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rm{(1)}\)正丁烷\(\rm{(C_{4}H_{10})}\)脱氢制\(\rm{1-}\)丁烯\(\rm{(C_{4}H_{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已知:\(\rm{①{C}_{4}{H}_{10}\left(g\right)={C}_{4}{H}_{8}\left(g\right)+{H}_{2}\left(g\right)\;\;\;\;∆{H}_{1} }\)

              \(\rm{②{C}_{4}{H}_{10}\left(g\right)+ \dfrac{1}{2}{O}_{2}\left(g\right)={C}_{4}{H}_{8}\left(g\right)+{H}_{2}O\left(g\right)\;\;\;\;∆{H}_{2}=-119kJ·mo{l}^{-1} }\)

              \(\rm{③{H}_{2}\left(g\right)+ \dfrac{1}{2}{O}_{2}\left(g\right)={H}_{2}O\left(g\right)\;\;\;\;∆{H}_{3}=-242kJ·mo{l}^{-1} }\)

              反应\(\rm{①}\)的\(\rm{ΔH_{1}}\)为________\(\rm{kJ·mol^{−1}}\)。图\(\rm{(a)}\)是反应\(\rm{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rm{x}\)_________\(\rm{0.1(}\)填“大于”或“小于”\(\rm{)}\);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rm{(}\)填标号\(\rm{)}\)。

              A.升高温度            \(\rm{B.}\)降低温度               \(\rm{C.}\)增大压强            \(\rm{D.}\)降低压强

              \(\rm{(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rm{(}\)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rm{)}\),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rm{(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rm{n(}\)氢气\(\rm{)/n(}\)丁烷\(\rm{)}\)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rm{(3)}\)图\(\rm{(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rm{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590 ℃}\)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图\(\rm{1}\)所示装置研究反应速率的有关问题。

              \(\rm{⑴}\)取一段镁条,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使镁条浸入锥形瓶内足量的稀盐酸中。足量镁条与一定量盐酸反应生成\(\rm{H_{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rm{2}\)所示。

              \(\rm{①}\)请在图\(\rm{3}\)的方框中画出上述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图\(\rm{3}\)

              \(\rm{②}\)在前\(\rm{4min}\)内,镁条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在\(\rm{4min}\)之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请简述其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某同学发现,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rm{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和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rm{①}\)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Ⅰ:\(\rm{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rm{SO_{4}^{2-}}\)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Ⅱ:\(\rm{Cl^{-}}\)对反应没有影响,而\(\rm{SO_{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Ⅲ:\(\r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Ⅳ:\(\rm{Cl^{-}}\)、\(\rm{SO_{4}^{2-}}\)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rm{Cl^{-}}\)影响更大;

              原因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即得出了正确结论。他取了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同体积、\(\rm{c(H^{+})}\)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rm{(}\)两试管的规格相同\(\rm{)}\)中:

              \(\rm{a.}\)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rm{NaCl}\)或\(\rm{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rm{b.}\)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rm{Na_{2}SO_{4}}\)或\(\rm{K_{2}SO_{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若观察到实验\(\rm{a}\)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rm{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原因Ⅰ是正确的。依次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rm{Cl^{-}}\)对反应具有加速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