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A.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rm{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Ⅰ\(\rm{.(1)}\)请画出元素\(\rm{⑧}\)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

              \(\rm{(2)⑦}\)和\(\rm{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______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3)④⑤}\)两种元素的原子按\(\rm{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rm{(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rm{⑤}\)、\(\rm{⑥}\)元素的单质还原性的强弱,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rm{.}\)常见物质\(\rm{A}\)、\(\rm{B}\)、\(\rm{C}\)均含有表中\(\rm{①~⑧}\)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可发生以下反应\(\rm{(}\)副产物已略去\(\rm{)}\),试回答:

              \(\rm{(1)}\)若\(\rm{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rm{A}\)可能是______\(\rm{ (}\)填序号\(\rm{)}\)。

              \(\rm{a.S}\)   \(\rm{b.Na}\)  \(\rm{c.Al}\)  \(\rm{d.NH_{3}}\)  \(\rm{e.CH_{4}}\)

              \(\rm{(2)}\)若\(\rm{X}\)是一种常见过渡金属单质,向\(\rm{C}\)的水溶液中滴加\(\rm{AgNO_{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rm{HNO_{3}}\)的白色沉淀。写出反应\(\rm{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rm{(3)}\)若\(\rm{A}\)、\(\rm{B}\)、\(\rm{C}\)为含有同一金属元素的化合物,\(\rm{X}\)为强碱, \(\rm{B}\)为两性化合物,写出向\(\rm{C}\)溶液通足量\(\rm{CO_{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B.\(\rm{X}\)、\(\rm{Y}\)、\(\rm{Z}\)、\(\rm{W}\)、\(\rm{T}\)是原子序数依次増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且\(\rm{X}\)、\(\rm{Y}\)、\(\rm{Z}\)、\(\rm{W}\)的原子序数之和为\(\rm{32}\)。其中\(\rm{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rm{Y}\)、\(\rm{Z}\)左右相邻,\(\rm{Z}\)、\(\rm{W}\)位于同一主族。\(\rm{T}\)的单质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

              \(\rm{(2)}\)由 \(\rm{X}\)、\(\rm{Y}\)、\(\rm{Z}\)、\(\rm{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金属铜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已知\(\rm{Y}\)和\(\rm{T}\)两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为\(\rm{Y < T}\)。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所形成含氧酸的酸性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E.比较这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

              \(\rm{(5)}\)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元素\(\rm{N}\)、\(\rm{C}\)、\(\rm{Si}\) 非金属性强弱。实验装置如下:

              \(\rm{①}\)溶液\(\rm{a}\)和溶液\(\rm{b}\)分别为__________溶液、________溶液\(\rm{(}\)填溶质化学式\(\rm{)}\)

              \(\rm{②}\)经验证,\(\rm{N}\)、\(\rm{C}\)、\(\rm{Si}\)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


              C.\(\rm{(1)}\)以下反应:\(\rm{①}\)木炭与水制备水煤气\(\rm{②}\)氯酸钾分解\(\rm{③}\)炸药爆炸\(\rm{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rm{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rm{⑥Ba(OH)_{2}·H_{2}O}\)与\(\rm{NH_{4}Cl}\),属于放热反应__________\(\rm{(}\)填序号\(\rm{)}\),写出反应\(\rm{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rm{(2)}\)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rm{(}\)或形成\(\rm{)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吸收\(\rm{(}\)或释放\(\rm{)}\)的能量\(\rm{(kJ)}\)。这一数据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键

              \(\rm{Cl_{2}}\)

              \(\rm{Br_{2}}\)

              \(\rm{I_{2}}\)

              \(\rm{HCl}\)

              \(\rm{HBr}\)

              \(\rm{HI}\)

              \(\rm{H_{2}}\)

              能量\(\rm{(kJ)}\)

              \(\rm{243}\)

              \(\rm{193}\)

              \(\rm{151}\)

              \(\rm{432}\)

              \(\rm{366}\)

              \(\rm{298}\)

              \(\rm{436}\)

              反应\(\rm{Br_{2} + H_{2}=2HBr}\),当生成\(\rm{2 mol HBr}\)时放出_____________\(\rm{ kJ}\)能量。

