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制取氯化铁粉末所需的装置,已知氯化铁粉末容易吸水生成结晶化合物:\(\rm{FeCl_{3}+6H_{2}O}\)\(\rm{FeCl_{3}·6H_{2}O}\)。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按照气体流向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仪器\(\rm{(}\)填仪器接口\(\rm{):①}\)接____,____接___,____接____。

              \(\rm{(2)}\)烧瓶\(\rm{A}\)中发生的反应中,拔掉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后浓盐酸仍不能正常滴落的原因是_______

              \(\rm{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rm{; 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应先点燃__\(\rm{(}\)填“\(\rm{A}\)”或“\(\rm{B}\)”\(\rm{)}\)处的酒精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这套实验装置是否完整\(\rm{?}\)____\(\rm{(}\)填“是”或“否”\(\rm{)}\)。若不完整,还须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rm{(}\)若第一空填“是”,则此空不需要作答\(\rm{)}\)装置。

            • 2.

              某中学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烟气脱硫\(\rm{\left(S{O}_{2}\right) }\)。

              \(\rm{(1)}\)甲组采用如下装置脱硫\(\rm{(}\)部分装置略\(\rm{)}\)

                

               \(\rm{①CaO }\)脱硫后的产物是________。

              \(\rm{②b}\)中品红很快褪色,说明脱硫效果不好。下列措施能提高脱硫效果的是____。

              A.     加快\(\rm{SO_{2}}\)气体流速   \(\rm{B.}\)将堆集在一起的\(\rm{CaO}\)平铺在整个玻璃管C.加热\(\rm{a}\),脱硫效果可能会更好

                \(\rm{(2)}\)乙组选用\(\rm{AgN{O}_{3} }\)溶液如图脱除\(\rm{S{O}_{2} }\)。

              现象:通入\(\rm{S{O}_{2} }\),立即生成大量白色沉淀\(\rm{A}\)

              对白色沉淀\(\rm{A}\)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假设:

              假设\(\rm{1}\):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依据是\(\rm{AgN{O}_{3} }\)溶液中含有\(\rm{{O}_{2} }\)、\(\rm{NO_{3}^{-} }\)等具有氧化性的粒子,沉淀\(\rm{A}\)主要是\(\rm{A{g}_{2}S{O}_{4-} (}\)微溶\(\rm{)}\)。

              假设\(\rm{2}\):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依据是\(\rm{S{O}_{2} }\)与水生成酸,能与\(\rm{AgN{O}_{3}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实验探究:

              \(\rm{①}\)取沉淀\(\rm{A}\),加入蒸馏水,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rm{Ba{\left(N{O}_{3}\right)}_{2} }\)溶液,无明显变化。

              \(\rm{②}\)取_____,加入蒸馏水,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rm{Ba{\left(N{O}_{3}\right)}_{2} }\)溶液,产生沉淀。实验证明“假设\(\rm{1}\)”不成立。

              \(\rm{③}\)为进一步确认“假设\(\rm{2}\)”,向\(\rm{A}\)中加入浓\(\rm{HN{O}_{3} }\),立即产生红棕色气体。

                        加入浓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经确认,反应后混合液存在\(\rm{SO_{4}^{2-} }\)。实验证明“假设\(\rm{2}\)”成立。

                     \(\rm{④}\)产生沉淀\(\rm{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丙组用\(\rm{NaClO }\)脱除\(\rm{S{O}_{2} }\),写出脱硫时发生的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3.

              粗盐中含有\(\rm{Na_{2}SO_{4}}\)、\(\rm{MgCl_{2}}\)、\(\rm{CaCl_{2}}\)等可溶性杂质,为制得纯净的\(\rm{NaCl}\)晶体,操作如下。请补全缺少的试剂和实验步骤。

              步骤\(\rm{1}\):溶解;

              步骤\(\rm{2}\):依次加入过量的\(\rm{BaCl_{2}}\)溶液、\(\rm{NaOH}\)溶液、        

              步骤\(\rm{3}\):过滤;

              步骤\(\rm{4}\):                                              

              步骤\(\rm{5}\):蒸发结晶。

              \(\rm{(1)}\)在步骤\(\rm{1~5}\)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步骤有             \(\rm{(}\)填写序号\(\rm{)}\)。

              \(\rm{(2)}\)步骤\(\rm{2}\)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rm{(3)}\)蒸发结束后,用        \(\rm{(}\)仪器\(\rm{)}\)将蒸发皿移到石棉网上。

            • 4.

