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实验小组制取丙烯酸甲酯的装置如图所示。\(\rm{CH}\)\(\rm{{\,\!}_{2}}\)\(\rm{═CHCOOH+HOCH}\)\(\rm{{\,\!}_{3}}\)\(\rm{―→CH}\)\(\rm{{\,\!}_{2}}\)\(\rm{═CHCOOCH}\)\(\rm{{\,\!}_{3}}\)\(\rm{+H}\)\(\rm{{\,\!}_{2}}\)\(\rm{O}\)

              \(\rm{①}\)取\(\rm{10.0 g}\)丙烯酸和\(\rm{6.0 g}\)甲醇放置于三颈烧瓶中,连接好冷凝管,用搅拌棒搅拌,水浴加热。
              \(\rm{②}\)充分反应后,冷却,向混合液中加入\(\rm{5\% Na}\)\(\rm{{\,\!}_{2}}\)\(\rm{CO}\)\(\rm{{\,\!}_{3}}\)溶液洗至中性。
              \(\rm{③}\)分液,取上层油状液体,再用无水\(\rm{Na}\)\(\rm{{\,\!}_{2}}\)\(\rm{SO}\)\(\rm{{\,\!}_{4}}\)干燥后蒸馏,收集\(\rm{70~90 ℃}\)馏分。

              可能用到的信息:

               

              沸点

              溶解性

              性质

              丙烯酸

              \(\rm{141 ℃}\)

              与水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毒

              甲醇

              \(\rm{65 ℃}\)

              与水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

              易挥发,有毒

              丙烯酸甲酯

              \(\rm{80.5 ℃}\)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易挥发

              回答下列问题:
              \(\rm{(1)}\)仪器\(\rm{c}\)的名称是________。
              \(\rm{(2)}\)混合液用\(\rm{5\% Na}\)\(\rm{{\,\!}_{2}}\)\(\rm{CO}\)\(\rm{{\,\!}_{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请写出配制\(\rm{100 g 5\% Na}\)\(\rm{{\,\!}_{2}}\)\(\rm{CO}\)\(\rm{{\,\!}_{3}}\)溶液所使用的玻璃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关于产品的蒸馏操作\(\rm{(}\)夹持装置未画出\(\rm{)}\),如图中有\(\rm{2}\)处错误,请分别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检验产率,设计如下实验:
              \(\rm{①}\)将油状物质提纯后平均分成\(\rm{5}\)份,取出\(\rm{1}\)份置于锥形瓶中,加入\(\rm{2.5 mol·L}\)\(\rm{{\,\!}^{-1}}\)的\(\rm{KOH}\)溶液\(\rm{10.00 mL}\),加热使之完全水解。
              \(\rm{②}\)用酚酞作指示剂,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加\(\rm{0.5 mol·L}\)\(\rm{{\,\!}^{-1}}\)的盐酸,滴到终点时共消耗盐酸\(\rm{20.00 mL}\)。
              \(\rm{(5)}\)本次酯化反应丙烯酸的转化率为________。

              \(\rm{(6)}\)请列举两条本实验中需要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二氧化硫是工业硫化碱\(\rm{(Na_{2}S)}\)窑炉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氧化镁湿法脱硫是硫化碱工业常用方法之一。
              \(\rm{(1)}\)硫化碱的工业生产的方式之一是煤碳还原芒硝法,该法在炉内反应的成熟阶段,由于空气漏入炉内,熔体中的硫可能部分燃烧生成纯碱,放出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实验室利用鼓泡式反应装置\(\rm{(}\)见图\(\rm{)}\)研究氧化镁悬浊液对模拟烟气脱硫效率\(\rm{(}\)其中烟气分析仪可直接读出\(\rm{SO}\)\(\rm{{\,\!}_{2}}\)的浓度\(\rm{)}\)。

              \(\rm{①}\)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将模拟烟气通入反应器, 同时开始计时并每隔一定时间读取出口\(\rm{SO}\)\(\rm{{\,\!}_{2}}\)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研究影响\(\rm{SO}\)\(\rm{{\,\!}_{2}}\)吸收效率的因素时,实验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的条件有___________。

