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rm{(\quad \quad)}\)

              A.向\(\rm{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
              B.试管\(\rm{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没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rm{a}\)需小心均匀加热的原因是避免液体剧烈沸腾,减少乙醇,乙酸的挥发,防止温度过高时发生炭化
              D.试管\(\rm{b}\)中饱和\(\rm{Na_{2}CO_{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 2.

              乙酸异戊酯\(\rm{(}\)制备原理:\(\rm{)}\)是组成蜜蜂信息素质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原子质量

              密度\(\rm{/(g.cm^{-3})}\)

              沸点\(\rm{/℃}\)

              水中溶解性

              异戊醇

              \(\rm{88}\)

              \(\rm{0.813}\)

              \(\rm{131}\)

              微溶

              乙酸

              \(\rm{60}\)

              \(\rm{1.0492}\)

              \(\rm{118}\)

              乙酸异戊醇

              \(\rm{130}\)

              \(\rm{0.8670}\)

              \(\rm{142}\)

              难溶


              实验步骤:

              在\(\rm{A}\)中加入\(\rm{4.4 g}\)的异戊醇,\(\rm{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rm{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rm{A}\),回流\(\rm{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rm{140 ℃~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rm{3.9 g}\)。回答下列问题:

              \(\rm{(1)}\)装置\(\rm{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rm{(}\)填标号\(\rm{)}\),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放出

              \(\rm{(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______\(\rm{(}\)填标号\(\rm{)}\)

              \(\rm{(7)}\)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

              A、\(\rm{30\%}\)              \(\rm{B}\)、\(\rm{40\%}\)                \(\rm{C}\)、 \(\rm{50\%}\)               \(\rm{D}\)、\(\rm{60\%}\)

              \(\rm{(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rm{130 ℃}\)开始收集馏分,产率偏______\(\rm{(}\)填高或者低\(\rm{)}\)原因是_____________

            • 3.

              用\(\rm{O}\)标记的\(\rm{CH_{3}CH_{2}^{18}OH}\)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rm{{\,\!}^{18}O}\)只存在于乙酸乙酯中                   
              B.\(\rm{{\,\!}^{18}O}\)存在于乙酸乙酯、乙醇中

              C.\(\rm{{\,\!}^{18}O}\)存在于水、乙酸、乙醇以及乙酸乙酯中   
              D.若与丙酸反应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102}\)
            • 4.

              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rm{(1)}\)【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rm{(2)}\)【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rm{(}\)填“甲”或“乙”\(\rm{)}\)。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去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rm{(4)}\)【实验步骤】

              \(\rm{(1)}\)按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rm{3 mL}\)乙醇和\(\rm{3 mL}\)冰醋酸,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rm{2 mL}\)浓硫酸;

              \(\rm{(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rm{(3)}\)在试管\(\rm{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rm{Na_{2}CO_{3}}\)溶液;

              \(\rm{(4)}\)用酒精灯对试管\(\rm{①}\)加热;

              \(\rm{(5)}\)当观察到试管\(\rm{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rm{(5)}\)【问题讨论】

              \(\rm{a.}\)步骤\(\rm{(1)}\)安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________________;

              \(\rm{b.}\)根据试管\(\rm{②}\)中观察到的现象,可知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c.}\)试管\(\rm{②}\)中饱和\(\rm{Na_{2}CO_{3}}\)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d.}\)写出试管  \(\rm{①}\)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rm{{.}}\)回答下列问题:


              \(\rm{(1)}\)制取乙酸乙酯时应该先加入______ ,然后慢慢加入______ ,最后加入______ .
              \(\rm{(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______ ;
              \(\rm{(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rm{{①}}\)______ ;\(\rm{{②}}\)______ .
              \(\rm{(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目的是防止______ .
              \(\rm{(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
              \(\rm{(6)}\)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 .
            • 6.

              资料在线:查阅资料可知如表所示数据:

              物质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浓硫酸

              沸点\(\rm{(}\)\(\rm{℃}\)\(\rm{)}\)

              \(\rm{78.5}\)

              \(\rm{117.9}\)

              \(\rm{77.5}\)

              \(\rm{338.0}\)

              \(\rm{[}\)实验步骤\(\rm{]}\)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rm{①}\)在\(\rm{30 mL}\)的大试管\(\rm{A}\)中按体积比\(\rm{1∶4∶4}\)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rm{②}\)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rm{(}\)装置气密性良好\(\rm{)}\),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rm{5~10 min}\);

              \(\rm{③}\)待试管\(\rm{B}\)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rm{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rm{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rm{[}\)问题设计\(\rm{]}\)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rm{(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步骤\(\rm{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指出步骤\(\rm{③}\)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拓展延伸\(\rm{]}\)

              \(\rm{(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rm{(}\)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rm{)}\),与上图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

            • 7.

              I.下列关于苯的性质叙述。完成下面化学方程式;

              \(\rm{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II.}\)某化学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套装置\(\rm{(}\)如图所示\(\rm{)}\)制备乙酸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

              \(\rm{(1)}\)仪器\(\rm{c}\)的名称是________,冷凝水的方向为________。

              \(\rm{(2)}\)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rm{(3)}\)如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

              \(\rm{①}\)试剂\(\rm{X}\)为________;

              \(\rm{②}\)操作\(\rm{a}\)、操作\(\rm{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rm{③}\)物质名称:\(\rm{A}\)_______,\(\rm{E}\)________。

            • 8. 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rm{A}\)中放有浓硫酸,\(\rm{B}\)中放有乙醇、醋酸,\(\rm{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rm{.}\)请回答:
              \(\rm{(1)}\)浓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 、 ______ ;若用同位素\(\rm{{\,\!}^{18}O}\)标记乙醇中的氧原子,则\(\rm{CH_{3}CH_{2}^{18}OH}\)与乙酸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2)}\)球形干燥管\(\rm{C}\)的作用是 ______ \(\rm{.}\)若反应前向\(\rm{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rm{(}\)用离子方程式表示\(\rm{)}\) ______ ;反应结束后\(\rm{D}\)中的现象是 ______ .
            • 9. 当女儿出生时,父亲用三亩田的糯谷酿成女儿红,深深的父爱埋在后院桂花树下,扎上红头绳,待女儿出嫁时,喜宴上亲朋好友喝上十八年的女儿红,香气漂漂,喜气洋洋。原因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在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乙醇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rm{(}\)“羟基”或“羧基”\(\rm{)}\)。
              \(\rm{(2)}\)试管\(\rm{a}\)中加入几块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
              \(\rm{(3)}\)试管\(\rm{b}\)中的溶液是______\(\rm{(}\)填字母代号\(\rm{)}\)
              A.饱和碳酸钠溶液        \(\rm{B.}\)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rm{(4)}\)试管\(\rm{b}\)中的导管要插在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______;
              \(\rm{(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rm{(}\)填“过滤”或“分液”\(\rm{)}\)。
              \(\rm{(6)}\)试管\(\rm{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 10.

              按要求填空

              \(\rm{(1)}\)羟基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有机物 的键线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简易模型,该有机物中中含\(\rm{C}\)、\(\rm{H}\)、\(\rm{O}\)、\(\rm{N}\)四种元素。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甲酸和乙醇制甲酸乙酯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