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熟悉和使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仪器及用途,是化学学习的基本要求。试回答下列问题。
              \(\rm{(1)}\)在仪器\(\rm{a.}\)分液漏斗 \(\rm{b.}\)试剂瓶 \(\rm{c.}\)集气瓶 \(\rm{d.}\)滴定管 \(\rm{e.}\)容量瓶 \(\rm{f.}\)量筒 \(\rm{g.}\)托盘天平中,标有“\(\rm{0}\)”刻度的是________\(\rm{(}\)填序号\(\rm{)}\)。\(\rm{(2)}\)实验室常见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rm{A}\)、\(\rm{B}\)、\(\rm{C}\)所示:

              \(\rm{①}\)实验室可以用\(\rm{B}\)或\(\rm{C}\)装置制取氨气,如果用\(\rm{C}\)装置,通常使用的药品是______;检查\(\rm{C}\)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若用\(\rm{A}\)装置与\(\rm{D}\)装置相连制取并收集\(\rm{X}\)气体,则\(\rm{X}\)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______\(\rm{(}\)填序号\(\rm{)}\)。
              \(\rm{a.CO_{2\;\;\;\;\;\;\;\;}b.NO}\)          \(\rm{c.Cl_{2\;\;\;\;\;\;\;\;\;\;}d.H_{2}}\)

              \(\rm{(3)}\)取化学式为\(\rm{MZ}\)的粉末状化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将\(\rm{MZ}\)和足量碳粉充分混合,平铺在反应管\(\rm{a}\)中,在\(\rm{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水,按图连接仪器。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rm{a}\),观察到管内发生剧烈反应,并有熔融物生成,同时\(\rm{b}\)瓶的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此时管中的熔融物凝固成银白色金属。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rm{①}\)元素\(\rm{Z}\)是________\(\rm{;(}\)填名称\(\rm{)}\)

              \(\rm{②}\)停止加热是否需要先断开\(\rm{a}\)和\(\rm{b}\)的连接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_______\(\rm{(}\)填“需要”或“不需要”\(\rm{)}\),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的被氧化的程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rm{(1)}\)若将虚线框内的分液漏斗换成长颈漏斗,则应该怎样检查虚线框内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rm{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称量\(\rm{a g Na_{2}SO_{3}}\)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向\(\rm{B}\)装置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rm{BaCl_{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rm{b g}\),原样品中\(\rm{Na_{2}SO_{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rm{(4)C}\)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现有以下试剂:蒸馏水、稀盐酸、稀硝酸、\(\rm{BaCl_{2}}\)溶液、\(\rm{Ba(NO_{3})_{2}}\)溶液,请从中选择合适试剂,设计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无水亚硫酸钠被氧化的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rm{(15}\)分\(\rm{)}\)氮化铝\(\rm{(AlN)}\)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某研究小组利用氮气、氧化铝和活性炭制取氮化铝,设计如图\(\rm{1}\)所示实验装置。


              请回答:

              \(\rm{(1)}\)实验中用饱和\(\rm{NaNO_{2}}\)与 \(\rm{NH_{4}Cl}\)溶液制取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rm{(2)}\)装置中导管\(\rm{A}\)的作用是                        

              \(\rm{(3)}\)按图\(\rm{1}\)连接好实验装置后的下一步操作是                        

              \(\rm{(4)}\)图\(\rm{1}\)实验装置存在一些不足,请指出其中一个                    

              \(\rm{(5)}\)反应结束后,某同学用图\(\rm{2}\)装置进行实验来测定氮化铝样品的质量分数\(\rm{(}\)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rm{)}\)。已知:氮化铝和\(\rm{NaOH}\)溶液反应生成\(\rm{NaAlO_{2}}\)和氨气。

              \(\rm{①}\)广口瓶中的苯的作用是                      

              \(\rm{②}\)广口瓶中的液体没有装满,则实验测得\(\rm{NH_{3}}\)的体积将       \(\rm{(}\)填“偏大”、“偏小”、“不变”\(\rm{)}\)。

              \(\rm{③}\)若实验中称取氮化铝样品的质量为\(\rm{10.0 g}\),测得氨气的体积\(\rm{3.36 L(}\)标准状况\(\rm{)}\),则样品中\(\rm{AlN}\)的质量分数为         \(\rm{(}\)保留\(\rm{3}\)位有效数字\(\rm{)}\)。

            • 4.

              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完成\(\rm{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已知\(\rm{B}\)中放入的是铁粉与石棉绒的混合物,\(\rm{C}\)中放的是干燥剂,\(\rm{E}\)为酒精喷灯,\(\rm{G}\) 为带有铁丝网罩的酒精灯。对比两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rm{(1)}\)如何检查乙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乙装置中湿沙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该同学认为欲在乙装置的导管口处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装置\(\rm{H}\)必不可少,\(\rm{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对比甲、乙两装置的\(\rm{B}\)和\(\rm{K}\),\(\rm{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通过以下途径制取氮气。请回答下列问题: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rm{(1)}\)途径一:加热\(\rm{NaNO_{2}(}\)一种致癌物质,有毒\(\rm{)}\)与\(\rm{NH_{4}Cl}\)混合物的浓溶液制取\(\rm{N_{2}}\)。
              \(\rm{N_{2}}\)发生装置可选用上述装置中的________\(\rm{(}\)填装置代码\(\rm{)}\),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 途径二:加热条件下用\(\rm{NH_{3}}\)还原\(\rm{CuO}\)制得纯净的\(\rm{N_{2}}\)和活性铜粉。

