2SO4
              B NH4Cl NH3 NO
              C Na NaOH NaCl
              D Al2O3 AlCl3 Al(OH)3
              (  )
              A.A
              B.B
              C.C
              D.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