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探究苯和溴反应的反应原理,特进行如下实验,其中A为由具有支管的试管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粉.

              填写下列空白:
              (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______
              (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 ______ .反应开始后,观察D的现象为 ______ E的现象为 ______
              (3)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 ______ (填字母).
            • 2.
              图为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其中\(\rm{A}\)为具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粉.
              填写下列空白:
              \(\rm{(1)}\)向反应容器\(\rm{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内就发生反应\(\rm{.}\)写出\(\rm{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2)}\)试管\(\rm{C}\)中苯的作用是 ______ \(\rm{.}\)反应开始后,观察\(\rm{D}\)和\(\rm{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为 ______ .
              \(\rm{(3)}\)反应\(\rm{2min~3min}\)后,在\(\rm{B}\)中的\(\rm{NaOH}\)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
              \(\rm{(4)}\)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 ______ \(\rm{(}\)填字母\(\rm{)}\).
              \(\rm{(5)}\)该实验除\(\rm{①}\)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成功率高;\(\rm{②}\)各步现象明显;\(\rm{③}\)对产品便于观察这三个优点外,还有一个优点是 ______ .
            • 3.
              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以下装置进行不同的实验.

              已知溴、溴苯的有关物理性质如表:
              溴苯
              密度\(\rm{/g⋅cm^{-3}}\) \(\rm{0.88}\) \(\rm{3.10}\) \(\rm{1.50}\)
              沸点\(\rm{/℃}\) \(\rm{80}\) \(\rm{59}\) \(\rm{156}\)
              在水中的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rm{(1)}\)若小组同学欲用装置\(\rm{B}\)、\(\rm{C}\)制备溴苯,则\(\rm{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长导管的作用是 ______ \(\rm{.}\)实验结束后,向\(\rm{a}\)中依次用水、\(\rm{10\%}\)的\(\rm{NaOH}\)溶液、水洗涤,分液得粗溴苯\(\rm{.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______ \(\rm{.}\)若要进一步提纯粗产品,依次进行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______ 、 ______ .
              \(\rm{(2)}\)若小组同学欲在\(\rm{A}\)装置中进行乙醇、冰醋酸反应,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 ,反应所需催化剂是 ______ ,还需连接的 装置是 ______ \(\rm{(}\)填序号\(\rm{)}\),该装置中应加入试剂 ______ .
            • 4.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苯分子是由\(\rm{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相互交替结合而成的环状结构\(\rm{.}\)为了验证凯库勒有关苯环的观点,甲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rm{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
              \(\rm{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rm{③}\)在\(\rm{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最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止水夹\(\rm{K_{1}}\)、\(\rm{K_{2}}\)、\(\rm{K_{3}}\);
              \(\rm{④}\)待\(\rm{C}\)中烧瓶收集满气体后,将导管\(\rm{b}\)的下端插入烧杯里的水中,挤压預先装有水的胶头滴管的胶头,观察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A}\)中所发生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能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
              \(\rm{(2)}\)装置\(\rm{B}\)的作用是 ______ .
              \(\rm{(3)C}\)中烧瓶的容积为\(\rm{500mL}\),收集气体时,由于空气未排尽,最终水未充满烧瓶,假设烧瓶中混合气体对\(\rm{H_{2}}\)的相对密度为\(\rm{37.9}\),则实验结束时,进入烧瓶中的水的体积为 ______ \(\rm{mL}\) \(\rm{(}\)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m{29)}\).
              \(\rm{(4)}\)已知乳酸的结构简式为\(\rm{.}\)试回答:
              \(\rm{①}\)乳酸分子中含有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官能团\(\rm{(}\)写名称\(\rm{)}\).
              \(\rm{②}\)乳酸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 5.
              如图为探讨苯和溴的反应改进的实验装置图\(\rm{.}\)其中\(\rm{A}\)为具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并塞好石棉绒,实验时先加少量铁粉于石棉绒上.

              填写下列空白:
              \(\rm{(1)}\)向反应容器\(\rm{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发生反应,写出\(\rm{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2)}\)反应开始后观察\(\rm{D}\)和\(\rm{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为 ______ .
              \(\rm{(3)B}\)中的\(\rm{NaOH}\)溶液作用是 ______
              \(\rm{(4)}\)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的仪器除\(\rm{F}\)外还有 ______ \(\rm{(}\)填字母\(\rm{)}\).
            • 6.
              丁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溴苯,并证明溴和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rm{.}\)烧瓶\(\rm{a}\)中装有苯、溴和铁屑.
              \(\rm{(1)}\)烧瓶\(\rm{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导管\(\rm{b}\)的作用: ______ .
              \(\rm{(2)}\)丁同学在反应过程中,观察到导管下口\(\rm{{\,\!}^{C}}\)处的出现 ______ ,反应结束后,向锥形瓶\(\rm{d}\)中滴入\(\rm{AgNO_{3}}\)溶液,观察到有 ______ 生成\(\rm{(}\)填现象\(\rm{)}\).
              \(\rm{(3)}\)戊同学认为即使观察到丁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也不能说明溴和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必须对丁同学的实验方案加以改进,改进的措施是 ______ .
            • 7.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苯与溴反应的实验.

              \(\rm{(1)}\)由分液漏斗往烧瓶中滴加苯与溴的混合液时,反应很剧烈,可明显观察到烧瓶中充满了红棕色气体,该气体是 ______ \(\rm{(}\)填化学式\(\rm{)}\).
              \(\rm{(2)}\)若装置中缺\(\rm{CCl_{4}}\)洗气瓶,则烧杯中产生的现象能否说明苯与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______ \(\rm{(}\)填“能”或“不能”\(\rm{)}\)
              \(\rm{(3)}\)实验完毕,关闭\(\rm{K}\),由分液漏斗往烧瓶中加\(\rm{NaOH}\)溶液,加\(\rm{NaOH}\)溶液的两个目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rm{①}\)使液体分层;  \(\rm{②}\)除去未反应的溴;    \(\rm{③}\)除去未反应的苯.
              \(\rm{(4)}\)倒扣漏斗的作用是 ______ .
            • 8. 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溴苯
              密度/g•cm-3 0.88 3.10 1.50
              沸点/℃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按以下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a中液体立即沸腾,并有红棕色蒸气出现;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 ;装置d中的作用是 ______ .仪器c为冷凝管,其进水口为 ______ (填“上”或“下”)口.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 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______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 ______
              (3)经过上述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 ______ ,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 ______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 9. 实验室用图装置制取少量溴苯,试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______ ;B的名称 ______
              (2)请你写出实验室制取溴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长导管的下口为什么不插入锥形瓶的液面下 ______
              (4)反应完毕后,向烧瓶中滴加NaOH 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
              (5)冷凝水的进水口是(填m或n) ______ ,图中干燥管C的作用是 ______
            • 10. 某同学为证明溴与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非加成反应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一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放入少量铁屑.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有机物要写结构简式).
              (2)反应一段时间后,在C试管内看到有浅黄色沉淀生成,此时该同学得出苯与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的结论,该结论是否正确? 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 .若不正确,应如何对装置进行改进? ______ .(若回答“正确”,此问不必回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