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l-}\)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rm{115~l25℃}\),反应装置如图\(\rm{.}\)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rm{(}\)  \(\rm{)}\)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rm{1-}\)丁醇的转化率
            • 2. 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1:
              己知: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碳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8 77.1
              请回答:
              (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 ______ ;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 ______
              (2)仪器C的名称是 ______ ,其作用有冷凝乙酸乙酯和 ______ ,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实验完毕后,将烧杯D中的溶液充分振荡、静止,现象为 ______
              (3)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4)现拟分离乙酸乙酯(含少量乙醇和乙酸)粗产品,如图2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则试剂a是: ______ ,试剂b是: ______ .分离方法I是 ______ ,分离方法II是 ______
              (5)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先加NaOH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水将酯分离出来.甲、乙两人实验结果如下: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产物后认为甲、乙的实验没有成功.
              试解答下列问题:
              ①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______
              ②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______
            • 3. (2016•萍乡校级模拟)如图,在试管a中先加3mL乙醇,边摇动边缓缓加入2mL浓硫酸,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充分搅动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b中加入适量的A 溶液.连接好装置,给a加热,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1)图所示的装置中,装置错误之处是:    
              (2)A是     溶液;
              (3)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4)乙酸跟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和条件下发生的酯化反应(反应A),其逆反应是水解反应(反应B).反应可能经历了生成中间体(Ⅰ)这一步如果将反应按加成、消去、取代反应分类,则A-F个反应中(将字母代号填入下列空格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 4. 合成乙酸乙酯的路线如下:
              CH2=CH2C2H5OHCH3CHOCH3COOHCH3COOCH2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______
              反应④: ______
              (3)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试管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______ ;导管a的作用是 ______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乙酸 乙酯的性质:向两支试管中各加人6滴乙酸乙酯,然后向第一支试管中加1:5的稀硫酸0.5mL和蒸馏水5mL,向第二支试管中加30%的氢氧化钠溶液0.5m和蒸馏水5mL;分别振荡均匀,70t~80T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①第一支试管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
              ②写出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5.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A所示,主要步骤①在a试管中按2:3: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②按A图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中;③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④等b试管中收集到约2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中可观察到b试管中有细小的气泡冒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2)A装置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到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______ ,步骤⑤中分离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 ______
              (3)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A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b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编号
              试管a中试剂 试管b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3 mL乙醇、2 mL乙酸、1mL18mol•L-1 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5.0
              B 3 mL乙醇、2 mL乙酸 0.1
              C 3 mL乙醇、2 mL乙酸、6 mL3mol•L-1 H2SO4 1.2
              D 3 mL乙醇、2 mL乙酸、盐酸 1.2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 ______ mL和 ______ mol•L-1
              ②分析实验 ______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 ______
              ③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经过洗涤,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 ______ (填字母).
              A.P2O5        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D.NaOH固体.
            • 6.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中A所示,主要步骤①在a试管中按2:3: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②按A图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中;③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④等b试管中收集到约2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中可观察到b试管中有细小的气泡冒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2)A装置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到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______ ,步骤⑤中分离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 ______
              (3)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A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b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试管a中试剂 试管b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3mL乙醇、2mL乙酸、1mL18mol•L-1 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5.0
              B 3mL乙醇、2mL乙酸 0.1
              C 3mL乙醇、2mL乙酸、6mL 3mol•L-1 H2SO4 1.2
              D 3mL乙醇、2mL乙酸、盐酸 1.2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 ______ mL和 ______ mol•L-1
              ②分析实验 ______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 ______
              ③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经过洗涤杂质;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填字母) ______
              A.P2O5    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D.NaOH固体
              ⑤为充分利用反应物,该同学又设计了图中甲、乙两个装置(利用乙装置时,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提取烧瓶中的产物).你认为更合理的是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 7.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CH3COOCH2CH3)时有如下副反应: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CH3CH2OHCH2=CH2↑+H2O
              相关有机化合物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分子式 相对分子
              质量
              熔点
              /℃
              沸点
              /℃
              密度 溶解度
              乙醇 乙醚
              CH3COOH 60 16.6 117.9 1.05 互溶 互溶 互溶
              C2H5OH 46 -117.3 78.5 0.8 互溶 / 互溶
              CH3COOC2H5 88 -83.58 77.1 0.9 可溶 互溶 互溶
              C2H5OC2H5 74 -116.2 34.51 0.7 可溶 互溶 /
              (CH3COOC2H5在饱和盐溶液中溶解度较小,C2H5OH能与CaCl2生成配合物)装置如图1所示(加热、支撑等装置略去).在三口瓶内先装入10mL95%乙醇与6mL浓硫酸混合液,并加入几粒沸石.在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15mL冰醋酸与15mL无水乙醇的混合液.加热,由恒压滴液漏斗逐滴加入混合液,并保持滴加速度与馏出液滴速度相近.保持反应液体温度在120-125℃,收集馏分.

              (1)写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①加热三口瓶,最好的方法是 ______ (填选项).
              A.水浴   B.酒精灯   C.油浴   D.酒精喷灯
              ②若滴加液体速度太快会造成多种不利影响,其一是 ______
              (3)产物提纯的流程如图2:
              ①操作1的名称是 ______ ,操作5的名称是 ______
              ②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 ______
              ③加入饱和NaCl溶液是为了除去有机层中少量Na2CO3,其目的是 ______
              ④加入饱和CaCl2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 ______ ,加入无水MgSO4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水.
              ⑤乙酸乙酯的产率是 ______
            • 8. 在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左侧试管中需加浓硫酸做 ______  和吸水剂,
              右侧试管中盛放的试剂是 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
              右侧导气管的下端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乙醇和乙酸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3)该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若不把生成的乙酸乙酯及时蒸馏 出来,反应一段时间后,就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 ______  (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4)事实证明,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也存在缺陷,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A.浓硫酸易挥发,以致不能重复使用.
              B.会使部分原料炭化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会造成环境污染.
            • 9. \(\rm{2010}\)年,中国首次应用六炔基苯在铜片表面合成了石墨炔薄膜\(\rm{(}\)其合成示意图如图所示\(\rm{)}\),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将有望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m{(}\)   \(\rm{)}\)

              A.六炔基苯的化学式为\(\rm{C_{18}H_{6}}\)
              B.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具有平面型结构
              C.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可发生加成反应
              D.六炔基苯合成石墨炔属于加聚反应
            • 10.

              下表所列实验探究,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rm{①}\)

              \(\rm{②}\)

              \(\rm{③}\)

              实验结论

              \(\rm{A}\)

              电石

              \(\rm{CuSO_{4}}\)溶液

              乙炔具有还原性

              \(\rm{B}\)

              浓硝酸

              \(\rm{Cu}\)

              \(\rm{KI-}\)淀粉溶液

              氧化性:\(\rm{NO_{2} > KI}\)

              \(\rm{C}\)

              浓盐酸

              \(\rm{KMnO_{4}}\)

              \(\rm{KI-}\)淀粉溶液

              氧化性:\(\rm{KMnO_{4} > Cl_{2} > I_{2}}\)

              \(\rm{D}\)

              稀硫酸

              \(\rm{Na_{2}S}\)

              \(\rm{AgNO_{3}}\)与\(\rm{AgCl}\)的浊液

              溶解度:\(\rm{AgCl > Ag_{2}S}\)

              A.\(\rm{A}\)   
              B.\(\rm{B}\) 
              C.\(\rm{C.}\) 
              D.\(\rm{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