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rm{(}\)夹持装置已略去\(\rm{)}\)

              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
              D.用装置丁测定剩余酸的浓度
            •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可用长颈漏斗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液

              B.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用烘箱烘干

              C.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要不停地移动试管

              D.酒精灯使用不当引起少量酒精在桌上燃烧时,立即用湿布盖灭
            • 3.

              某学习兴趣小组探究氨气的制取实验:

              \(\rm{(1)}\)甲同学拟用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氨气,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rm{(}\)填字母\(\rm{)}\)。

                  \(\rm{A.}\)将氯化铵固体加热分解收集产生的气体

                  \(\rm{B.}\)将浓氨水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收集产生的气体

                  \(\rm{C.}\)将碳酸氢铵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rm{D.}\)将氯化铵稀溶液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收集产生的气体

              \(\rm{(2)}\)根据上述正确的原理,该同学欲用下列常见的实验室制气装置制取氨气,适宜的装置是_________。

              \(\rm{(3)}\)气体的性质是气体收集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_________\(\rm{(}\)填序号\(\rm{)}\)。

              \(\rm{①}\)密度  \(\rm{②}\)颜色  \(\rm{③}\)溶解性  \(\rm{④}\)热稳定性  \(\rm{⑤}\)与氧气反应

              \(\rm{(4)}\)下图是甲同学设计收集氨气的几种装置,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集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的加热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A}\)、\(\rm{B}\)、\(\rm{C}\)、\(\rm{D}\)四装置都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rm{E}\)、\(\rm{F}\)装置加热时需垫上________。其中\(\rm{F}\)装置中对试管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用\(\rm{H}\)\(\rm{{\,\!}_{2}}\)还原\(\rm{CuO}\)可选用________\(\rm{(}\)填字母,下同\(\rm{)}\)装置。
              \(\rm{(3)}\)加热\(\rm{NH}\)\(\rm{{\,\!}_{4}}\)\(\rm{Cl}\)与\(\rm{Ca(OH)}\)\(\rm{{\,\!}_{2}}\)的固体混合物制\(\rm{NH}\)\(\rm{{\,\!}_{3}}\)可选用________装置。
              \(\rm{(4)}\)胆矾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可选用________装置。
              \(\rm{(5)}\)乙酸乙酯的制备可选用________装置。

              \(\rm{(6)MnO}\)\(\rm{{\,\!}_{2}}\)与浓盐酸混合制\(\rm{Cl}\)\(\rm{{\,\!}_{2}}\)可选用________装置。若该装置只加热液体时,容器内必须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有一兴趣小组准备在实验室中制\(\rm{H_{2}}\),装置如图所示。可是在实验室中发现酸液不足而又无其他酸液可加入。为达到实验目的,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试剂是
              \(\rm{①NaNO_{3}}\)溶液;\(\rm{②}\)酒精;\(\rm{③CCl_{4}}\);\(\rm{④}\)苯;\(\rm{⑤Na_{2}CO_{3}}\)溶液;\(\rm{⑥KCl}\)溶液。
              A.\(\rm{①②③}\)     
              B.\(\rm{②④⑤}\)     
              C.\(\rm{①②④⑥}\)     
              D.\(\rm{②③⑥}\)
            • 6.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以\(\rm{NaCl}\)、\(\rm{NH_{3}}\)、\(\rm{CO_{2}}\)等为原料先制得\(\rm{NaHCO_{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m{NH_{3}+CO_{2}+H_{2}O=NH_{4}HCO_{3}}\);

              \(\rm{NH_{4}HCO_{3}+NaCl=NaHCO_{3}↓+NH_{4}Cl}\);

              \(\rm{2NaHCO_{3} \overset{\triangle }{=} Na_{2}CO_{3}+CO_{2}↑+H_{2}O}\)。

              Ⅰ\(\rm{.}\)原理分析

              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

              \(\rm{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rm{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rm{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Ⅱ\(\rm{.}\)实验探究

