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取少量\(\rm{Fe_{2}O_{3}}\)粉末\(\rm{(}\)红棕色\(\rm{)}\)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_______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rm{(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人\(\rm{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rm{(}\)填反应类型\(\rm{)}\)。

              \(\rm{(2)}\)在小烧杯中加入\(\rm{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rm{FeCl_{3}}\)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可制得\(\rm{Fe(OH)_{3}}\)胶体。

              \(\rm{(3)}\)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rm{20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rm{1mLFeCl_{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rm{(}\)编号甲\(\rm{)}\)与盛有\(\rm{Fe(OH)_{3}}\)胶体的烧杯\(\rm{(}\)编号乙\(\rm{)}\)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____。

              \(\rm{(4)}\)取乙烧杯中少量\(\rm{Fe(OH)_{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可以看到溶液红褐色逐渐变浅,最终得到黄色的\(\rm{FeCl_{3}}\)溶液,发生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此反应也属于________反应。

              \(\rm{(5)}\)已知\(\rm{Al(OH)_{3}}\)胶体能够净水,则\(\rm{Fe(OH)_{3}}\)胶体________\(\rm{(}\)填“能”或“不能”\(\rm{)}\)净水。

            • 2.

              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像表示,可以收到直观、简明的效果。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化学知识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 3.

              铁磁流体广泛应用于天体物理、受控热核反应,既有固体的磁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rm{FeSO_{4}}\)和\(\rm{Fe_{2}(SO_{4})_{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rm{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微热,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rm{36~55 nm}\)的铁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   \(\rm{)}\)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rm{Fe_{2}O_{3}}\)

              C.铁磁流体比\(\rm{NaCl}\)溶液稳定             
              D.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4.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rm{(}\)  \(\rm{)}\)
              \(\rm{①}\)液氯、干冰、磁性氧化铁均为化合物  
              \(\rm{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均为混合物
              \(\rm{③}\)明矾、小苏打、烧碱均为电解质       
              \(\rm{④}\)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
              \(\rm{⑤Na_{2}O_{2}}\)、\(\rm{Na_{2}CO_{3}}\)、\(\rm{Na_{2}SiO_{3}}\)均为钠盐.
              A.\(\rm{①②}\)
              B.\(\rm{②③}\)
              C.\(\rm{③④}\)
              D.\(\rm{②③⑤}\)
            • 5.

              \(\rm{500mL2mol·L^{-1}FeCl_{3}}\)溶液和\(\rm{500mL2mol·L^{-1}}\)明矾溶液分別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分散系甲、乙,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rm{1~100nm}\),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rm{10^{-9}~10^{-7}m}\)。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rm{(}\)  \(\rm{)}\)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了达尔效应
              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
              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rm{.}\)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蒸干、灼烧\(\rm{FeCl_{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 6.

              \(\rm{FeCl_{3}}\)溶液和\(\rm{Fe(OH)_{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都呈红褐色              
              B.都能透过滤纸 

              C.具有相同的颗粒直径        
              D.都存在布朗运动
            • 7.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rm{(}\)    \(\rm{)}\)

              A.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
              B.向\(\rm{Fe(OH)_{3}}\)胶体中加入少量\(\rm{H_{2}SO_{4}}\)溶液,会生成红褐色沉淀
              C.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用肉眼可以把胶体溶液和浊液区别开来
              D.胶体粒子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泳现象
            • 8.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以下日常生活的做法或判断错误的是

              A.水玻璃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B.某矿泉水暴露于空气中变黄是因为水中可能含有\(\rm{Fe^{2+}}\)
              C.氯气泄漏后应顺风向低处跑
              D.丁达尔效应常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 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rm{Na_{2}CO_{3}}\)、\(\rm{NaHCO_{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rm{Fe(OH)_{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rm{H_{2}}\)、\(\rm{SO_{2}}\)、\(\rm{CO_{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rm{H_{2}SO_{4}}\)干燥

              D.\(\rm{SiO_{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 10.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rm{(}\)  \(\rm{)}\)
              A.外观澄清透明
              B.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C.不稳定
              D.分散质粒子直径在\(\rm{10^{-9}}\)--\(\rm{10^{-7}m}\)之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