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
              A.CO2通入CaCl2溶液中
              B.NO2通入FeSO4溶液中
              C.NH3通入A1C13溶液中
              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 2.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向Al2(SO43溶液中通入NH3
              B.向NaHCO3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
              C.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NO2气体
              D.向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 3.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L X气体与1L Y气体反应后生成1L水蒸气和1L氮气,则X、Y分别是(   )
              A.H2、N2O
              B.H2、N2O3
              C.H2、N2O4
              D.H2、NO2
            • 4. 以下是氮循环的一部分:

              (1)通常状况下,氮气的颜色是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3)NO2易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4)化合物A的化学式是    
              (5)治理汽车尾气的一种方法是用催化剂使NO与CO发生反应:2NO+2CO=2CO2+N2.当生成1mol N2时,被还原的NO为     mol.
            • 5. 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四组气体:①NO2+NO;②NO2+O2;③HCl+N2;④NO+N2,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并立即倒立于水槽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H3,H4,其中高度关系是(  )
              A.H2>H3>H1>H4
              B.H3>H2>H1>H4
              C.H1=H2=H3=H4
              D.H1>H2>H3>H4
            • 6. 搭载“神舟”七号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引燃后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棕色烟,产生红棕色烟的主要原因是(   )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遇空气生成NO2
              C.CO2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
              D.NO和H2O反应生成H2和NO2
            • 7. 搭载“神舟”七号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引燃后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棕色烟,产生红棕色烟的主要原因是(   )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遇空气生成NO2
              C.CO2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
              D.NO和H2O反应生成H2和NO2
            • 8. 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状况下能共存,并且都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SO2、H2S、Cl2
              B.SO2、O2、NH3
              C.NO、O2、H2
              D.SO2、CO2、O2
            • 9. 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 , ②NO2 , 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
            • 10. 盛有12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   )
              A.1.2mL
              B.2.4mL
              C.3.6mL
              D.4.8mL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