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室以空气和镁为原料制备\(\rm{Mg_{3}N_{2}}\)的装置如图所示\(\rm{(}\)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r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装置\(\rm{A}\)、\(\rm{B}\)中可依次加入浓硫酸、\(\rm{NaOH}\)溶液
              B.装置\(\rm{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尾气
              C.实验时,应先加热\(\rm{C}\),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再加热\(\rm{D}\)
              D.若去掉装置\(\rm{C}\),对产品纯度无影响
            • 2.

              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共存且能用浓硫酸来干燥的气体是(    )

              A.\(\rm{HCl}\)、\(\rm{NH_{3}}\)、\(\rm{CO_{2}}\)
              B.\(\rm{NH_{3}}\)、\(\rm{N_{2}}\)、\(\rm{H_{2}}\)
              C.\(\rm{H_{2}}\)、\(\rm{O_{2}}\)、\(\rm{N_{2}}\)
              D.\(\rm{SO_{2}}\)、\(\rm{H_{2}S}\)、\(\rm{O_{2}}\)
            • 3. 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生产制取\(\rm{HNO_{3}}\)设计图\(\rm{1}\)所示装置,其中\(\rm{a}\)为一个可持续鼓入空气的橡皮球\(\rm{.}\)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装置\(\rm{A}\)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rm{(2)}\)装置\(\rm{E}\)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3)}\)装置\(\rm{C}\)中浓\(\rm{H_{2}SO_{4}}\)的作用是 ______ .
              \(\rm{(4)}\)请你帮助该化学小组设计实验室制取\(\rm{NH_{3}}\)的另一方案 ______ .
              \(\rm{(5)}\)装置\(\rm{D}\)中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 .
              \(\rm{(6)}\)干燥管中的碱石灰用于干燥\(\rm{NH_{3}}\),某同学思考是否可用无水氯化钙代替碱石灰,并设计如图\(\rm{2}\)所示装置\(\rm{(}\)仪器固定装置省略未画\(\rm{)}\)进行验证\(\rm{.}\)实验步骤如下:
              \(\rm{①}\)用烧瓶收集满干燥的氨气,立即塞上如图所示的橡胶塞.
              \(\rm{②}\)正立烧瓶,使无水氯化钙固体滑入烧瓶底部,摇动,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由此,该同学得出结论:不能用\(\rm{CaCl_{2}}\)代替碱石灰.
            • 4.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rm{①}\)              \(\rm{②}\)              \(\rm{③}\)                             \(\rm{④}\)

              A.装置\(\rm{①}\)常用于分离互相溶解且沸点相差\(\rm{10℃}\)以上的液态混合物
              B.装置\(\rm{②}\)可用于吸收\(\rm{NH_{3}}\)或\(\rm{HCl}\)气体,并防止到吸
              C.装置\(\rm{③}\)可用于收集\(\rm{H_{2}}\)、\(\rm{CO_{2}}\)、\(\rm{Cl_{2}}\)、\(\rm{NH_{3}}\)等气体
              D.装置\(\rm{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若将碱石灰改成五氧化二磷,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
            • 5.

              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rm{(}\)部分仪器已省略\(\rm{)}\),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 6. 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共存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rm{(}\)   \(\rm{)}\)
              A.\(\rm{NO}\)和\(\rm{O_{2}}\)
              B.\(\rm{HCl}\)和\(\rm{NH_{3}}\)
              C.\(\rm{H_{2}}\)和\(\rm{CO}\)
              D.\(\rm{SO_{2}}\)和\(\rm{CO_{2}}\)
            • 7.

              工业上,向\(\rm{500℃}\)左右的铁屑中通入\(\rm{Cl_{2}}\)生产无水氯化铁,其制备过程中均要确保无水。现模拟该过程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rm{(1)}\)装置\(\rm{A}\)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为保持装置\(\rm{C}\)为无水环境,装置\(\rm{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rm{(3)}\)装置\(\rm{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点燃\(\rm{A}\)处酒精灯。

              \(\rm{(5)}\)甲同学认为进入装置\(\rm{C}\)的气体中混有\(\rm{HCl}\),会生成氯化亚铁杂质,他在\(\rm{A}\)、\(\rm{B}\)装置之间增加了一个装有____________的洗气瓶以除去\(\rm{HCl}\)气体乙同学认为\(\rm{HCl}\)对实验没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rm{1}\),\(\rm{2-}\)二溴乙烷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密度是\(\rm{2.18g/c{m}^{3} }\),沸点是\(\rm{131.4℃}\),熔点是\(\rm{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备\(\rm{1}\),\(\rm{2-}\)二溴乙烷。其中试管\(\rm{c}\)中装有液溴\(\rm{(}\)表面覆盖少量水\(\rm{)}\)。


              \(\rm{(1)}\)写出制备\(\rm{1}\),\(\rm{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反应类型           

              \(\rm{(2)}\)安全瓶\(\rm{a}\)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rm{c}\)中导管是否发生堵塞。如果发生堵塞,\(\rm{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rm{(3)}\)容器\(\rm{b}\)中\(\rm{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容器\(\rm{d}\)中\(\rm{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rm{(4)}\)试管\(\rm{c}\)浸入冷水中,以及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

              \(\rm{(5)}\)某同学在做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通入的乙烯混合气体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 9.

              如下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rm{(}\)不考虑尾气处理\(\rm{)}\)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A.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
              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rm{KClO_{3}}\)和\(\rm{MnO}\)\(\rm{{\,\!}_{2}}\)反应生成氧气
            • 10. 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rm{(}\)部分仪器已省略\(\rm{)}\),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rm{(}\)  \(\rm{)}\) \(\rm{\&;}\)
              A.   
              B.    
              C.   
              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