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某科学杂志报道,国外有一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球形分子,它的分子式为\(\rm{C_{60}Si_{60}}\),其分子结构好似中国传统工艺品“镂雕”,经测定其中包含\(\rm{C_{60}}\),也有\(\rm{Si_{60}}\)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m{(}\)  \(\rm{)}\)
              A.该物质有很高的熔点、很大的硬度
              B.该物质形成的晶体属分子晶体
              C.该物质分子中\(\rm{Si_{60}}\)被包裹在\(\rm{C_{60}}\)里面
              D.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rm{2400}\)
            • 2.

              观察下列模型并结合有关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rm{HCN}\)

              \(\rm{S_{8}}\)

              \(\rm{SF_{6}}\)

              \(\rm{B_{12}}\)结构单元

              结构模

              型示意图

              备注

              \(\rm{/}\)

              易溶于\(\rm{CS_{2}}\)

              \(\rm{/}\)

              熔点\(\rm{1873 K}\)

              A.\(\rm{HCN}\)的结构式为\(\rm{H—C≡N}\),分子中“\(\rm{C≡N}\)”键含有\(\rm{1}\)个\(\rm{σ}\)键和\(\rm{2}\)个\(\rm{π}\)键

              B.固态硫\(\rm{S_{8}}\)属于原子晶体,分子中\(\rm{S}\)原子采用\(\rm{sp^{3}}\)杂化

              C.\(\rm{SF_{6}}\)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分子构型为八面体型

              D.单质硼属于原子晶体
            • 3.

              \(\rm{Al_{2}O_{3}}\)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硬度、熔点都很高的氮化铝晶体,氮化铝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铝属于离子晶体
              B.氮化铝可用于制造切割金属的刀具
              C.一个氮化铝晶胞中含有\(\rm{9}\)个\(\rm{Al}\)原子
              D.氮化铝晶体中\(\rm{Al}\)的配位数为\(\rm{2}\)
            • 4.
              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rm{(}\)  \(\rm{)}\)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
              C.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
              D.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
            • 5.
              具有下列原子序数的各组元素,能组成化学式\(\rm{AB_{2}}\)型化合物,并且该化合物在固态时为原子晶体的是\(\rm{(}\)  \(\rm{)}\)
              A.\(\rm{6}\)和\(\rm{8}\)
              B.\(\rm{20}\)和\(\rm{17}\)
              C.\(\rm{14}\)和\(\rm{8}\)
              D.\(\rm{6}\)和\(\rm{16}\)
            • 6.
              下面有三则关于“\(\rm{CO_{2}}\)”的消息:
              \(\rm{(1)1999}\)年美国\(\rm{《}\)科学\(\rm{》}\)杂志报道:在\(\rm{40Gpa}\)的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rm{1800K}\),人们成功地制得了原子晶体干冰.
              \(\rm{(2)CCTV《}\)科技博览\(\rm{》}\)报道,\(\rm{2004}\)年\(\rm{3}\)月中科院首创用\(\rm{CO_{2}}\)合成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
              \(\rm{(3)}\)超临界流体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也即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
              针对以上消息,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rm{①}\)原子晶体干冰有很高的熔点、沸点;\(\rm{②}\)原子晶体干冰易汽化,可用作致冷剂;\(\rm{③}\)原子晶体干冰的硬度大,可用作耐磨材料;\(\rm{④}\)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rm{⑤}\)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互为同素异形体;\(\rm{⑥}\)聚二氧化碳塑料都属于纯净物;\(\rm{⑦}\)聚二氧化碳塑料的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rm{⑧}\)超临界二氧化碳与\(\rm{CO_{2}}\)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rm{⑨}\)超临界二氧化碳可能是一种原子晶体;\(\rm{⑩}\)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rm{(}\)  \(\rm{)}\)
              A.\(\rm{②③④⑨⑩}\)
              B.\(\rm{②③④⑤⑥⑧⑩}\)
              C.\(\rm{①③④⑧⑩}\)
              D.\(\rm{③④⑦⑧⑨}\)
            •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m{(}\)  \(\rm{)}\)
              A.氯化铯晶体中,每\(\rm{1}\)个\(\rm{Cs^{+}}\)与其它\(\rm{8}\)个\(\rm{Cs^{+}}\)等距离紧邻
              B.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构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rm{4}\)个碳原子
              C.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rm{ > }\)碳化硅\(\rm{ > }\)晶体硅
              D.\(\rm{PCl_{3}}\)和\(\rm{BCl_{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rm{8}\)电子稳定结构
            • 8.

              有关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rm{SiO_{2}}\)晶体中,由\(\rm{Si}\)、\(\rm{O}\)构成的最小单元环中共有\(\rm{12}\)个原子
              B.干冰晶体中,每个\(\rm{CO_{2}}\)分子周围紧邻的\(\rm{CO_{2}}\)分子为\(\rm{8}\)个
              C.金刚石的熔沸点高于晶体硅,是因为\(\rm{C—C}\)键键能 小于\(\rm{Si—Si}\)键
              D.在\(\rm{28 g}\)晶体硅中,含\(\rm{Si—Si}\)共价键个数为\(\rm{4N_{A}}\)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rm{H_{3}O^{+}}\)中不存在配位键
              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属于离子晶体
              D.电负性越大,表明该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 10.

              下表所列物质晶体的类型全部正确的一组是\(\rm{[ZXX}\)(    )

              晶体类型

              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rm{]}\)

              A.

              氮化硅

              磷酸

              单质硫

              B.

              单晶硅

              碳酸氢铵

              水银

              C.

              金刚石

              烧碱

              D.

              尿素

              冰醋酸

              A.\(\rm{A}\)
              B.\(\rm{B}\)
              C.\(\rm{C}\)
              D.\(\rm{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