              \(\rm{(3)}\)某实验小组为探究\(\rm{ClO^{-}}\)、\(\rm{I_{2}}\)、\(\rm{SO_{4}^{2-}}\)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rm{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实验\(\rm{②}\):向实验\(\rm{①}\)的溶液中加入\(\rm{4 mL 0.5 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

              \(\rm{①}\)写出实验\(\rm{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实验\(\rm{②}\)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

              \(\rm{③}\)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rm{ClO^{-}}\)、\(\rm{I_{2}}\)、\(\rm{SO_{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


              D.\(\rm{ X}\)、\(\rm{Y}\)、\(\rm{Z}\)、\(\rm{M}\)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甲、乙、丙是由它们形成的三种常见分子;甲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之一,约占人体体重的\(\rm{2/3}\);乙是日常生活的基础能源,其中含元素\(\rm{Y}\)的质量分数为\(\rm{75\%}\);丙是具有强氧化性的弱酸。丁为丙的钠盐,常用于漂白或消毒。戊与甲的组成元素相同,其分子具有\(\rm{18}\)电子。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rm{(1)}\)丁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与甲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且含元素种类相同的离子有\(\rm{(}\)填化学式\(\rm{)}\)_______、______。

              \(\rm{(2)}\)元素\(\rm{E}\)、\(\rm{F}\)与\(\rm{X}\)同周期。

              \(\rm{①}\)常温下\(\rm{E}\)的单质与甲反应缓慢,加热至沸反应迅速,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rm{②}\)室温下\(\rm{F}\)单质为黄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则\(\rm{F}\)的氢化物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甲沸点高于\(\rm{F}\)的氢化物沸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向盛有一定浓度戊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用少量稀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滴加过程中可依次观察到的现象:

              \(\rm{a.}\)浅绿色溶液变成黄色

              \(\rm{b.}\)有少量气泡产生,片刻后反应变得更剧烈,并放出较多热量

              \(\rm{c.}\)继续滴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试管底部出现红褐色沉淀

              \(\rm{①}\)现象\(\rm{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现象\(\rm{b}\)中反应剧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rm{(1)}\)阴影部分元素\(\rm{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根据元素周期律,请预测\(\rm{H}\)\(\rm{{\,\!}_{3}}\)\(\rm{AsO}\)\(\rm{{\,\!}_{4}}\)的酸性强弱:\(\rm{H}\)\(\rm{{\,\!}_{3}}\)\(\rm{AsO}\)\(\rm{{\,\!}_{4}}\)__________\(\rm{H}\)\(\rm{{\,\!}_{3}}\)\(\rm{PO}\)\(\rm{{\,\!}_{4}}\)\(\rm{(}\)填“强于”或“弱于”\(\rm{)}\)。

              \(\rm{(2)}\)阴影部分右侧元素\(\rm{O}\)、\(\rm{S}\)、\(\rm{Se}\)的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为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已知阴影部分\(\rm{As}\)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rm{33}\),则表中\(\rm{Sn}\)元素的二价离子\(\rm{(Sn}\)\(\rm{{\,\!}^{2+}}\)\(\rm{)}\)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判断表中\(\rm{Bi}\)和\(\rm{Te}\)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rm{Bi}\)______________\(\rm{Te(}\)填“\(\rm{ < }\)”或“\(\rm{ > }\)”或“\(\rm{=}\)”\(\rm{)}\)。

            • 3.

              砷\(\rm{\left(As\right) }\)是第四周期Ⅴ\(\rm{A}\)族元素,可以形成\(\rm{A{s}_{2}{S}_{3} }\)、\(\rm{A{s}_{2}{O}_{5} }\)、\(\rm{{H}_{3}As{O}_{3} }\)、\(\rm{{H}_{3}As{O}_{4} }\)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rm{(1)}\)画出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

              \(\rm{(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rm{(}\)主要成分为\(\rm{A{s}_{2}{S}_{3} }\)制成浆状,通入\(\rm{{O}_{2} }\)氧化,生成\(\rm{{H}_{3}As{O}_{4} }\)和单质硫,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加压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rm{(3)}\)已知:\(\rm{As\left(s\right)+ \dfrac{3}{2}{H}_{2}\left(g\right)+2{O}_{2}\left(g\right)={H}_{3}As{O}_{4}\left(s\right)∆{H}_{1} }\),\(\rm{{H}_{2}\left(g\right)+ \dfrac{1}{2}{O}_{2}\left(g\right)={H}_{2}O\left(1\right)∆{H}_{2} }\),\(\rm{2As\left(s\right)+ \dfrac{5}{2}{O}_{2}\left(g\right)=A{s}_{2}{O}_{5}\left(s\right)∆{H}_{3} }\),则反应\(\rm{A{s}_{2}{O}_{5}\left(s\right)+3{H}_{2}O\left(I\right)=2{H}_{3}As{O}_{4}\left(s\right) }\)的\(\rm{∆H= }\)                  
            • 4.

