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现有下列基本粒子:\(\rm{1}\)H、\(\rm{2}\)H、\(\rm{3}\)H、\(\rm{1}\)\(\rm{H}\)\(\rm{+}\)\(\rm{234}\)\(\rm{U}\)、\(\rm{235}\)\(\rm{U}\)、\(\rm{238}\)\(\rm{U}\)、\(\rm{40}\)K、\(\rm{40}\)\(\rm{Ca}\)、\(\rm{Cl}\)\(\rm{2}\)\(\rm{14}\)\(\rm{N}\)、\(\rm{14}\)\(\rm{C}\),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其中,它们分属_______种元素,属于氢元素的核素有______种,属于铀元素的核素有_______种\(\rm{.}\)写出所有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组合_______、______。

              \(\rm{(2)}\)找出三组质量数相等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rm{(1)}\)硫酸及其盐的用途广泛\(\rm{.}\)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rm{①}\)将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rm{4}\) ______ \(\rm{+11O_{2}}\) \(\rm{ \dfrac { \overset{\;{高温}\;}{}}{\;}2Fe_{2}O_{3}+8SO_{2}}\)
              \(\rm{②}\)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rm{③}\)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选填序号字母\(\rm{)}\) ______ .
              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过量空气能提高\(\rm{SO_{2}}\)的转化率
              C.使用催化剂能提高\(\rm{SO_{2}}\)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高炉炼铁
              \(\rm{(2)}\)实验室中利用含银废料\(\rm{(}\)主要含有\(\rm{AgNO_{3}}\)和\(\rm{AgCl)}\)制取硝酸银\(\rm{.}\)已知:\(\rm{Ag^{+}+SCN^{-}═AgSCN↓(}\)白色\(\rm{).}\)实验室可通过如下过程测定所制硝酸银样品的纯度\(\rm{(}\)杂质不参与反应\(\rm{)}\):
              \(\rm{①}\)称取\(\rm{2.000g}\)制备的硝酸银样品,加水溶解,定容到\(\rm{100mL.}\)溶液配制过程中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______ .
              \(\rm{②}\)准确量取\(\rm{25.00mL}\)溶液,酸化后滴入几滴铁铵钒\(\rm{[NH_{4}Fe(SO_{4})_{2}]}\)溶液作指示剂,再用\(\rm{0.1000mol⋅L^{-1}NH_{4}SCN}\)标准溶液滴定\(\rm{.}\)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 .
              \(\rm{③}\)重复\(\rm{②}\)的操作两次,所用\(\rm{NH_{4}SCN}\)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rm{29.00mL.}\)则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 3.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图。请回答:

              \(\rm{(1)}\)实验室用此方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rm{(2)}\)该同学用镊子夹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可观察到试纸变蓝,该现象说明氨气溶于水,溶液呈________性。

              \(\rm{(3)}\)干燥氨气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rm{(}\)填序号\(\rm{)}\)。

              \(\rm{①}\)碱石灰

              \(\rm{②}\)浓硫酸

            • 4.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氨气的装置图.

              \(\rm{(1)}\)写出氨气分子的电子式 ______
              \(\rm{(2)}\)写出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rm{(3)}\)检验氨气收集满的方法是:在集气瓶口放一张_________试纸,若变蓝色,表示氨气收集满了.
              \(\rm{(4)}\)取两根玻璃棒,用第一根玻璃棒醮浓氨水,用第二根玻璃棒醮取浓盐酸,将两根玻璃棒靠近,在两根玻璃棒中间可以看见产生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

              在\(\rm{\rlap{{\!\,}^{14}}{{\!\,}_{6}}}\)C、\(\rm{\rlap{{\!\,}^{14}}{{\!\,}_{7}}N}\)、\(\rm{\rlap{{\!\,}^{16}}{{\!\,}_{8}}O}\)、\(\rm{\rlap{{\!\,}^{35}}{{\!\,}_{17}}Cl}\)、\(\rm{\rlap{{\!\,}^{235}}{{\!\,}_{92}}U}\)、\(\rm{\rlap{{\!\,}^{238}}{{\!\,}_{92}}U}\)中:

              \(\rm{(1)}\)________和________互为同位素。

              \(\rm{(2)}\)________和________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称互为同位素。

              \(\rm{(3)}\)________和________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rm{(4)}\)以上所列共有________种元素。

            • 6.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而不用排水法,其原因是 ______
              A.氨气难溶于水 B.氨气极易溶于水C.氨气密度比空气大 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如果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 ______ (填“甲”、“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
              A.闻到有氨气逸出
              B.棉花被气体冲出
              C.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蓝
              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红
              (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也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______ (填“甲”、“乙”或“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