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rm{(}\)  \(\rm{)}\)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  \(\rm{)}\)
              A.\(\rm{{\,\!}^{40}K}\)与\(\rm{{\,\!}^{40}Ca}\)原子中的中子数相等
              B.互为同位素的两种核素,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等
              C.人们发现了\(\rm{112}\)种元素,即共有\(\rm{112}\)种核素
              D.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可以表示为:
            • 3.
              元素是构成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一切物质的“原材料”.
              Ⅰ、自\(\rm{18}\)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rm{.}\)从局部到系统,逐渐发现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rm{.}\)下面列出了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研究工作.
              序号 \(\rm{①}\) \(\rm{②}\) \(\rm{③}\) \(\rm{④}\)
              科学家 纽兰兹 道尔顿 德贝莱纳 尚古尔多
              工作 发现“八音律”,指出从某一指定的元素起,第八个元素是第一个元素的某种重复 创立近代原子论,率先开始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工作 发现了\(\rm{5}\)组性质相似的“三元素组”,中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前后两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算术平均值 认为各元素组之间并非毫不相关,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串联
              上述科学家的研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合理的是 ______ \(\rm{(}\)填数字序号\(\rm{)}\).
              Ⅱ、\(\rm{1869}\)年,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如表所示.
              \(\rm{Ni=Co=59}\)
              \(\rm{H=1}\) \(\rm{Cu=63.4}\) \(\rm{Ag=108}\) \(\rm{Hg=200}\)
              \(\rm{Be=9.4}\) \(\rm{Mg=24}\) \(\rm{Zn=65.2}\) \(\rm{Cd=112}\)
              \(\rm{B=11}\) \(\rm{Al=27.4}\) ?\(\rm{=68}\) \(\rm{Ur=116}\) \(\rm{Au=198}\)?
              \(\rm{C=12}\) \(\rm{Si=28}\) ?\(\rm{=70}\) \(\rm{Sn=118}\)
              \(\rm{N=14}\) \(\rm{P=31}\) \(\rm{As=75}\) \(\rm{Sb=122}\) \(\rm{Bi=210}\)?
              \(\rm{O=16}\) \(\rm{S=32}\) \(\rm{Se=79.4}\) \(\rm{Te=128}\)?
              \(\rm{F=19}\) \(\rm{Cl=35.5}\) \(\rm{Br=80}\) \(\rm{I=127}\)
              \(\rm{Li=7}\) \(\rm{Na=23}\) \(\rm{K=39}\) \(\rm{Rb=85.4}\) \(\rm{Cs=133}\) \(\rm{Tl=204}\)
              \(\rm{Ca=40}\) \(\rm{Pb=207}\)
              \(\rm{(1)}\)门捷列夫将已有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排序,同一 ______ \(\rm{(}\)填“横行”或“纵列”\(\rm{)}\)元素性质相似\(\rm{.}\)结合表中信息,猜想第\(\rm{4}\)列方框中“?\(\rm{=70}\)”的问号表达的含义是 ______ ,第\(\rm{5}\)列方框中“\(\rm{Te=128}\)?”的问号表达的含义是 ______ .
              \(\rm{(2)20}\)世纪初,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为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逐渐被填满\(\rm{.}\)而且,随着原子结构的逐渐揭秘,科学家们发现了元素性质不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而是随着原子序数\(\rm{(}\)核电荷数\(\rm{)}\)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rm{.}\)其本质原因是 ______ \(\rm{(}\)填字母序号\(\rm{)}\).
              A.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B.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C.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Ⅲ、\(\rm{X}\)、\(\rm{Y}\)、\(\rm{Z}\)、\(\rm{W}\)、\(\rm{R}\)是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m{.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rm{1}\):\(\rm{2}\),\(\rm{Y}\)原子和\(\rm{Z}\)原子的外电子数之和为\(\rm{20}\),\(\rm{W}\)和\(\rm{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rm{Y}\)的氧化物和\(\rm{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元素\(\rm{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______ ,元素\(\rm{Z}\)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 .
              \(\rm{(2)}\)单质铜和元素\(\rm{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3)}\)元素\(\rm{W}\)位于周期表的第 ______ 族,其非金属性比元素\(\rm{R}\)弱,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 ______ .
              \(\rm{(4)R}\)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工业上用\(\rm{Y}\)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做其吸收剂,写出吸收剂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
              \(\rm{(5)Y}\)和\(\rm{Z}\)组成的化合物\(\rm{ZY}\),被大量用于制造电子元件\(\rm{.}\)工业上用\(\rm{Z}\)的氧化物、\(\rm{X}\)单质和\(\rm{Y}\)单质在高温下制备\(\rm{ZY}\),其中\(\rm{Z}\)的氧化物和\(\rm{X}\)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rm{1}\):\(\rm{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 4.
              有机物\(\rm{X}\)、\(\rm{Y}\)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含\(\rm{C}\)、\(\rm{H}\)、\(\rm{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若将\(\rm{X}\)、\(\rm{Y}\)不论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也不变\(\rm{.}\)则\(\rm{X}\)、\(\rm{Y}\)可能是\(\rm{(}\)  \(\rm{)}\)
              A.\(\rm{CH_{2}O}\)、\(\rm{C_{3}H_{6}O_{2}}\)
              B.\(\rm{C_{2}H_{2}}\)、\(\rm{C_{6}H_{6}}\)
              C.\(\rm{C_{2}H_{4}}\)、\(\rm{C_{2}H_{6}O}\)
              D.\(\rm{C_{2}H_{4}}\)、\(\rm{C_{2}H_{4}O_{2}}\)
            • 5.
              \(\rm{1865}\)年,提出苯的环状结构设想的科学家是\(\rm{(}\)  \(\rm{)}\)
              A.居里夫人
              B.门捷列夫
              C.凯库勒
              D.阿伏加德罗
            • 6. 以下是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所经历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①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②汤姆孙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③德谟克里特的古典原子论;④卢瑟福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其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 7. 第一次用无机物制备有机物尿素,开辟人工合成有机物先河的科学家是(  )
              A.德国的维勒
              B.英国的道尔顿
              C.德国的李比希
              D.俄罗斯的门捷列夫
            • 8. 元素周期律最早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  )
              A.道尔顿
              B.玻尔
              C.门捷列夫
              D.阿伏伽德罗
            • 9. 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①电子分层排布模型;②“葡萄干布丁”模型;③量子力学模型;④道尔顿原子学说;⑤核式模型.
              A.①③②⑤④
              B.④②③①⑤
              C.④②⑤①③
              D.④⑤②①③
            • 10.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原子学说的观点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