              \(\rm{(1)}\)写出表示含有\(\rm{8}\)个质子,\(\rm{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__。

              \(\rm{(2)}\)已知阴离子\(\rm{{\,\!}_{a}X^{2-}}\)和阳离子\(\rm{{\,\!}_{b}Y^{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rm{a}\)、\(\rm{b}\)、\(\rm{n}\)之间的关系为\(\rm{a=}\)________。


              \(\rm{(3)}\)某元素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rm{A}\),含\(\rm{N}\)个中子,它与\(\rm{{\,\!}^{2}H}\)原子组成\(\rm{{\,\!}^{2}H_{m}X}\)分子,在\(\rm{a g H_{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rm{mol}\)。

              \(\rm{(4)}\)某元素\(\rm{R}\)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m{RH}\)\(\rm{{\,\!}_{3}}\),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氧量为\(\rm{ \dfrac{20}{27} }\),已知该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则该元素的名称为\(\rm{\_}\)。

            • 5.

              回答下列问题

              \(\rm{(1)}\)下列物质\(\rm{①H_{2}O}\), \(\rm{②CuSO_{4}}\), \(\rm{③NaOH}\),\(\rm{④}\)氨水,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rm{(}\)请填序号,下同\(\rm{)}\)属于盐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

              \(\rm{(2)}\)请在下列空白处填上字母让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
              \(\rm{①}\)单晶硅_____\(\rm{(}\)请填序号,下同\(\rm{)}\)     \(\rm{②}\)明矾_____     \(\rm{③SiO}\)\(\rm{{\,\!}_{2}}\)_____      

              A.光导纤维型    \(\rm{B.}\)半导体材料  \(\rm{C.}\)混凝剂,用于净水

              \(\rm{(3)}\)画出下列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rm{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rm{2}\)倍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__

              \(\rm{②}\)与\(\rm{N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rm{+2}\)价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

              \(\rm{(4)}\)氯、硫的化合物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rm{①}\)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rm{(}\)主要成分是\(\rm{MnO_{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在世界上首先制得了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MnO_{2} + 4HCl(}\)浓\(\rm{)\overset{∆}{=} MnCl_{2}+ Cl_{2} ↑+ 2H_{2}O}\)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若实验室制得标准状况下\(\rm{4.48L}\)氯气,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个。

              \(\rm{②}\)请配平浓硫酸在加热时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rm{C+}\)____\(\rm{H_{2}SO_{4}(}\)浓\(\rm{)\overset{∆}{=} }\)__\(\rm{CO_{2}↑+}\)_____\(\rm{SO_{2}↑+}\)____\(\rm{H_{2}O}\)。在该反应中,浓\(\rm{H_{2}SO_{4}}\)表现出__________\(\rm{(}\)填“吸水”、“脱水”或“强氧化”\(\rm{)}\)性。

            • 6.

              \(\rm{(1)}\)已知\(\rm{R^{2+}}\)离子核外有\(\rm{a}\)个电子,\(\rm{b}\)个中子,表示\(\rm{R}\)原子符号的是 ______\(\rm{ (}\)标出质量数和质子数\(\rm{)}\).

              \(\rm{(2)_{6}^{14} {C},\;_{7}^{14} {N},\;_{11}^{23} {N}a,\;_{1}^{3} {H},\;_{92}^{235} {U},\;_{19}^{40} {K},\;_{92}^{238} {U} }\)中共有___种元素,___种核素,_______互为同位素.

            • 7.

              用\(\rm{1~18}\)号元素及其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填空。

              \(\rm{(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 

              \(\rm{(2)}\)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 

              \(\rm{(3)}\)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 

              \(\rm{(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 

              \(\rm{(5)}\)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___。 

              \(\rm{(6)}\)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____。 

              \(\rm{(7)}\)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 

              \(\rm{(8)}\)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 

            • 8.

