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rm{(}\)  \(\rm{)}\)
              A.
              B.
              C.
              D.
            • 2.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rm{.}\)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rm{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

              B.试管\(\rm{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侵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向\(\rm{a}\)试管中加入几块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D.将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分液”的实验操作
            • 3.

              用\(\rm{O}\)标记的\(\rm{CH_{3}CH_{2}^{18}OH}\)与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rm{{\,\!}^{18}O}\)只存在于乙酸乙酯中                   
              B.\(\rm{{\,\!}^{18}O}\)存在于乙酸乙酯、乙醇中

              C.\(\rm{{\,\!}^{18}O}\)存在于水、乙酸、乙醇以及乙酸乙酯中   
              D.若与丙酸反应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102}\)
            • 4. 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萃取碘水中碘
              B.过滤      

              C.制取乙酸乙酯
              D.制取淡水
            • 5.

              下列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rm{①}\)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受热的液体中

              \(\rm{②}\)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除去乙炔中含有的\(\rm{H_{2}S}\)

              \(\rm{③}\)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后,加入硝酸银检验\(\rm{Br^{-}}\)

              \(\rm{④}\)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取溴苯   

              \(\rm{⑤}\)将敞口久置的电石与蒸馏水混合制乙炔

              \(\rm{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rm{⑦}\)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rm{Cl_{2}}\),分离 

              A.只有\(\rm{①⑤⑥}\)                          
              B.只有\(\rm{③④⑤⑥⑦}\)

              C.只有\(\rm{⑥}\)                       
              D.\(\rm{①②③④⑤⑥⑦}\)
            • 6. 如图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rm{.}\)回答下列问题:
              \(\rm{(1)}\)揭示实验原理
              \(\rm{①}\)乙酸与乙醇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rm{.}\)请用氧同位素示踪法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②}\)能否用氢同位素示踪法揭示酯化反应原理?______\(\rm{(}\)选填“能”或“不能”\(\rm{)}\),原因是______.
              \(\rm{(2)}\)反应温度确定:
              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为放热反应\(\rm{.}\)实验表明,反应温度应控制在\(\rm{85℃}\)左右为宜\(\rm{.}\)回答:
              实验温度不宜低于\(\rm{85℃}\)左右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温度不宜高于\(\rm{85℃}\)左右的原因是______;
              \(\rm{(3)}\)实验装置的比较:
              利用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这种装置与教材装置相比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
              \(\rm{(4)}\)酯层厚度的标示:
              为更好地测定酯层厚度,可预先向饱和\(\rm{Na_{2}CO_{3}}\)溶液中滴加\(\rm{1}\)滴______试液,现象是______.
            • 7.

              由实验室制备下列物质时,不用加入浓\(\rm{H_{2}SO_{4}}\)的是\(\rm{(}\)  \(\rm{)}\)

              A.由苯制取硝基苯                      
              B.由溴乙烷制乙烯

              C.用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 
              D.由乙醇制乙烯
            • 8.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rm{a}\)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

              B.试管\(\rm{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时发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rm{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D.可将饱和\(\rm{Na_{2}CO_{3}}\)溶液换成\(\rm{NaOH}\)溶液
            • 9. 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rm{/(g·cm^{-3})}\)

              沸点\(\rm{/℃}\)

              溶解性

              环己醇

              \(\rm{100}\)

              \(\rm{0.9618}\)

              \(\rm{161}\)

              微溶于水

              环己烯

              \(\rm{82}\)

              \(\rm{0.8102}\)

              \(\rm{83}\)

              难溶于水

              合成反应:
              在\(\rm{a}\)中加入\(\rm{20 g}\)环己醇和\(\rm{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rm{1 mL}\)浓硫酸。\(\rm{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rm{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rm{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rm{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rm{l0 g}\)。
              回答下列问题:\(\rm{(1)}\)装置\(\rm{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rm{(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rm{(}\)填正确答案标号\(\rm{)}\) 。
                 \(\rm{A.}\)立即补加    \(\rm{B.}\)冷却后补加    \(\rm{C.}\)不需补加    \(\rm{D.}\)重新配料
              \(\rm{(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_______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___\(\rm{(}\)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rm{)}\)。
              \(\rm{(4)}\)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rm{(}\)填正确答案标号\(\rm{)}\)。
                \(\rm{A.}\)蒸馏烧瓶  \(\rm{B.}\)温度计  \(\rm{C.}\)玻璃棒  \(\rm{D.}\)冷凝管
              \(\rm{(6)}\)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已烯产率是__________\(\rm{(}\)填正确答案标号\(\rm{)}\)。
              A.\(\rm{41%}\)   \(\rm{B.50%}\)   \(\rm{C.61%}\)   \(\rm{D.70%}\)
            • 10.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rm{(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并加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放置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上,而不能插入液面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吸水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