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l-}\)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rm{115~l25℃}\),反应装置如图\(\rm{.}\)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rm{(}\)  \(\rm{)}\)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rm{1-}\)丁醇的转化率
            • 2.
              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rm{(}\)如图\(\rm{1}\)所示\(\rm{)}\),用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已知:\(\rm{ \xrightarrow[85 ^{\circ} C]{{浓}H_{2}SO_{4}}}\)\(\rm{+H_{2}O}\)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rm{/g⋅cm^{-3}}\) 熔点\(\rm{/℃}\) 沸点\(\rm{/℃}\) 溶解性
              环己醇 \(\rm{100}\) \(\rm{0.96}\) \(\rm{25}\) \(\rm{161}\) 能溶于水
              环己烯 \(\rm{82}\) \(\rm{0.81}\) \(\rm{-103}\) \(\rm{83}\) 难溶于水
              \(\rm{(1)}\)制备粗品
              将\(\rm{12.5mL}\)环己醇与\(\rm{1mL}\)浓硫酸加入试管\(\rm{A}\)中,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rm{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rm{①}\)在试管中混合环已醇和浓硫酸操作时,加入药品的先后顺序为 ______ 。
              \(\rm{②}\)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______ \(\rm{(}\)填字母\(\rm{)}\)。
              A.立即补加         \(\rm{B.}\)冷却后补加         \(\rm{C.}\)不需补加         \(\rm{D.}\)重新配料
              \(\rm{③}\)将试管\(\rm{C}\)置于冰水中的目的是 ______ 。
              \(\rm{(2)}\)制备精品
              \(\rm{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向粗品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 ______ 层\(\rm{(}\)填“上”或“下”\(\rm{)}\),分液后用 ______ \(\rm{(}\)填字母\(\rm{)}\)洗涤。
              \(\rm{a.}\)酸性\(\rm{KMnO_{4}}\)溶液        \(\rm{b.}\)稀硫酸             \(\rm{c.Na_{2}CO_{3}}\)溶液
              \(\rm{②}\)再将提纯后的环己烯按如图\(\rm{2}\)所示装置进行蒸馏。图中仪器\(\rm{a}\) 的名称是 ______ 。实验中冷却水从 ______ \(\rm{(}\)填字母\(\rm{)}\)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 ______ 。
              \(\rm{(3)}\)若在制备粗品时环已醇随产品一起蒸出,则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 ______ \(\rm{(}\)填“高于”、“低于”\(\rm{)}\)理论产量。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已烯质量为\(\rm{6.25g}\),则产率是 ______ 。
            • 3.
              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rm{(}\)已知乙酸丁酯的沸点\(\rm{℃124~126}\),反应温度\(\rm{115~125℃)}\),其反应装置应选择\(\rm{(}\)  \(\rm{)}\)
              A.
              B.
              C.
              D.
            • 4.
              有关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错误的是\(\rm{(}\)  \(\rm{)}\)
              A.两反应均需使用浓硫酸、乙酸
              B.过量乙酸可提高\(\rm{1-}\)丁醇的转化率
              C.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醇应过量
              D.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过滤、洗涤等操作
            • 5.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
              \(\rm{(1)}\)写出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2)}\)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是 ______ 。
              \(\rm{(3)}\)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rm{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rm{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rm{II}\)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试管\(\rm{I}\)中的试剂 试管\(\rm{II}\)中的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rm{/cm}\)
              \(\rm{A}\) \(\rm{2mL}\)乙醇、\(\rm{2mL}\)乙酸、\(\rm{1mL18mo/L}\)浓硫酸 \(\rm{5.0}\)
              \(\rm{B}\) \(\rm{3mL}\)乙醇、\(\rm{2mL}\)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rm{0.1}\)
              \(\rm{C}\) \(\rm{3mL}\)乙醇、\(\rm{2mL}\)乙酸、\(\rm{6mL3mol/L}\)硫酸 \(\rm{1.2}\)
              \(\rm{D}\) \(\rm{3mL}\)乙醇、\(\rm{2mL}\)乙酸、盐酸 \(\rm{1.2}\)
              \(\rm{①}\)实验\(\rm{D}\)的目的是与实验\(\rm{C}\)相对照,证明\(\rm{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rm{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 ______ \(\rm{mL}\)和 ______ \(\rm{mol/L}\)。
              \(\rm{②}\)分析实验 ______ \(\rm{(}\)填实验编号\(\rm{)}\)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 ______ 。
              \(\rm{(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溶解没有反应的乙醇,除去没有反应的乙酸和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如何检验酯层中没有乙酸 ______ 。
              \(\rm{(5)}\)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一个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rm{(6)}\)分离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的方法是 ______ ,操作过程为 ______ 。
            • 6. 合成乙酸乙酯的路线如下:
              CH2=CH2C2H5OHCH3CHOCH3COOHCH3COOCH2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______
              反应④: ______
              (3)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试管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______ ;导管a的作用是 ______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乙酸 乙酯的性质:向两支试管中各加人6滴乙酸乙酯,然后向第一支试管中加1:5的稀硫酸0.5mL和蒸馏水5mL,向第二支试管中加30%的氢氧化钠溶液0.5m和蒸馏水5mL;分别振荡均匀,70t~80T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①第一支试管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
