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rm{1}\)实验装置研究铁发生腐蚀的条件。
              I.探究铁粉发生吸氧腐蚀的条件。
              具体操作步骤为:
              实验\(\rm{I}\) 操作
              步骤\(\rm{1}\) 按图\(\rm{1}\)组装仪器,检验装置气密性,按要求放入药品后,用胶头滴管吸入氯化钠溶液,塞入三孔塞中,打开空气阀门连通大气后关闭。
              步骤\(\rm{2}\) 挤压胶头,将溶液一次性加入锥形瓶中,\(\rm{30s}\)后记录\(\rm{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rm{(}\)用\(\rm{H-H_{0}}\)表示\(\rm{)}\)。
              不同铁炭质量比、不同\(\rm{NaCl}\)溶液浓度对吸氧腐蚀的影响结果数据分别如图\(\rm{2}\)、表\(\rm{2}\)所示。\(\rm{(}\)左低右高记为“\(\rm{+}\)”,右低左高记为“\(\rm{-}\)”,下同\(\rm{)}\)
              \(\rm{NaCl}\)浓度 \(\rm{H-H_{0}/cm}\)
              \(\rm{0.5mol/L}\) \(\rm{-0.4}\)
              \(\rm{1.5mol/L}\) \(\rm{-1.2}\)

              饱和
              \(\rm{-3.5}\)
              \(\rm{(1)}\)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 。
              \(\rm{(2)}\)发生吸氧腐蚀时,\(\rm{U}\)形管中液体出现右低左高的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
              \(\rm{(3)}\)通过实验\(\rm{I}\)可知,为能最明显观察到铁发生吸氧腐蚀的现象,应选择条件是 ______ 。
              \(\rm{(4)}\)一段时间后,随着溶液的碱性增大到一定程度,铁的吸氧腐蚀速率减慢,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rm{II.}\)探究铁粉发生析氢腐蚀的条件
              将实验\(\rm{I}\)中的氯化钠溶液换成盐酸溶液,重复操作,进行实验\(\rm{II}\),得到相关实验数据如表\(\rm{3}\)所示:
              影响因素 实验序号 铁炭质量比 盐酸的浓度\(\rm{(mol/L)}\) \(\rm{H-H_{o}/cm}\)
              \(\rm{m(Fe)}\):\(\rm{m(C)}\) \(\rm{II-①}\) \(\rm{4}\):\(\rm{1}\) \(\rm{2.0}\) \(\rm{+5.5}\)
              \(\rm{II-②}\) \(\rm{6}\):\(\rm{1}\) \(\rm{a}\) \(\rm{+8.5}\)
              \(\rm{II-③}\) \(\rm{8}\):\(\rm{1}\) \(\rm{2.0}\) \(\rm{+13.0}\)
              盐酸浓度 \(\rm{II-④}\) \(\rm{b}\) \(\rm{0.5}\) \(\rm{+4.5}\)
              \(\rm{II-⑤}\) \(\rm{c}\) \(\rm{1.0}\) \(\rm{+6.5}\)
              \(\rm{II-⑥}\) \(\rm{d}\) \(\rm{2.0}\) \(\rm{+13.0}\)
              \(\rm{II-⑦}\) \(\rm{e}\) \(\rm{0.01}\) \(\rm{-0.3}\)
              \(\rm{(5)}\)表格中的数据未填满,请你补充部分信息:\(\rm{a=}\) ______ ,\(\rm{c=}\) ______ 。
              \(\rm{(6)}\)结合具体数据说明实验\(\rm{ii-④}\)、\(\rm{ii-⑤}\)、\(\rm{ii-⑥}\)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 。
              \(\rm{(7)}\)实验\(\rm{II-⑦}\)发现,当酸的浓度较小时,\(\rm{U}\)形管出现倒吸现象,产生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 2. 如图所示的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金属腐蚀条件的实验装置图,试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起始时甲、乙、丙三套装置的导管中液面高度相同,过一段时间后液面最高的是 ______
              (2)通过甲、乙装置的对比说明钢铁中碳的含量越 ______ (填“高”或“低”)越易腐蚀.
              (3)乙装置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 3. 如图所示的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金属腐蚀条件的实验装置图,试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起始时甲、乙、丙三套装置的导管中液面高度相同,过一段时间后液面最高的是 ______
              (2)通过甲、乙装置的对比说明钢铁中碳的含量越 ______ (填“高”或“低”)越易腐蚀.
              (3)乙装置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4)针对乙、丙装置研究的结果分析,可采用何种防护措施来减缓金属的腐蚀: 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 4. 如图所示,试管中放一枚铁钉,并盛放一定量的NaCl溶液,导管中有少量蒸馏水.
              (1)数天后观察到的现象有 ______ ______ ,说明铁钉发生了 ______ 腐蚀.
              (2)其中作正极的是 ______ ,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3)试管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将 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5.
              某同学设计计如图所示装罝\(\rm{(}\)部分夹持装置己略去\(\rm{)}\)进行实验探究:
              \(\rm{(1)}\)用上述装置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rm{.}\)以生成\(\rm{9.0mL}\)气体为计时终点,结果为\(\rm{t_{1} > t_{2}}\).
