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④
              B.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
              C.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
              D.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 2. 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CH3Cl
              B.
              C.
              D.
            • 3. 蛋白质在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的反应属于(  )
              A.消去反应
              B.聚合反应
              C.水解反应
              D.酯化反应
            • 4. 下列物质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CH3CH2CH2CH2Cl
              B.CH3CH2Cl
              C.CH3Br
              D.
            • 5. 下列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______
              ①CH3Cl②
            • 6. 下列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①CH3Cl②
              A.①②
              B.②③④
              C.②
              D.①②③④
            • 7. 下列卤代烃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菁优网
              B.(CH33CCH2Cl
              C.菁优网
              D.菁优网
            • 8. 某学习小组探究溴乙烷的消去反应并验证产物.
              实验原理:CH3CH2Br+NaOH CH2=CH2↑+NaBr+H2O
              实验过程:组装如图所示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向烧瓶中注入10mL溴乙烷和15mL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微热,观察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
              (1)甲同学认为酸性KMnO4溶液颜色褪去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而乙同学却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严谨,请说明原因: ______ ;改进实验装置后,再次进行实验,却又发现小试管中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该小组再次查阅资料,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资料一:溴乙烷于55℃时,在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的百分比为99%,而消去反应产物仅为1%.
              资料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比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90℃~110℃,在该范围,温度越高,产生乙烯的速率越快.
              资料三:溴乙烷的沸点:38.2℃.
              (2)结合资料一、二可知,丙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后,溶液颜色褪色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结合资料二、三,你认为还应该在实验装置中增加的两种仪器是① ______  ② ______
            • 9. 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乙醇在浓硫酸加热140℃条件下反应
              B.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
              C.石油裂解制丙烯
              D.氯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生成乙醇
            • 10. 为探究乙酸乙酯的水解情况,某同学取大小相同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以下溶液,充分振荡,放在同一水浴加热相同时间,观察到如下现象.
              试管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酯层变薄 酯层消失 酯层基本不变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2)对比试管①和试管③的实验现象,稀H2SO4的作用是 ______
              (3)试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试管②中酯层消失的原因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