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Ⅰ\(\rm{.}\)某溶液中可能含有\(\rm{Na^{+}}\)、\(\rm{Ca^{2+}}\)、\(\rm{{NO}_{3}^{-}}\)、\(\rm{{CO}_{3}^{2-}}\)、\(\rm{{SO}_{4}^{2-}}\)、\(\rm{Cl^{-}}\)等离子。为了鉴别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rm{①}\)加入稀盐酸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rm{②}\)加入足量的\(\rm{BaCl_{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

              \(\rm{③}\)取\(\rm{②}\)中滤液,加入硝酸酸化后,再加入过量的\(\rm{AgNO_{3}}\)溶液,析出白色沉淀。

              \(\rm{(1)}\)上述\(\rm{3}\)个实验证明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rm{(2)}\)写出\(\rm{①}\)中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rm{Na^{+}}\)是否存在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rm{.}\)炼金废水中含有配离子\(\rm{[Au(CN)_{2}]^{+}}\),其电离出的\(\rm{CN^{-}}\)有毒,\(\rm{CN^{-}}\)与\(\rm{H^{+}}\)结合生成\(\rm{HCN}\)时,其毒性更强。回答下列问题:

              \(\rm{(4)HCN}\)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处理这种废水是在碱性条件下,用\(\rm{NaClO}\)将\(\rm{CN^{-}}\)氧化为\(\rm{{CO}_{3}^{2-}}\)和\(\rm{N_{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6)}\)在酸性条件下,\(\rm{ClO^{-}}\)也能氧化\(\rm{CN^{-}}\),但实际处理废水时却不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强酸性溶液\(\rm{X}\)含有\(\rm{Ba^{2+}}\)、\(\rm{Al^{3+}}\)、\(\rm{NH\rlap{_{4}}{^{+}}}\)、\(\rm{Fe^{2+}}\)、\(\rm{Fe^{3+}}\)、\(\rm{CO\rlap{_{3}}{^{2-}}}\)、\(\rm{SO\rlap{_{3}}{^{2-}}}\)、\(\rm{SO\rlap{_{4}}{^{2-}}}\)、\(\rm{Cl^{-}}\)、\(\rm{NO\rlap{_{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rm{(1)}\)溶液\(\rm{X}\)中除\(\rm{H^{+}}\)外还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步骤\(\rm{①}\)中生成\(\rm{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rm{②}\)生成沉淀\(\rm{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假设测定\(\rm{A}\)、\(\rm{F}\)、\(\rm{I}\)均为\(\rm{0.01 mol}\),\(\rm{10 mL X}\)溶液中\(\rm{n(H^{+})=0.04 mol}\),而沉淀\(\rm{C}\)物质的量\(\rm{0.07 mol}\),能说明该溶液不能确定的阴离子是____存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 , 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有关原溶液中(   )
              A.至少存在5种离子
              B.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C.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 4. 实验测得pH=1.0的某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Na+、Fe2+、Al3+、NH4+、SO42、Cl中的若干种离子,现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1.0mol/L 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和无色气体B,B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
              步骤Ⅱ.向I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1.0mol/L 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C和无色刺激性气体D生成.用铂丝蘸取所得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步骤Ⅲ.向Ⅱ所得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沉淀E生成.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步骤I中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BaSO4
              B.步骤Ⅱ中产生沉淀C的反应:Fe3++3OH=Fe(OH)3
              C.原溶液一定含有:Na+、Fe2+、Al3+、SO42
              D.CO2先后分别与NaOH(aq)、NaAlO2( aq)反应
            • 5.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了调查当地某一湖泊的水质污染情况,在注入湖泊的\(\rm{3}\)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如下实验信息:其中一处水源含有\(\rm{A}\)、\(\rm{B}\)两种物质,一处含有\(\rm{C}\)、\(\rm{D}\)两种物质,一处含有\(\rm{E}\)物质,\(\rm{A}\)、\(\rm{B}\)、\(\rm{C}\)、\(\rm{D}\)、\(\rm{E}\)为五种常见化合物,均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
              阳离子 \(\rm{K^{+}}\) \(\rm{Na^{+}}\)   \(\rm{Cu^{2+}}\)  \(\rm{Al^{3+}}\)
              阴离子 \(\rm{SO_{4}^{2-}}\)    \(\rm{HCO_{3}^{-}}\)    \(\rm{NO_{3}^{-}}\)  \(\rm{OH^{-}}\)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rm{.}\)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rm{①}\)将它们溶于水后,\(\rm{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rm{②}\)将\(\rm{E}\)溶液滴入到\(\rm{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rm{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rm{B}\)、\(\rm{C}\)为紫色\(\rm{(}\)透过蓝色钴玻璃\(\rm{)}\);
              \(\rm{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rm{A}\)中放出无色气体,\(\rm{C}\)、\(\rm{D}\)中都能产生白色沉淀:
              \(\rm{⑤}\)将\(\rm{B}\)、\(\rm{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rm{(1)}\)写出\(\rm{C}\)、\(\rm{D}\)的化学式:\(\rm{C}\) ______ ,\(\rm{D}\) ______ .
              \(\rm{(2)}\)将含\(\rm{1mol}\) \(\rm{A}\)的溶液与含\(\rm{l}\) \(\rm{mol}\) \(\rm{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请写出\(\rm{A}\)与\(\rm{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
              \(\rm{(3)}\)在\(\rm{A}\)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rm{(4)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和适当文字说明其净水原理 ______ .
              \(\rm{(5)}\)若向含溶质\(\rm{0.5mol}\)的\(\rm{C}\)溶液中逐滴加入\(\rm{Ba(OH)_{2}}\)溶液,生成沉淀质量最大为 ______ \(\rm{g.}\)
            • 6.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rm{NaCl}\)、\(\rm{Ba(NO_{3})_{2}}\)、\(\rm{CuSO_{4}}\)、\(\rm{Na_{2}CO_{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

