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做如下实验,以检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图\(\rm{(a)}\)            图\(\rm{(b)}\)

              \(\rm{(1)}\)在实验中发现反应后\(\rm{(a)}\)中温度升高,由此可以判断\(\rm{(a)}\)中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rm{(b)}\)中温度降低,由此可以判断\(\rm{(b)}\)中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rm{(2)}\)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rm{(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rm{(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________\(\rm{(}\)填“高于”或“低于”\(\rm{)}\)其生成物的总能量。

            • 2.

              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rm{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rm{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rm{(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rm{(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rm{(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rm{(4)}\)由实验推知,\(\rm{MgCl_{2}}\)溶液和\(\rm{H_{2}}\)的总能量________\(\r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m{)}\)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 3.

              \(\rm{50ml 0.5mol·L-1}\)的盐酸与\(\rm{50ml0.55mol·L-1}\)的\(\rm{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rm{(l)}\)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           。

              \(\rm{(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rm{(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rm{(}\)填“偏大”“偏小”“无影响”\(\rm{)}\)。

              \(\rm{(4)}\)实验中改用\(\rm{60 mL 0.50 mol· L-1}\)的盐酸跟\(\rm{50mL 0.55 mol· L-1}\)的\(\rm{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rm{(}\)填“相等”或“不相等”\(\rm{)}\),

              所求中和热        \(\rm{(}\)填“相等”或“不相等”\(\rm{)}\)。简述理由                                                 

              \(\rm{(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rm{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rm{NaOH}\)固体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rm{(}\)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rm{)}\)

            • 4.

              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rm{(1)}\)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甲烷是其简单气态氢化物,与水比较,不稳定的       ;已知\(\rm{1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rm{55.6kJ/mol}\),请你写出甲烷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rm{(2)}\)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rm{C_{60}}\)所属的晶体类型为         ;金刚石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是       

              \(\rm{(3)}\)金刚石、石墨的能量 关系如图所示,则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        \(\rm{(}\)填“金刚石”或“石墨”\(\rm{)}\)放出热量更多,写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                                                

              \(\rm{(4)}\)工业上常利用甲烷制氢气,反应方程式为:\(\rm{CH_{4}(g)+H_{2}O(g)=CO(g)+3H_{2}(g)ΔH=+160kJ·mol^{-1}}\);,现向容积为\(\rm{2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rm{2mol}\)的甲烷和水蒸气,\(\rm{4s}\)时测得氢气的反应速率为\(\rm{0.3mol·L^{-1}·s^{-1}}\),则\(\rm{4s}\)时剩余的甲烷的浓度为               。             

            • 5.

              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生产和生活服务。阅读下列有关能源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rm{(1)}\)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      \(\rm{\_}\)  ,形成化学键要         。已知拆开\(\rm{1 mol H-H}\)键、\(\rm{1 mol I-I}\)、\(\rm{1 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rm{436 kJ}\)、\(\rm{151 kJ}\)、\(\rm{299 kJ}\)。则由氢气和碘反应生成\(\rm{1 mol HI}\)需要  \(\rm{\_}\)     \(\rm{\_}\)  \(\rm{(}\)填“放出”或“吸收”\(\rm{)}\)  \(\rm{\_}\)    __ \(\rm{kJ}\)的热量。

              \(\rm{(2)}\)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遇到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在如图甲、乙两装置中,甲中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的阳离子向_____极移动\(\rm{(}\)填“正”或“负”\(\rm{)}\);乙中铝电极作__________极,发生______反应\(\rm{(}\)填“氧化”或“还原”\(\rm{)}\)。

            • 6.

              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rm{25℃}\)澄清石灰水饱和溶液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块镁条,再用滴管滴入\(\rm{5mL}\)的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rm{(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由实验推知,\(\rm{MgCl_{2}}\)和\(\rm{H_{2}}\)的总能量________\(\r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rm{)}\)镁条和\(\rm{HCl}\)的总能量。

              \(\rm{(5)}\)如将本题中“\(\rm{25℃}\)澄清石灰水饱和溶液”换成“\(\rm{20℃}\)碳酸饮料”进行探究实验,实验\(\rm{(1)}\)观察到的另一现象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 7. 某同学做如下实验,以检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rm{(1)}\)在实验中发现反应后\(\rm{(a)}\)中温度升高,由此可以判断\(\rm{(a)}\)中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rm{(b)}\)中温度降低,由此可以判断\(\rm{(b)}\)中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rm{(2)}\)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rm{(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________其生成物的总能量。

            • 8.

              如下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rm{25 ℃}\)澄清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块镁条,再用滴管滴入\(\rm{5 mL}\)的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rm{(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由实验可知,\(\rm{MgCl_{2}}\)和\(\rm{H_{2}}\)的总能量_______\(\r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m{)}\)镁条和盐酸的总能量。

              \(\rm{(5)}\)如将本题中“\(\rm{25 ℃}\)澄清饱和石灰水”换成“\(\rm{20 ℃}\)的碳酸饮料”进行探究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的另一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                                                               

            • 9. \(\rm{(14}\)分\(\rm{)}\)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科学家研制出了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rm{(}\) \(\rm{)}\)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

              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

                  \(\rm{(1)}\)分解海水时,实现了从       能转变为     能,二氧化钛作        。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实现化学转变为电能。水分解时,断裂的化学键为       键,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      反应\(\rm{(}\)填“放热”或“吸热”\(\rm{)}\)

              \(\rm{(2)}\)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固体金属化物陶瓷作电解质,两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rm{A}\)极: \(\rm{══}\)

                  \(\rm{B}\)极: \(\rm{══}\)

              则\(\rm{A}\)极是电池的       极;电子从该极      \(\rm{(}\)填“流入”或“流出”\(\rm{)}\)。

              \(\rm{(3)}\)有人以化学反应: \(\rm{══}\) 为基础设计一种原电池,移入人体内做为心脏起搏器的能源,它们靠人体内血液中溶有一定浓度的 进行工作。则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