              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广阔前景

              Ⅰ\(\rm{.}\)工业上对海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rm{(1)}\)物质\(\rm{C}\)和\(\rm{M}\)均为强氧化性物质,则\(\rm{C}\)的电子式为________,\(\rm{M}\)的学化式为________。

              \(\rm{(2)}\)反应\(\rm{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rm{(3)}\)实验工业中常以海带为原料提取碘单质。实验室模拟该流程时,其中一个步骤是向海带灰溶解后的滤液中先滴入几滴稀硫酸,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溶液\(\rm{X}\)。则\(\rm{X}\)溶液可以是________。

              A.\(\rm{HCl}\)溶液

              B.\(\rm{H_{2}O_{2}}\)溶液

              C.氨水

              D.氯水

              Ⅱ\(\rm{.}\)其课外小组在实验室完成了下列有关实验。

              \(\rm{(1)}\)设计以下装置\(\rm{(}\)夹持装置己略去\(\rm{)}\),进行实验,模拟海水提溴的部分过程。


              \(\rm{①a}\)是一种黄绿色气体。\(\rm{A}\)装置中通入\(\rm{a}\)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rm{(}\)用离子方程式表示\(\rm{)}\)。

              \(\rm{②}\)反应过程中,\(\rm{B}\)装置中有\(\rm{SO_{4}^{2-}}\)生成。则气体\(\rm{b}\)的化学式是________。检验\(\rm{B}\)装置的溶液中含有\(\rm{SO_{4}^{2-}}\)的方法是________。

              \(\rm{③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rm{(2)}\)设计实验:比较\(\rm{Cl_{2}}\)、\(\rm{Br_{2}}\)、\(\rm{I_{2}}\)三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溶液变为黄色

              溶液变为黄色

              溶液变为蓝色

              实验结论

              氧化性:\(\rm{Cl_{2} > Br_{2}}\)

              氧化剂:\(\rm{Br_{2} > I_{2}}\)

               

              \(\rm{①}\)你认为上述实验设计\(\rm{(}\)填“能”或“不能”________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________。

              \(\rm{②Cl_{2}}\)、\(\rm{Br_{2}}\)、\(\rm{I_{2}}\)三种单质氧化性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

              Ⅲ\(\rm{.(1)}\)利用海底的“可燃冰”制作的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rm{CH_{4}+2O_{2}+2KOH=K_{2}CO_{3}+3H_{2}O}\),则该燃料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rm{(2)}\)海底的煤经综合利用开发的副产物\(\rm{CO_{2}}\)能生产甲醇燃料,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rm{CO_{2}(g)+3H_{2}(g)=CH_{3}OH(g)+H_{2}O(g)}\)。某科学实验将\(\rm{6 mol CO_{2}}\)和\(\rm{8 mol H_{2}}\)充入\(\rm{2 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rm{H_{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实线所示。\(\rm{a}\),\(\rm{b}\),\(\rm{C}\),\(\rm{d}\)括号内数据表示坐标。


              \(\rm{①a}\)点正反应速率________\(\r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rm{)a}\)点逆反应速率。

              \(\rm{②}\)平衡时\(\rm{CO_{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rm{mol/L}\)。

              \(\rm{③}\)能够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rm{(}\)双选\(\rm{)}\)。

              A.单位时间内消耗\(\rm{1molCO_{2}}\),同时生成\(\rm{3molH_{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C.\(\rm{CH_{3}OH}\)、\(\rm{H_{2}}\)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D.\(\rm{CH_{3}OH}\)和\(\rm{H_{2}O}\)浓度相等

            • 5.

              菠菜营养丰富,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民间流传:菠菜豆腐同食,易得结石。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菠菜豆腐是否不能同食”等问题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rm{①}\)菠菜含有丰富的铁、草酸盐、碳酸盐等,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钙盐。

                         \(\rm{②}\)人体结石的主要成分:草酸钙\(\rm{(CaC_{2}O_{4})}\)

                         \(\rm{③}\)醋酸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等。

              【提出猜想】“菠菜豆腐不能同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探究一】菠菜中部分成分分析


              \(\rm{(1)}\)【提出猜想】“菠菜豆腐不能同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rm{(2)}\)已知气体\(\rm{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醋酸的化学式用\(\rm{HAc}\)表示,写出步骤\(\rm{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沉淀\(\rm{A}\)、\(\rm{B}\)的质量关系为:\(\rm{m(A)}\)________\(\rm{m(B)(}\)填“\(\rm{ > }\)”、“\(\rm{ < }\)”或“\(\rm{=}\)”\(\rm{)}\)。