              ②写出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7.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A所示,主要步骤①在a试管中按2:3: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②按A图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中;③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④等b试管中收集到约2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中可观察到b试管中有细小的气泡冒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2)A装置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到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______ ,步骤⑤中分离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 ______
              (3)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A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b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编号
              试管a中试剂 试管b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3 mL乙醇、2 mL乙酸、1mL18mol•L-1 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5.0
              B 3 mL乙醇、2 mL乙酸 0.1
              C 3 mL乙醇、2 mL乙酸、6 mL3mol•L-1 H2SO4 1.2
              D 3 mL乙醇、2 mL乙酸、盐酸 1.2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 ______ mL和 ______ mol•L-1
              ②分析实验 ______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 ______
              ③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经过洗涤,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 ______ (填字母).
              A.P2O5        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D.NaOH固体.
            • 8.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中A所示,主要步骤①在a试管中按2:3: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②按A图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中;③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④等b试管中收集到约2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中可观察到b试管中有细小的气泡冒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2)A装置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到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______ ,步骤⑤中分离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 ______
              (3)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A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b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试管a中试剂 试管b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3mL乙醇、2mL乙酸、1mL18mol•L-1 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5.0
              B 3mL乙醇、2mL乙酸 0.1
              C 3mL乙醇、2mL乙酸、6mL 3mol•L-1 H2SO4 1.2
              D 3mL乙醇、2mL乙酸、盐酸 1.2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 ______ mL和 ______ mol•L-1
              ②分析实验 ______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 ______
              ③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经过洗涤杂质;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填字母) ______
              A.P2O5    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D.NaOH固体
              ⑤为充分利用反应物,该同学又设计了图中甲、乙两个装置(利用乙装置时,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提取烧瓶中的产物).你认为更合理的是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 9.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CH3COOCH2CH3)时有如下副反应: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CH3CH2OHCH2=CH2↑+H2O
              相关有机化合物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分子式 相对分子
              质量
              熔点
              /℃
              沸点
              /℃
              密度 溶解度
              乙醇 乙醚
              CH3COOH 60 16.6 117.9 1.05 互溶 互溶 互溶
              C2H5OH 46 -117.3 78.5 0.8 互溶 / 互溶
              CH3COOC2H5 88 -83.58 77.1 0.9 可溶 互溶 互溶
              C2H5OC2H5 74 -116.2 34.51 0.7 可溶 互溶 /
              (CH3COOC2H5在饱和盐溶液中溶解度较小,C2H5OH能与CaCl2生成配合物)装置如图1所示(加热、支撑等装置略去).在三口瓶内先装入10mL95%乙醇与6mL浓硫酸混合液,并加入几粒沸石.在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15mL冰醋酸与15mL无水乙醇的混合液.加热,由恒压滴液漏斗逐滴加入混合液,并保持滴加速度与馏出液滴速度相近.保持反应液体温度在120-125℃,收集馏分.

              (1)写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①加热三口瓶,最好的方法是 ______ (填选项).
              A.水浴   B.酒精灯   C.油浴   D.酒精喷灯
              ②若滴加液体速度太快会造成多种不利影响,其一是 ______
              (3)产物提纯的流程如图2:
              ①操作1的名称是 ______ ,操作5的名称是 ______
              ②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 ______
              ③加入饱和NaCl溶液是为了除去有机层中少量Na2CO3,其目的是 ______
              ④加入饱和CaCl2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 ______ ,加入无水MgSO4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水.
              ⑤乙酸乙酯的产率是 ______
            • 10. 在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左侧试管中需加浓硫酸做 ______  和吸水剂,
              右侧试管中盛放的试剂是 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
              右侧导气管的下端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乙醇和乙酸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3)该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若不把生成的乙酸乙酯及时蒸馏 出来,反应一段时间后,就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 ______  (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4)事实证明,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也存在缺陷,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A.浓硫酸易挥发,以致不能重复使用.
              B.会使部分原料炭化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会造成环境污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