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已知Cu(NO32在某一温度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NO32═2CuO+4NO2+O2,将少量的Cu(NO32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中,木条复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2能支持燃烧
              B.NO2不能支持燃烧
              C.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的缘故
              D.以上说明均不正确
            • 2. 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与颜色不一致的是(  )
              A.过氧化钠(淡黄色)
              B.NO2(红棕色)
              C.NO(无色)
              D.铁锈(黑色)
            • 3. 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不符合“”(“→”表示一步反应)的是(  )
              A HCl Cl2 HClO
              B Al(OH)3 NaAlO2 Al2O3
              C HNO3 NO NO2
              D SO2 SO3 H2SO4
              A.A
              B.B
              C.C
              D.D
            • 4. 下列关于二氧化氮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无毒
              B.无色
              C.无味
              D.红棕色
            • 5. 将装有50mLNO2、NO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为30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比是(  )
              A.5:3
              B.3:5
              C.3:2
              D.2:3
            • 6.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的展现
              B.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其性质稳定,不溶于强酸、强碱
              C.“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D.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 7. 已知碱能除去硝酸尾气: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根据硝酸尾气处理的反应原理,下列气体中不能被过量NaOH溶液吸收的是(  )
              A.1molO2和4molNO2
              B.1molO2和4mol NO
              C.1mol NO和5molNO2
              D.4mol NO和1molNO2
            • 8. 某工厂用硝酸为原料生产亚硝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等物质的量的NO和NO2恰好能被Na2CO3溶液在吸收塔中完全吸收生成NaNO2

              (1)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2)分解塔中需要严格控制硝酸的浓度,目的是 ______
              (3)向母液中加入硝酸,发生反应3NaNO2+2HNO3=3NaNO3+2NO↑+H2O,经结晶可制得副产品NaNO3.对该过程中产生的NO的处理方法是 ______
            •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将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溶液充满试管 ②酒精灯加热铝箔至熔化,铝并不滴落,说明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③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10. 常温常压下,将盛有20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水面上升至一定位置后不再变化,此时还有3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的NO2的体积可能是(  )
              A.17.8 mL
              B.14.8 mL
              C.12.6 mL
              D.12.4 mL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