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实验小组把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制取NaHCO3,装置如图所示(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1)请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中溶液的作用 ______
              (2)当D中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时,停止实验,将固体过滤、洗涤,取一定量配成样液,并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并有气体产生,其离子方程是 ______
            • 2. 下面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水中的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
              B.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C.溶液酸碱性: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2CO3溶液pH小于NaHCO3溶液的pH
              D.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HCl的量前者多
            • 3. 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B.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产气量和反应快慢不同
              D.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4. 某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上,三组学生分别用图示甲、乙两装置,探究“NaHCO3和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按表中的试剂用量,在相同条件下,将两个气球中的固体粉末同时倒入试管中(装置的气密性已检查) 请回答:

              (1)各组反应开始时, ______ 装置中的气球体积先变大,该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2)当试管中不再有气体生成时,两组实验出现不同现象,填写下表的空格.
              试剂用量 实验现象
              (气球体积变化)
              分析原因


              42g NaHCO3
              53g Na2CO3
              300mL4mol/L盐酸
              甲中气球与乙中
              气球的体积相等
              甲、乙盐酸均过量
              n(NaHCO3)=n (Na2CO3
              V(CO2)=V(CO2


              42g NaHCO3
              53g Na2CO3
              300mL3mol/L盐酸

              甲中气球体积 ______ 乙中气球的体积(填“大于”或“小于”
              或“等于”)
            • 5. 某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4组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Ⅱ所示的实验,若固体质量相同且稀盐酸足量时,气球鼓起较小的是 ______ (填化学式).
              (2)Ⅲ、Ⅳ所示的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______ .与Ⅲ相比,IV的优点是 ______ (填选项序号).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若用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应该是 ______
            • 6. 某小组同学通过对比实验了解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如表是他们撰写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内容) 现象
              在贴有标签a、b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0 g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观察外观. /
              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摸试管底部. 试管
              ______ 吸热现象更明显(填“a”或“b”)
              继续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10.0 mL水,用力振荡,观察现象. /
              再分别向两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溶液均变红,颜色较深的试管是
              ______ (填“a”或“b”).
              最后分别向两溶液中滴加足量盐酸. 红色褪去,均有无色气体产生.经计算生成气体的是a
              ______ b(填
              ”“=
              加热大试管一段时间.(注:棉花球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
              /

              (1)请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报告中的内容.
              (2)已知:2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0.5g.由实验 ______ (填实验序号)现象可知,20℃时NaHCO3的溶解度小于20.5g;如果向饱和Na2CO3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实验⑥得出结论的原因 ______
            • 7.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称取两种固体各2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mL 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恢复至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 ______
              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浅红色 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
              (3)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Ⅰ和Ⅱ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 ______ (填“Ⅰ”或“Ⅱ”)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②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装置 I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Ⅱ的气球体积较大
              c.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盐酸计算         d.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固体计算
              (4)同学们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mol•L-1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做出预测:

              实验方案 预测现象 预测依据
              操作1:向2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mL 0.5mol•L-1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较大,能与CaCl2发生反应 ______ (写离子方程式). ______
              操作2:向2mL 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白色沉淀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8. 为了验证NaHCO3固体中是否含有Na2CO3,下列实验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
              B.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
              C.溶于水后加BaCl2溶液,看有无沉淀
              D.加热后称量,看质量是否变化
            • 9. 在实验室中,可利用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铵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通过饱和食盐水、氨和二氧化碳反应,获得碳酸氢钠晶体,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NH3+CO2+NaCl+H2O═NH4Cl+NaHCO3↓,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C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为: ______
              (2)下表中所列出的是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g/100g水)
              0℃ 10℃ 20℃ 30℃ 40℃ 5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NaHCO3 6.9 8.1 9.6 11.1 12.7 14.5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参照表中数据,请分析B装置中使用冰水是因为 ______
              (3)该校学生在检查完此套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指导教师指出应在 ______ 装置之间(填写字母)连接一个盛有 ______  的洗气装置,其作用是 ______
              (4)若该校学生进行实验时,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质量为5.04g,则NaHCO3的产率为 ______
            • 10. 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科学的(  )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
              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