              A.氧化镁浓度
              B.气流速度
              C.吸收液温度
              \(\rm{③}\)脱硫过程中,体系的初始\(\rm{pH}\)值在\(\rm{8.5}\)左右,发现\(\rm{pH}\)的下降经历一个期和慢速下降期,当\(\rm{pH}\)值\(\rm{ > 6}\)时,下降很快;但当\(\rm{pH}\)值\(\rm{ < 6}\)时,\(\rm{pH}\)下降缓慢。开始时\(\rm{pH}\)值快速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研究表明,若向氧化镁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rm{MgSO}\)\(\rm{{\,\!}_{4}}\)可避免\(\rm{pH}\)迅速的下降,使脱硫效率明显升高,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rm{Mg}\)\(\rm{{\,\!}^{2+}}\)在脱硫过程中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rm{(4)}\)将脱硫后的悬浊液依次进行_______、_______\(\rm{(}\)填入“过滤”和“通入空气氧化”\(\rm{)}\)可得\(\rm{MgSO}\)\(\rm{{\,\!}_{4}}\)溶液,从该溶液中获得\(\rm{MgSO}\)\(\rm{{\,\!}_{4}}\)\(\rm{·7H}\)\(\rm{{\,\!}_{2}}\)\(\rm{O}\)的方法是_________。

            • 3. 查阅资料得知:甲酸\(\rm{(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rm{HCOOH \xrightarrow[]{浓硫酸,∆} CO↑+H_{2}O}\),实验室可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rm{CO}\),并还原\(\rm{CuO}\)。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甲酸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rm{(}\)填基本反应类型\(\rm{)}\)。

              \(\rm{(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rm{CO}\),再加热\(\rm{CuO}\),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rm{(3)}\)能证明甲酸生成\(\rm{CO}\)的现象是\(\rm{①}\)____________________;\(\rm{②}\)____________________。

              \(\rm{(4)}\)点燃\(\rm{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写出\(\rm{B}\)中\(\rm{CO}\)与\(\rm{Cu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丁酸异戊酯又称香蕉油,多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的香精。实验室用正丁酸与异戊醇反应制备丁酸异戊酯,有关数据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rm{/(g·cm^{-3})}\)

              沸点\(\rm{/℃}\)

              水中溶解性

              正丁酸

              \(\rm{88}\)

              \(\rm{0.9587}\)

              \(\rm{163.5}\)

              异戊醇

              \(\rm{88}\)

              \(\rm{0.8132}\)

              \(\rm{131}\)

              微溶

              丁酸异戊酯

              \(\rm{158}\)

              \(\rm{0.886}\)

              \(\rm{179}\)

              不溶

              实验步骤:

              \(\rm{①}\)连接好装置\(\rm{(}\)如图\(\rm{)}\),在三颈烧瓶中加入\(\rm{0.2mol}\)异戊醇、\(\rm{0.1mol}\)正丁酸、数滴浓硫酸、\(\rm{5mL}\)苯和\(\rm{2~3}\)片碎瓷片。充分摇匀,向分水器内加入异戊醇直至与支管相平;

              \(\rm{②}\)在\(\rm{122~132℃}\)下回流反应\(\rm{1.5h}\)即可得粗产品;

              \(\rm{③}\)冷却后用\(\rm{10%}\)的\(\rm{NaOH}\)溶液中和,用水洗至中性,加入无水硫酸镁后蒸馏得到纯净的丁酸异戊酯\(\rm{11g}\)。

              回答下列问题:

              \(\rm{(1)}\)仪器\(\rm{A}\)的名称是________。

              \(\rm{(2)}\)在该实验中,三颈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_\(\rm{(}\)填字母\(\rm{)}\)。

              A.\(\rm{50mL}\)

              B.\(\rm{100mL}\)

              C.\(\rm{200mL}\)

              \(\rm{(3)}\)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rm{(}\)填字母\(\rm{)}\)。

              A.冷却后补加

              B.立即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rm{(4)}\)分离提纯的过程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________。

              \(\rm{(5)}\)要得到较纯净的丁酸异戊酯需要进行蒸馏操作,则下列仪器的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_____\(\rm{(}\)填字母\(\rm{)}\)。

              \(\rm{(6)}\)本实验产品的产率是________。

            • 5.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探究氯气的性质及模拟工业制取漂白粉,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rm{(1)}\)圆底烧瓶中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rm{(2)}\)淀粉碘化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rm{(3)}\)若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则甲中盛放______.
              \(\rm{(4)C1_{2}}\)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5)}\)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rm{①}\)用含氯化氢\(\rm{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 \(\rm{②}\)用\(\rm{87g}\)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则所得氯气______
              A.\(\rm{②}\)比\(\rm{①}\)多  \(\rm{B.①}\)比\(\rm{②}\)多  \(\rm{C.}\)一样多  \(\rm{D.}\)无法比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