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已知几种离子的还原能力强弱顺序为\(\rm{I^{-} > Fe^{2+} > Br^{-}}\),现有\(\rm{200mL}\)混合溶液中含\(\rm{FeI_{2}}\)、\(\rm{FeBr_{2}}\)各\(\rm{0.10mol}\),向其中逐滴滴入氯水\(\rm{(}\)假定\(\rm{Cl_{2}}\)分子只与溶质离子反应,不考虑其他反应\(\rm{)}\)
              \(\rm{(1)}\)若氯水中有\(\rm{0.15mol}\) \(\rm{Cl_{2}}\)被还原,则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主要是 ______ ,剩余\(\rm{Fe^{2+}}\)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
              \(\rm{(2)}\)若原溶液中\(\rm{Br^{-}}\)有一半被氧化,共消耗\(\rm{Cl_{2}}\)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若最终所得溶液为\(\rm{400mL}\),溶液中主要阳离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
              \(\rm{(3)}\)通过对上述反应的分析,试判断\(\rm{Cl_{2}}\)、\(\rm{I_{2}}\)、\(\rm{Fe^{3+}}\)、\(\rm{Br_{2}}\)四种氧化剂的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_ .
              \(\rm{(4)}\)上述反应若原溶液中溶质离子全部被氧化后,再滴入足量氯水,则\(\rm{I_{2}}\)全部被\(\rm{Cl_{2}}\)氧化成\(\rm{HIO_{3}(}\)强酸\(\rm{)}\),试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上述所有反应共消耗\(\rm{Cl_{2}}\) ______ \(\rm{mol}\).
            • 2. 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段BC代表Cl数目的变化情况
              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6mol/L
              C.当通入Cl2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 Cl
              D.原溶液中n(Fe2+):n(I):n(Br)=2:2:3
            • 3. 亚氯酸钠(NaClO2)用于漂白织物、纤维、纸浆,具有对纤维损伤小的特点.其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已知pOH=-lgc(OH-),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O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此温度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B.亚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C.pH=7时,溶液中含氯微粒的浓度大小为:c(HClO2)>c(ClO2-)>c( ClO2)>c( Cl-
              D.同浓度的HClO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有c(HClO2)+2c(H+)=c(ClO2-)+2c(OH-
            • 4.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5种离子中的某几种:Na+、NH4+、Fe3+、Al3+、Clˉ.为确认该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20.0mL该溶液,加入20.0mL 4.00mol•L-1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且没有刺激性气体生成.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固体0.80g.再将滤液稀释至100mL,测得滤液中c(OHˉ)为0.10mol•L-1
              ②另取20.0mL该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8.61g.
              由此可得出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
              A.一定含有Fe3+、Al3+、Clˉ,不含Na+、NH4+
              B.一定含有Na+、Fe3+、Clˉ,不含NH4+,可能含有Al3+
              C.c (Al3+)=1.00 mol•L-1
              D.c(Na+)=0.50 mol•L-1
            • 5. 工业上将Cl 2通入冷的NaOH溶液中制得漂白液 (主要成分是NaClO ),室温下将Cl 2缓缓通入NaOH溶液中,得到ClO -、ClO 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ClO具有强氧化性,而NaClO没有氧化性
              B.向漂白液中加入足量浓盐酸可增强漂白效果
              C.无法求出a点时的溶液中,c( Na+ )和 c(Cl-)的比值
              D.t 2到t 4,n( ClO - )下降的原因可能是:3ClO -═2Cl-+ClO 3 -
            • 6. 向10mL0.1mol•L-1NH4Al(SO4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Ba(OH)2溶液x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10时,溶液中有NH4+、Al3+、SO42-,且c(NH4+)>c(Al3+
              B.x=15时,溶液中有NH4+、SO42-,且c(NH4+)<2c(SO42-
              C.x=20时,溶液中有NH4+、Al3+、OH-,且c(OH-)<c(Al3+
              D.x=30时,溶液中有Ba2+、AlO2-、OH-,且c(OH-)=c(Ba2+
            • 7. 将CO2 气体缓缓通入到含有等物质的量的KOH、Ba(OH)2 和KAlO2 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CO2 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各种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
              B.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O2-+3H2O+CO2=2Al(OH)3↓+CO32-
              C.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CO2=BaCO3↓+H2O
              D.D→E段沉淀的减少是由于碳酸钡固体的消失所致
            • 8. 菁优网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iO32-、OH-、CO32-、SO42-、AlO2-、HCO3-、Na+、Mg2+、Fe3+、Al3+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2SO4
              B.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C.原溶液中含有CO32-与Al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OH-、CO32-、SiO32-、AlO2-
            • 9. 根据下列各图曲线表征的信息,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菁优网
              表示向100mL1 mol•L-1 FeI2溶液中逐渐通入Cl2,I2和Fe3+物质的量变化关系
              B.菁优网
              表示向100mL 0.1 mol•L-1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0.1 mol•L-1Ba(OH)2溶液,沉淀物质的量变化的关系
              C.菁优网
              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变化关系
              D.菁优网
              得出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调节溶液的pH至4左右
            • 10. 在含有0.6molCl-、0.8molSO42-及一定量Mg2+和Al3+的混合溶液中,滴入一定浓度NaOH溶液,产生沉淀情况如图(不考虑Mg2+和Al3+水解及水电离对离子数目的影响).若反应前Al3+的物质的量为a mol,Al3+的物质的量与混合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的比值为x.则(  )
              A.x=
              B.x的取值范围是0<x<
              C.A点横坐标的值随x发生变化
              D.若B点横坐标为200mL时,c(NaOH)=7.0mol/L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