              \(\rm{(3)}\)白色沉淀\(\rm{B}\)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由此可见菠菜豆腐不能同食。以下饮食观点正确的是________\(\rm{(}\)填字母\(\rm{)}\)

              A.禁吃菠菜                   \(\rm{B.}\)高钙牛奶可与菠菜同食

              C.菠菜烹饪时可用开水烫,可降低草酸盐含量

              【探究二】\(\rm{(12}\)分\(\rm{)}\)某草酸钙晶体\(\rm{(CaC_{2}O_{4}·xH_{2}O)}\)热分解研究\(\rm{(}\)提示:\(\rm{CaC_{2}O_{4}·xH_{2}O}\)受热会失去结晶水成为\(\rm{CaC_{2}O_{4}}\);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变蓝。\(\rm{)}\)

              按下图装置将草酸钙晶体样品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进行探究\(\rm{(}\)假设装置中各试剂均足量\(\rm{)}\)

              \(\rm{(4)①}\)反应开始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装置\(\rm{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rm{②}\)装置\(\rm{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rm{C}\)、\(\rm{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rm{E}\)中\(\rm{CuO}\)变红,说明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经检验\(\rm{A}\)中残留固体为氧化物。

                  \(\rm{③}\)对上述装置从环保角度提一个改进建议____________。

              \(\rm{(5)}\)某研究所利用\(\rm{SDT Q600}\)热分析仪对草酸钙晶体\(\rm{(CaC_{2}O_{4}·xH_{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rm{—}\)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



              \(\rm{①800℃}\)以上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rm{②}\)残留固体为\(\rm{CaC_{2}O_{4}}\)时的温度范围_________。

              \(\rm{③}\)写出固体质量由\(\rm{12.8g}\)变为\(\rm{10.0g}\)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 6.

              有机物\(\rm{A}\)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rm{B}\)和\(\rm{C}\):


               

              \(\rm{(1)A}\)的分子式为       ,\(\rm{C}\)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rm{(2)A}\)制取\(\rm{B}\)的有机反应类型为       ;\(\rm{A}\)制取\(\rm{C}\)的化学方程式为:        。

              \(\rm{(3)A}\)发生消去反应后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rm{A}\)分子中一定共面的碳原子有        个。

              \(\rm{(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rm{(}\)填序号\(\rm{)}\)         

              A、用\(\rm{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然后分液

              B、分馏石油时,温度计的末端必须插入液面下

              C、用分液漏斗分离环己烷和水的混合液体

              D、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E、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稀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 7. 硫酸工业中废渣称为硫酸渣,其成分为SiO2、Fe2O3、Al2O3、MgO.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方案,进行硫酸渣中金属元素的提取实验。

              已知:溶液pH=3.7时,Fe3+已经沉淀完全;一水合氨饱和溶液中c(OH-)约为1×10-3 mol•L-1
              (1)写出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上述流程中两次使用试剂①,推测试剂①应该是______ (填字母)。
              A.氢氧化钠      B.氧化铝C.氨水D.水
              (3)H中溶质是______。
              (4)溶液D到固体E过程中需要控制溶液pH=13,如果pH过小,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的化学式
              (5)计算溶液F中的c(Mg2+)=______(25℃时,氢氧化镁的Ksp=5.6×10-12)。
            • 8. \(\rm{(1)}\)先将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rm{X}\)持续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再将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rm{Y}\)也持续通入该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包括 ______ \(\rm{(}\)选填序号\(\rm{)}\).
              A.通入\(\rm{X}\)气体后产生白色沉淀       \(\rm{B.}\)通入\(\rm{X}\)气体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C.通入\(\rm{Y}\)气体开始产生沉淀        \(\rm{D.}\)通入\(\rm{Y}\)气体后沉淀溶解
              E.通入\(\rm{Y}\)气体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rm{(2)}\)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rm{(}\)选填序号\(\rm{)}\).
              A.\(\rm{HNO_{3}}\)的酸性比\(\rm{H_{2}SO_{4}}\)强          \(\rm{B.}\)盐酸的酸性比\(\rm{H_{2}SO_{3}}\)强
              C.\(\rm{BaSO_{3}}\)能溶于盐酸             \(\rm{D.HNO_{3}}\)能氧化\(\rm{H_{2}SO_{3}(}\)或\(\rm{SO_{2})}\)
              E.\(\rm{BaSO_{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rm{HNO_{3}}\)溶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