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①“APEC蓝”为2014年科技热词之首.较多地排放下列气体不利于蓝天出现的是 ______ (填字母,下同).
              a.NO2             b.N2           c.CO2
              ②含有下列离子的废水不需要处理就可排放的是 ______
              a.Cr2O           b.Pb2+         c.Ca2+
              ③臭氧层被称为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的是 ______
              a.氟氯烃     b.二氧化碳   c.氮氧化物
              ④燃煤是形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向煤中加入一定量的 ______ 进行“脱硫”可以减少SO2的排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硫及其化合物的研究越来越深人.
              (1)共生工程可以促进化学工业的发展,并改善环境.
              ①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填序号字母).
              a.空气中SO2浓度过高会加重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
              b.SO2、NOx、CO2的大量排放都会造成酸雨
              c.氮的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大量排放可能引发光化学烟雾
              d.“静电除尘”、“燃煤固硫”、“低碳经济”都能改善空气质量
              ②发电厂产生的SO2尾气中的可直接用氨水吸收,变废为宝.若用15L 2.0mol•L-1氨水充分吸收4480L含10%的SO2硫酸尾气(气体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吸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_
              ③利用发电厂产生的SO2制成以水为电解质的SO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该电池电动势为1.06V.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 ______
              (2)将发电厂产生的SO2通人含有Na2S、Na2CO3的废液中可制得Na2S2O3•5H2O,通人SO2过程中的现象是:通了一段时间后,产生气体并析出沉淀,沉淀量逐渐增多;沉淀量逐渐减少并形成清液;停止通SO2,过滤后母液经蒸发浓缩,冷却得Na2S2O3•5H2O晶体(提示:).上述过程中析出沉淀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调节废液中Na2S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 ,时可以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S2O3•5H2O.
            • 3. (1)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①近几年来,我国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许多城市发布PM2.5重度污染警报.下列行为能缓解城市大气中PM2.5浓度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燃放烟花爆竹      b.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    c.大面积开发土建项目
              ②垃圾无害化处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下列有关生活垃圾的处理合理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废旧塑料露天焚烧   b.用厨房垃圾生产沼气     c.废旧电池就地填埋
              ③选择环保的装修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居室污染.劣质胶合板释放的主要污染物是 ______ (填字母).
              a.NO                 b.CO                   c.甲醛
              ④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氮氧化物所造成的.工业上可用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之反应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请写出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4. 某城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中污染指数如下表:
              污  染  指  数
              SO2 NO2 PM10
              49 21 23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当日首要污染物是 ______ ;空气质量状况为 ______ (填写“优”、“良”、“轻微污染”、“中度污染”);
              (2)其中PM10所指的是 ______  (填写污染物对应的名称)
              (3)氮氧化物的人为来源主要是 ______ 的燃烧,在城市中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 ______
              (4)SO2、NO2、PM10这三种物质能够形成酸雨的是 ______
            • 5. (1)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①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指标能体现空气的质量.下列各项指标不需要监测的是 ______
              A.可吸入颗粒物(PM10)B.NO2浓度  C.SO2浓度D.CO2浓度
              ②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______
              A.利用太阳能、潮汐能、风力发电,以获取清洁能源
              B.将废电池深埋,以减少重金属污染
              C.将地沟油回收再加工为食用油,以减缓水体富营养化
              D.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代替聚乙烯
              ③天然水中含有的细小悬浮颗粒可以用 ______ 作絮凝剂(写名称)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可用消毒剂漂白粉、 ______ ______ 对天然水进行消毒.
            • 6. 改善空量,保护水资源,营健舒适的生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
              常用的污水处理法有种分别是 ______ 、和法沉淀法.
              硝雨形成主要是由汽排放尾致.采用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置使其中的有害气体NO、CO在剂作用下转无害气体是目前有效的方法,反应的化方程式为 ______
            • 7.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使环境保护有了更严格的法律依据.
              (1)下列措施不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利用太阳能、潮沙能、风力发电,以获取清洁能源
              B.将废电池深埋,以减少重金属的污染
              C.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代替聚乙烯塑料
              (2)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轧钢厂排出的废水主要是含盐酸的酸性废水,处理此废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填字母)
              A.沉淀法    B.中和法   C.氧化还原法
              (3)我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可回收垃圾、有机垃极、有害垃圾.以下物质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废报纸   B.过期药品   C.渣土
              (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将CO2和H2按物质的量1:4 混合,在适当条件下反应可获得CH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8. (1)冶炼金属的三种常用方法是:a.热分解法 b.热还原剂法 c.电解法.人类用量处在前三位的金属是铁、铝、铜.(填编号)
              ①冶炼铝用到的方法是 ______
              ②冶炼铁和铜的常用方法是 ______
              ③写出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2)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
              ①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______
              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易导致酸雨的形成,形成这类酸雨的气体是 ______ ,形成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______ ______ (写出两个).
            • 9. 生活习惯好,幸福一辈子!为什么吸烟有害于健康?
            • 10. 汽车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其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已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CmHn(烃)、SO2、NOX、CO和C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用CmHn表示汽油的主要组成,CmHn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汽油燃烧产生能量为汽车提供了动力,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由 ______ 能转化为 ______ 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2)通过车用燃油的精炼加工处理,可减少汽车尾气中的 ______ (填化学式,多填本空不得分)排放;
              (3)目前汽车尾气多采用催化转化的方法加以治理,写出在催化剂作用下NOX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