              \(\rm{①}\)所需要的氨气可用\(\rm{NH_{4}Cl}\)等为原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制取,则氨气发生装置为________\(\rm{(}\)填装置代码\(\rm{)}\),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为制取并收集\(\rm{N_{2}(}\)只允许含水蒸气\(\rm{)}\),某同学设计的装置连接顺序:气体发生装置\(\rm{→E→C→D}\)。若氨气生成的速度过快,\(\rm{D}\)中液体更易倒吸到\(\rm{C}\),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某课外小组利用\(\rm{H_{2}}\)还原黄色的\(\rm{WO_{3}}\)粉末测定\(\rm{W}\)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rm{A}\)中的试剂是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rm{B}\)_________ 、\(\rm{C}\)________、\(\rm{D}\)___________;

              \(\rm{(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rm{(3)}\)“加热反应管\(\rm{E}\)”和“从\(\rm{A}\)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________,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rm{(4)}\)反应过程中\(\rm{G}\)管逸出的气体是_____,其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m{(5)}\)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rm{①}\)空\(\rm{E}\)管的质量\(\rm{a}\)  \(\rm{②E}\)管和\(\rm{WO_{3}}\)的总质量\(\rm{b}\)  \(\rm{③}\)反应后\(\rm{E}\)管和\(\rm{W}\)粉的总质量\(\rm{c(}\)冷却到室温称量\(\rm{) ④}\)反应前\(\rm{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rm{d}\)  \(\rm{⑤}\)反应后\(\rm{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rm{e}\)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rm{W}\)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rm{(}\)除\(\rm{W}\)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rm{)}\): 计算式为:\(\rm{A}\)\(\rm{{\,\!}_{r}}\)\(\rm{(W)=}\)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rm{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rm{②}\)给盛有液体体积不超过\(\rm{1/3}\)容积的试管加热

              \(\rm{③}\)用饱和的\(\rm{NaHCO_{3}}\)溶液除去\(\rm{CO}\)中的\(\rm{CO_{2}}\)

              \(\rm{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立试管

              \(\rm{⑤}\)取用放在细口瓶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立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

              \(\rm{⑥}\)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

              \(\rm{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rm{⑧}\)制取\(\rm{Fe(OH)_{2}}\)时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的液体中

              \(\rm{⑨}\)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

              \(\rm{⑩}\)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rm{①②④⑦⑧⑩}\)   
              B.\(\rm{①④⑤⑦⑨⑩}\)  
              C.\(\rm{①④⑤⑦⑧⑩}\)     
              D.\(\rm{①②⑤⑦⑨}\)
            • 8.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A.实验室制取并收集\(\rm{NH_{3}}\)\(\rm{{\,\!}}\)
              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rm{NH_{3}}\)\(\rm{{\,\!}}\)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实验室制备乙烯
            • 9.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苯分子的结构中,碳碳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而成环状。 为了评价凯库勒的观点,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rm{①}\)按上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

              \(\rm{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rm{③}\)在 \(\rm{A}\) 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 \(\rm{K_{1}}\)、\(\rm{K_{2}}\)止水夹,关闭 \(\rm{K_{3}}\) 止水夹;

              \(\rm{④}\)待烧瓶 \(\rm{C}\) 中气体收集满后,将导管 \(\rm{b}\) 的下端插入烧杯里的水中,关闭 \(\rm{K_{2}}\),打开 \(\rm{K_{3}}\),挤压预先装有水的胶头滴管的胶头,观察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实验室可用 \(\rm{MnO_{2}}\)、\(\rm{NaBr}\) 和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单质溴,其中 \(\rm{MnO_{2}}\)作氧化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简述在实验操作步骤\(\rm{②}\)中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 \(\rm{A}\) 中有微沸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当 \(\rm{C}\) 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凯库勒观点是错误的,以下还可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的事实是________。

              \(\rm{①6}\) 个 \(\rm{C-H}\) 键的长度相等                \(\rm{②6}\) 个碳碳键的长度都相等   

              \(\rm{③}\)苯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rm{④}\)苯的邻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rm{⑤}\)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rm{⑥}\)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加成而褪色

              A.\(\rm{①②⑤⑥}\)    \(\rm{B.②④⑤⑥}\)    \(\rm{C.}\)全部    \(\rm{D.①②③④⑤}\)

              \(\rm{(4)}\)将装置 \(\rm{A}\) 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

              \(\rm{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
              \(\rm{②}\)用 \(\rm{5\%}\)的 \(\rm{NaOH}\) 溶液洗涤,振荡,分液;
              \(\rm{③}\)用蒸馏水洗 涤,振荡,分液;
              \(\rm{④}\)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

              \(\rm{⑤}\)___________________\(\rm{(}\)填操作名称\(\rm{)}\)。

            • 10.

              下列装置中,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    )


              A.
              B.
              C.
              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