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实验:\(\rm{①}\)为检验\(\rm{RX}\)是碘代烷,将\(\rm{RX}\)与\(\rm{NaOH}\)水溶液混合后再加入\(\rm{AgNO_{3}}\)溶液;\(\rm{②}\)实验室里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rm{140℃}\)制乙烯;\(\rm{③}\)用锌和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用排水法收集氢气;\(\rm{④}\)在试管中加入\(\rm{2mL10\%}\)的\(\rm{CuSO_{4}}\)溶液,滴入\(\rm{2\%}\)的\(\rm{NaOH}\)溶液\(\rm{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rm{0.5mL}\),加热至沸腾来检验醛基;\(\rm{⑤}\)用苯和溴水在\(\rm{Fe}\)催化下可制得溴苯。其中可能失败的实验是

              A.\(\rm{①②③④⑤}\)      
              B.\(\rm{①④⑤}\)      
              C.\(\rm{③④⑤}\)      
              D.\(\rm{③⑤}\)
            • 2.

              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蒸馏                    
              B.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C.水洗后分液              
              D.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分液
            • 3.

              结构如下图的\(\rm{1 mol}\)有机物与足量的\(\rm{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rm{NaOH}\)的物质的量为


              A.\(\rm{5 mol}\)
              B.\(\rm{4 mol}\)
              C.\(\rm{3 mol}\)
              D.\(\rm{2 mol}\)
            • 4.

              下面哪个图是以乙酸、浓硫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的最佳装置(    )

              A. 
              B. 
              C. 
              D.
            • 5.

              某有机物\(\rm{A}\)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物\(\rm{A}\)的分子式为\(\rm{C_{10}H_{11}O_{4}Cl}\)
              B.有机物\(\rm{A}\)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有机物\(\rm{A}\)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D.\(\rm{1mol A}\)和足量的\(\rm{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rm{3mol NaOH}\)
            • 6.

              药物\(\rm{Z}\)可用于治疗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由\(\rm{X(}\)咖啡酸\(\rm{)}\)和\(\rm{Y(1,4-}\)环己二酮单乙二醇缩酮\(\rm{)}\)为原料合成\(\rm{(}\)如下图\(\rm{)}\)。


              试填空:

              \(\rm{(1)X}\)的分子式为            ;该分子中最多共面的碳原子数为         

              \(\rm{(2)Y}\)中是否含有手性碳原子         \(\rm{(}\)填“是”或“否”\(\rm{)}\)。

              \(\rm{(3)Z}\)能发生           反应。\(\rm{(}\)填序号\(\rm{)}\)

              A.取代反应     \(\rm{B.}\)消去反应     \(\rm{C.}\)加成反应

              \(\rm{(4)1 mol Z}\)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需要消耗氢氧化钠            \(\rm{mol}\);\(\rm{1 mol Z}\)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rm{H}\)\(\rm{{\,\!}_{2}}\)充分反应,需要消耗\(\rm{H}\)\(\rm{{\,\!}_{2}}\)           \(\rm{mol}\)。

              \(\rm{(5)}\)写出\(\rm{X}\)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m{{\,\!}}\)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油氢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煤炭经气化、液化和干馏等过程,可获得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 8.
              已知某有机物\(\rm{X}\)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rm{(}\)  \(\rm{)}\)
              \(\rm{①1mol}\) \(\rm{X}\)分别与足量的\(\rm{Na}\)、\(\rm{NaOH}\)溶液、\(\rm{NaHCO_{3}}\)溶液反应,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rm{3mol}\)、\(\rm{4mol}\)、\(\rm{1mol}\)
              \(\rm{②X}\)在一定条件下能与\(\rm{FeCl_{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rm{③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rm{④X}\)的化学式为\(\rm{C_{10}H_{8}O_{6}}\).
              A.\(\rm{①②}\)
              B.\(\rm{①③}\)
              C.\(\rm{②④}\)
              D.\(\rm{③④}\)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在酸性条件下,\(\rm{CH_{3}CO^{18}OC_{2}H_{5}}\)水解的产物是\(\rm{CH_{3}CO^{18}OH}\)和\(\rm{C_{2}H_{5}OH}\)
              B.用甘氨酸\(\rm{(H_{2}NCCH_{2}COOH)}\)和丙氨酸\(\rm{(CH_{3}CHNH_{2}COOH)}\)缩合,最多可形成\(\rm{4}\)种二肽
              C.\(\rm{C_{2}H_{5}Br}\)与\(\rm{NaOH}\)的乙醇溶液混合后加热,将所得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若溶液褪色,则证明有乙烯生成
              D.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若溶液褪色,证明有乙炔生成
            • 10.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rm{(}\)  \(\rm{)}\)
              A.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B.在植物油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C.酶不属于蛋白质
              D.在鸡蛋白溶液中滴入浓硝酸,微热会产生黄色物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