              \(\rm{①}\) 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溶液呈无色:

              \(\rm{②}\) 向\(\rm{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rm{③}\) 取少量\(\rm{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rm{④}\) 另取\(\rm{①}\)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rm{AgNO_{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rm{(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rm{(}\)写化学式\(\rm{)}\)

              \(\rm{(2)}\)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短周期元素\(\rm{X}\)、\(\rm{Y}\)、\(\rm{Z}\)、\(\rm{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已包含其中。

                  回答下列问题:

                  \(\rm{(1)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rm{X}\)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rm{(2)}\)下列选项中,能证明元素非金属性\(\rm{Z}\)强于\(\rm{Y}\)的是_______。

                  \(\rm{A.}\)反应中,\(\rm{Y}\)原子得到的电子数比\(\rm{Z}\)原子得到的电子数多

                  \(\rm{B.}\)最高正价,\(\rm{Z}\)比\(\rm{Y}\)的高

                  \(\rm{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rm{Z > Y}\)

                  \(\rm{(3)ZQ_{2}}\)是国际公认高效安全杀菌消毒剂,已知\(\rm{ZQ_{2}}\)可将弱酸性废水中的\(\rm{Mn^{2+}}\)转化为\(\rm{MnO_{2}}\)而除去,同时\(\rm{ZQ_{2}}\)被还原为\(\rm{Z^{-}}\),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H}\)元素与\(\rm{Y}\)形成的化合物中二者的质量之比是\(\rm{1:3}\),已知常温下\(\rm{4 g}\)该化合物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原来温度时放出\(\rm{222.6 kJ}\)热量,则表示该化合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表中\(\rm{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rm{X(OH)_{n}}\),在\(\rm{T℃}\)时,其饱和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其饱和溶液中的\(\rm{pH=}\)_______\(\rm{(}\)已知:\(\rm{T℃}\),\(\rm{K_{sp}[X(OH)_{n}]=4.0×10^{-12}}\);\(\rm{\lg 5=0.7)}\)。

            • 8.

              焰色反应均为黄色的五种物质\(\rm{A}\)、\(\rm{B}\)、\(\rm{C}\)、\(\rm{D}\)、\(\rm{F}\),其中\(\rm{A}\)、\(\rm{B}\)、\(\rm{C}\)、\(\rm{D}\)与盐酸反应均生成\(\rm{E}\),此外\(\rm{B}\)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rm{M}\)。而\(\rm{C}\)、\(\rm{D}\)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rm{H}\),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m{D}\)和\(\rm{A}\)可反应生成\(\rm{C}\),\(\rm{F}\)和\(\rm{H}\)也可反应生成\(\rm{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rm{N}\)。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rm{A}\)、\(\rm{M}\)、\(\rm{F}\)的化学式:\(\rm{A}\)____________;\(\rm{M}\)____________;\(\rm{F}\)_____________。

              \(\rm{(2)}\)写出\(\rm{F}\)和\(\rm{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rm{(3)H}\)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Ⅰ\(\rm{.}\)有\(\rm{A}\)、\(\rm{B}\)、\(\rm{C}\)、\(\rm{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rm{K^{+}}\)、\(\rm{Ba^{2+}}\)、\(\rm{SO_{4}^{2-}}\)、\(\rm{CO_{3}^{2-}}\)、\(\rm{OH^{-}}\)中的两种组  成,它们具有下列性质:\(\rm{①A}\)不溶于水和盐酸;\(\rm{②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rm{E}\);\(\rm{③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rm{A}\);\(\rm{④D}\)可溶于水,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rm{E}\),\(\rm{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rm{(1)}\)推断出\(\rm{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rm{(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m{B}\)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Ⅱ\(\rm{.}\)某气体的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其摩尔质量为\(\rm{Mg/mol}\),现有标准状况下\(\rm{VL}\)该气体,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rm{N_{A}}\),则

              \(\rm{(1)①}\)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rm{mol}\);\(\rm{(}\)用代数式表示,下同\(\rm{)}\)

                  \(\rm{②}\)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___\(\rm{g·L^{-1}}\);

              \(\rm{(2)}\)气体化合物\(\rm{A}\)分子式可表示为\(\rm{O_{x}F_{y}}\),已知同温同压下\(\rm{10mLA}\)受热分解生成\(\rm{15mLO_{2}}\)和\(\rm{10mLF_{2}}\),则\(\rm{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 10. 某无色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①Mg2+、②Al3+、③Fe2+、④H+、⑤HCO3、⑥Cl、⑦OH . 向其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确定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⑥⑦
              D.①②④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