                       序号 \(\rm{V(H_{2}SO_{4})/mL}\) \(\rm{C(H_{2}SO_{4})/mol⋅L^{-1}}\) \(\rm{t/s}\)
              \(\rm{I}\) \(\rm{40}\) \(\rm{1}\) \(\rm{t1}\)
              \(\rm{II}\) \(\rm{40}\) \(\rm{4}\) \(\rm{t2}\)
              \(\rm{①}\)比较实验\(\rm{I}\)和Ⅱ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 .
              \(\rm{②}\)若将锌片换成含杂质的粗锌片,其他条件使其与上述一致,所测得的反应速率均大于上述实验对应的数据\(\rm{.}\)粗锌片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二氧化硅       \(\rm{B.}\)银       \(\rm{C.}\)铜    \(\rm{D.}\)石墨
              \(\rm{(2)}\)用上述装置验证生铁在潮湿空气中会发生吸氧腐蚀
              \(\rm{①}\)圆底烧瓶中的试剂可选用 ______ \(\rm{(}\)填序号\(\rm{)}\)
              A.稀\(\rm{HCl}\)    \(\rm{B.NaCl}\)溶液   \(\rm{C.}\)乙醇      \(\rm{D.NaOH}\)溶液
              \(\rm{②}\)能证明生铁在潮湿空气中会发生吸氧腐蚀的现象是 ______ .
            • 6.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
              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rm{(}\)如图甲\(\rm{).}\)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碳粉\(\rm{/g}\) 铁粉\(\rm{/g}\) 醋酸\(\rm{/\%}\)
              \(\rm{①}\) 为以下实验做参照 \(\rm{0.9}\) \(\rm{3.5}\) \(\rm{90.0}\)
              \(\rm{②}\) 探究碳粉的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rm{1.2}\) \(\rm{90.0}\)
              \(\rm{③}\) \(\rm{0.9}\) \(\rm{3.5}\) \(\rm{36.0}\)
              \(\rm{(1)}\)上表中实验编号\(\rm{②}\)中铁粉的质量为 ______ ;实验编号\(\rm{③}\)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 .
              \(\rm{(2)}\)实验编号\(\rm{①}\)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乙\(\rm{.t_{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 ______ 腐蚀,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 ______ \(\rm{(}\)填“氧化”或“还原”\(\rm{)}\)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
              \(\rm{(3)}\)该小组对图乙中\(\rm{0~t_{1}}\)时压强增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 ______ .
            • 7.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及金属的防护知识密切相关\(\rm{.}\)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依据反应:\(\rm{2Ag^{+}(aq)+Cu═Cu^{2+}}\) \(\rm{(aq)+2Ag}\)设计的原电池如图\(\rm{1}\)所示\(\rm{.}\)则电解质溶液\(\rm{Y}\)是 ______  \(\rm{(}\)填化学式\(\rm{)}\),\(\rm{X}\)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 \(\rm{.}\)若将盐桥换成铜丝,则\(\rm{X}\)电极名称是 ______ .
              Ⅱ、用图\(\rm{2}\)的装置进实验.
              \(\rm{(1)}\)若\(\rm{A}\)为\(\rm{Zn}\),实验时开关\(\rm{K}\)与\(\rm{a}\)连接,则能模拟钢铁的一种电化学防护方法,名称为 ______ .
              \(\rm{(2)}\)若\(\rm{A}\)为石墨,将开关\(\rm{K}\)与\(\rm{b}\)连接,则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rm{(}\)填序号\(\rm{)}\) ______ .
              \(\rm{①}\)溶液中\(\rm{Na^{+}}\)向\(\rm{A}\)极移动
              \(\rm{②}\)从\(\rm{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rm{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rm{④}\)若标准状况下\(\rm{B}\)极产生\(\rm{2.24L}\)气体,则电路中转移\(\rm{0.2mol}\)电子
              \(\rm{⑤}\)电子流动方向:电源负极\(\rm{→B→}\)饱和食盐水\(\rm{→A→}\)电源正极
              \(\rm{⑥}\)若实验前滴入酚酞,\(\rm{B}\)极区附近溶液先变红
              Ⅲ、如图\(\rm{3}\)所示装置中都盛有\(\rm{0.1mol/L}\)的\(\rm{NaCl}\)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装置中的五块相同锌片,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 .
            • 8.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 ______ 腐蚀.
              ②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9.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 ______ 腐蚀.
              ②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③若A极产生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则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 ______ mol.
            • 10.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甲).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编号 实验目的 碳粉/g 铁粉/g 醋酸/%
              为以下实验做参照 0.5 2.0 90.0
              探究醋酸浓度的影响 0.5 36.0
              0.2 2.0 90.0
              (1)上表中编号②实验中铁粉的质量为 ______ ;编号③试验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
              ______
              (2)编号①试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乙.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 ______ 腐蚀,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 ______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3)该小组对图乙中0~t1时压强增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