              \(\rm{(1)}\)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rm{(}\)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rm{)}\)。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rm{①}\)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实验结束后,分离出\(\rm{NaHCO_{3}}\)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rm{(}\)填分离操作的名称\(\rm{)}\)。

              \(\rm{(2)}\)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rm{(}\)其他装置未画出\(\rm{)}\)进行实验。

              \(\rm{①}\)实验时,须先从_______管通入_______气体,再从________管通入_______气体。

              \(\rm{②}\)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rm{b}\)导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rm{(3)}\)请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仪器\(\rm{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rm{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用上图仪器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用\(\rm{KClO_{3}}\)和\(\rm{MnO_{2}}\)制\(\rm{O_{2}}\)应选的装置是________\(\rm{(}\)填字母,下同\(\rm{)}\)用\(\rm{H}\)\(\rm{{\,\!}_{2}}\)\(\rm{O}\)\(\rm{{\,\!}_{2}}\)与\(\rm{MnO}\)\(\rm{{\,\!}_{2}}\)制\(\rm{O}\)\(\rm{{\,\!}_{2}}\),并控制产生\(\rm{O}\)\(\rm{{\,\!}_{2}}\)的速率,应选的装置是________。

              \(\rm{(3)}\)若用装置\(\rm{X}\)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rm{O_{2}}\),氧气应从__________\(\rm{(}\)填“\(\rm{b}\)”或“\(\rm{c}\)”,下同\(\rm{)}\)端通入。若瓶中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

              \(\rm{(4)}\)若用\(\rm{F}\)装置进行\(\rm{CO}\)还原\(\rm{Fe_{2}O_{3}}\)的实验,实验室制取\(\rm{CO}\)的方法一般采取甲酸脱水\(\rm{(HCOOH \xrightarrow[\triangle ]{浓硫酸} CO↑}\)\(\rm{+H}\)\(\rm{{\,\!}_{2}}\)\(\rm{O)}\),用纯净的\(\rm{CO}\)完成该实验。

              \(\rm{①}\)除\(\rm{F}\)、\(\rm{X}\)外还需要的装置有________,\(\rm{X}\)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rm{X}\)与其他导管连接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填导管口的序号\(\rm{)}\)。

              \(\rm{②}\)实验时,\(\rm{a}\)处可能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F}\)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rm{(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________,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rm{g}\)。

              \(\rm{(2)}\)指出下图\(\rm{3}\)个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

              \(\rm{A}\)________,\(\rm{B}\)________,\(\rm{C}\)________。

            • 9.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rm{(1)}\)根据下列所给试剂,选择制取氨气的装置是\(\rm{(}\)填对应字母\(\rm{)}\)____________;写出制备氯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碱石灰、浓盐酸、浓氨水、烧碱、生石灰
              \(\rm{(2)}\)根据实验目的,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rm{(}\)填装置的接口字母\(\rm{)}\):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rm{( f )}\),\(\rm{( g )}\)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其中,\(\rm{G}\)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rm{(3)}\)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相混合就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
              \(\rm{(4)}\)请你评价此套装置有何缺点____________.
            • 10. \(\rm{A~D}\)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
              \(\rm{(1)}\)请从\(\rm{①~⑧}\)中选出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rm{A~C}\)下的空格中\(\rm{(}\)多选要倒扣分\(\rm{)}\)
              \(\rm{①}\)酒精和浓硫酸混和加热制乙烯
              \(\rm{②}\)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
              \(\rm{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和物
              \(\rm{④}\)苯和溴的取代反应
              \(\rm{⑤}\)石油分馏装置
              \(\rm{⑥}\)浓硫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
              \(\rm{⑦}\)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rm{⑧}\)食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氯化氢
              \(\rm{(2)}\)选用装置\(\rm{D}\)做苯的硝化实验,\(\rm{D}\)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