              \(\rm{A}\)元素形成的单质通常状态下是所有物质中密度最小的;\(\rm{D}\)原子的\(\rm{3p}\)轨道上得到\(\rm{1}\)个电子后不能再容纳外来电子;\(\rm{E}\)原子的\(\rm{2p}\)轨道上有\(\rm{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rm{G}\)原子的第三电子层上有\(\rm{8}\)个电子,第四电子层上只有\(\rm{1}\)个电子;元素\(\rm{H}\)的三价阳离子的价电子构型为\(\rm{3d^{5}}\)。回答下列问题:

              \(\rm{(1)G}\)、\(\rm{H}\)元素分别位于周期表的_______区、_______区。

              \(\rm{(2)}\)写出由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通过置换反应制得\(\rm{A}\)单质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rm{(3)}\)某化合物分子中含\(\rm{A}\)、\(\rm{D}\)、\(\rm{E}\)元素的原子各\(\rm{1}\)个,写出该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类,其中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按电子云重叠方式分类,其中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

              \(\rm{(4)}\)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第四电子层上只有\(\rm{1}\)个电子的元素除\(\rm{G}\)外,还有_____种,任选其中一种写出它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和价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__。

              \(\rm{(5)}\)向含\(\rm{H}\)的二价阳离子的酸性溶液中滴加双氧水,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 9.

              下表列出了\(\rm{①~⑥}\)六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rm{IA}\)

              \(\rm{IIA}\)

              \(\rm{IIIA}\)

              \(\rm{IVA}\)

              \(\rm{VA}\)

              \(\rm{VIA}\)

              \(\rm{VIIA}\)

              \(\rm{0}\)

              \(\rm{2}\)

               

               

               

              \(\rm{①}\)

              \(\rm{②}\)

               

               

               

              \(\rm{3}\)

              \(\rm{③}\)

               

              \(\rm{④}\)

               

               

              \(\rm{⑤}\)

              \(\rm{⑥}\)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rm{(1)}\)元素\(\rm{①}\)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

              \(\rm{(2)}\)元素\(\rm{①}\)和\(\rm{⑥}\)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rm{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

              \(\rm{(3)⑥}\)的氢化物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

              \(\rm{(4)}\)元素\(\rm{⑤}\)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rm{(5)}\)这六种元素中,位于第三周期且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半径最大的是_____\(\rm{(}\)填元素符号\(\rm{)}\)

              \(\rm{(6)}\)这六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rm{(}\)填化学式\(\rm{)}\)________

              \(\rm{(7)}\)这些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

              \(\rm{(8)}\)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元素\(\rm{③}\)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元素\(\rm{④}\)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Ⅰ\(\rm{.}\)用\(\rm{{\,\!}_{Z}^{A}{X}}\)表示原子:

              \(\rm{(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rm{N=}\)______。

              \(\rm{(2)}\)阴离子的中子数:\(\rm{{\,\!}^{A}X^{n-}}\)共有\(\rm{x}\)个电子,则\(\rm{N=}\)______。

              \(\rm{(3)}\)中性分子中子数:\(\rm{{\,\!}^{12}C^{16}O_{2}}\)分子中,\(\rm{N=}\)______。

              \(\rm{(4)A^{2-}}\)原子核内有\(\rm{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rm{m}\),则\(\rm{n g A^{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rm{ mol}\)。

              Ⅱ\(\rm{.}\)有\(\rm{①{\,\!}_{{ }8}^{16}{O}}\)、\(\rm{{\,\!}_{{ }8}^{17}{O}}\)、\(\rm{{\,\!}_{{ }8}^{18}{O}}\) \(\rm{②H_{2}}\)、\(\rm{D_{2}}\)、\(\rm{T_{2}}\) \(\rm{③}\)石墨、金刚石 \(\rm{④{\,\!}_{1}^{1}{H}}\)、\(\rm{{\,\!}_{1}^{2}{H}}\)、\(\rm{{\,\!}_{1}^{3}{H}}\)四组微粒或物质,回答下列问题\(\rm{(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rm{(}\)填编号,下同\(\rm{)}\)。

              \(\rm{(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rm{(3)}\) 有\(\rm{①}\)和\(\rm{④}\)的微粒可组成______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三原子化合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