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德国化学家\(\rm{F.Haber}\)利用\(\rm{N_{2}}\)和 \(\rm{H_{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而获得诺贝尔奖,该反应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下,用分别表示\(\rm{N_{2}}\)、\(\rm{H_{2}}\)、\(\rm{NH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吸附\(\rm{N_{2}}\)、\(\rm{H_{2}}\)时,催化剂与气体之间的作用力为化学键
              B.在该过程中,\(\rm{N_{2}}\)、\(\rm{H_{2}}\)断键形成\(\rm{N}\)原子和\(\rm{H}\)原子
              C.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D.使用催化剂,合成氨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
            • 2.

              在\(\rm{500℃}\)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rm{2SO}\)\(\rm{{\,\!}_{2}}\)\(\rm{(g)+O}\)\(\rm{{\,\!}_{2}}\)\(\rm{(g)}\)\(\rm{⇌ }\)\(\rm{2SO}\)\(\rm{{\,\!}_{3}}\)\(\rm{(g)(}\)正反应放热\(\rm{)}\)。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rm{(}\)    \(\rm{)}\)

              A.若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C.在上述条件下,\(\rm{SO_{2}}\)能完全转化为\(\rm{SO_{3}}\)
              D.达到平衡时,\(\rm{SO_{2}}\)和\(\rm{SO_{3}}\)的浓度一定相等
            •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反应\(\rm{4Fe(OH)_{2}(s)+2H_{2}O(l)+O_{2}(g)═4Fe(OH)_{3}(s)}\)的\(\rm{ΔH < 0}\)、\(\rm{ΔS < 0}\)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rm{2SO_{2}(g)+O_{2}(g)⇌ 2SO_{3}(g)}\) 的投料比与转化率的关系如图,纵坐标表示\(\rm{O_{2}}\)的转化率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向\(\rm{H_{2}(g)+I_{2}(g)⇌ 2HI(g)}\)平衡体系中加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rm{I_{2}}\)的转化率不变
              D.\(\rm{{\,\!}^{14}CO_{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rm{CO_{2}+C⇌ 2CO}\),达到化学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rm{{\,\!}^{14}C}\)的微粒有\(\rm{CO_{2}}\)、\(\rm{C}\)、\(\rm{CO}\)
            • 4.

              反应\(\rm{A_{2}(g)+B_{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生成\(\rm{2 mol AB}\)分子,需要吸收\(\rm{b kJ}\)热量

              B.加入催化剂,\(\rm{(a-b)}\)的差值减小

              C.该反应的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

              D.若反应生成\(\rm{AB}\)为液态,每生成\(\rm{2 mol AB}\)分子,需要吸收的热量大于\(\rm{(a-b) kJ}\)
            • 5.

              碳酸甲乙酯\(\rm{(CH_{3}OCOOC_{2}H_{5})}\)是一种理想的锂电池有机电解液,生成碳酸甲乙酯的原理为\(\rm{C_{2}H_{5}OCOOC_{2}H_{5}(g)+CH_{3}OCOOCH_{3}(g) \overset{⇌}{} 2CH_{3}OCOOC_{2}H_{5}(g)}\)  \(\rm{ΔH_{1}}\)




              \(\rm{(1)}\)其他条件相同,\(\rm{CH_{3}OCOOCH_{3}}\)的平衡转化率\(\rm{(α)}\)与温度\(\rm{(T)}\)、反应物配比\(\rm{(R)}\)的关系如图所示。

              \(\rm{①ΔH_{1}}\)   _____   \(\rm{0(}\)填“\(\rm{ < }\)”、“\(\rm{=}\)”或“\(\rm{ > }\)”\(\rm{)}\)。

              \(\rm{②}\)由图可知,为了提高\(\rm{CH_{3}OCOOCH_{3}}\)的平衡转化率,除了升温,另一措施是     _____  

              \(\rm{③}\)在密闭容器中,将\(\rm{1 mol C_{2}H_{5}OCOOC_{2}H_{5}}\)和\(\rm{1 mol CH_{3}OCOOCH_{3}}\)混合加热到\(\rm{650 K}\),利用图中的数据,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rm{K=}\)      __

              ___  

              \(\rm{(2)}\)已知上述反应需要催化剂,请在如下的坐标图中,画出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




              \(\rm{(3)}\)已知:\(\rm{CH_{3}OCOOCH_{3}(g)+C_{2}H_{5}OH(g) \overset{⇌}{} CH_{3}OCOOC_{2}H_{5}(g)+CH_{3}OH(g)}\)  \(\rm{ΔH_{2}}\)

              \(\rm{CH_{3}OCOOC_{2}H_{5}(g)+C_{2}H_{5}OH(g) \overset{⇌}{} C_{2}H_{5}OCOOC_{2}H_{5}(g)+CH_{3}OH(g)}\) \(\rm{ΔH_{3}}\)

              则\(\rm{ΔH_{1}=}\)     _____  \(\rm{(}\)用\(\rm{ΔH_{2}}\)和\(\rm{ΔH_{3}}\)表示\(\rm{)}\)。

            • 6.

              在催化剂作用下,\(\rm{H_{2}}\)\(\rm{O_{2}}\)发生分解,其反应能量随反应的进程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m{H_{2}O_{2}}\)分解反应的\(\rm{\triangle H > 0}\)
              B.催化剂的加入使反应的热效应减小
              C.催化剂的加入提高了\(\rm{H_{2}O_{2}}\)的分解率
              D.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rm{H_{2}O_{2}}\)分解速率
            • 7.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正确的是\(\rm{(}\)  \(\rm{)}\)
              A.实验室常用铝盐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制备\(\rm{Al(OH)_{3}}\)沉淀
              B.浓硫酸能干燥\(\rm{SO_{2}}\)、\(\rm{NO_{2}}\)等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rm{SO_{2}}\) 具有漂白性,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能使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rm{30\%}\)的\(\rm{H_{2}O_{2}}\)溶液中加入\(\rm{MnO_{2}}\)可制得\(\rm{O_{2}}\),\(\rm{MnO_{2}}\)做氧化剂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分别为\(\rm{C_{2}H_{6}}\)和\(\rm{C_{4}H_{10}}\)的两种有机化合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B.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可见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D.\(\rm{1 mol N_{2}}\)与\(\rm{3 mol H_{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可得\(\rm{2 mol NH_{3}}\)
            • 9.

              下列图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rm{(}\)    \(\rm{)}\)


              A.图\(\rm{1}\) 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rm{2}\)表示常温下,等量锌粉与足量、等浓度盐酸反应\(\rm{(}\)滴加\(\rm{CuSO_{4}}\)溶液的为虚线\(\rm{)}\)
              C.图\(\rm{3}\)表示 \(\rm{KNO_{3\;}}\)的溶解度曲线,\(\rm{a}\)点所示的溶液是\(\rm{80℃}\)时\(\rm{KNO_{3}}\)的不饱和溶液
              D.图\(\rm{4}\)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rm{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 10.

              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反应:\(\rm{2NO(g)+2CO(g) \overset{}{⇌} 2CO_{2}(g)+N_{2}(g)}\),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rm{570K}\)时平衡常数为\(\rm{l×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rm{NO}\)或\(\rm{CO}\)
              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
              C.\(\rm{570K}\)时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很大,故使用催化剂并无实际意义
              D.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