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有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将浓盐酸加入碳酸钠溶液中所制得气体通入\(\rm{Na_{2}SiO_{3}}\)溶液中得白色沉淀,可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
            • 2.

              实验室验证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确定其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rm{(}\)已知:\(\rm{PdC1_{2}}\)溶液遇\(\rm{CO}\)能产生黑色的\(\rm{P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rm{①}\)的仪器还可以制取\(\rm{H_{2}}\)、\(\rm{NH_{3}}\)等气体
              B.装置\(\rm{⑤}\)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
              C.装置\(\rm{②③}\)中分别盛装饱和\(\rm{Na_{-2}CO_{3}}\)溶液、浓\(\rm{H_{2}SO_{4}}\)
              D.装置\(\rm{⑥}\)中有黑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是\(\rm{PdC1_{2}+CO+H-_{2}O=Pd↓+CO_{-2}+2HC1}\)
            • 3.

              对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起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涂上浓\(\rm{NaOH}\)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洒在桌面上,用浓硫酸处理
              D.贮氯罐意外泄漏,组织附近人员沿逆风向疏散,并喷洒石灰水
            • 4.

              对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起火时,用水灭火
              B.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涂上浓\(\rm{NaOH}\)溶液
              C.液氨不慎泄漏,用蘸有浓硫酸的毛巾捂住口鼻向高处撤离
              D.贮氯罐意外泄漏,组织附近人员沿逆风向疏散,并向空中喷洒稀\(\rm{NaOH}\)溶液
            • 5.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实验过程中剩余的钠应当放回原试剂瓶
              C.配制硫酸溶液,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不慎将酒精灯打倒着火时可用湿抹布盖灭
            • 6. 对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rm{(}\)  \(\rm{)}\)
              A.液氨不慎泄漏,用蘸有盐酸的毛中捂住口鼻向高处撤离
              B.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涂上浓\(\rm{NaOH}\)溶液
              C.贮氯罐意外泄露,组织附近人员沿逆风向疏散,并向空中喷洒稀\(\rm{NaOH}\)溶液
              D.金属钠起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7.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中,对应的危险警告标签错误的是(    )

              A.浓\(\rm{HNO_{3}}\)
              B.\(\rm{CCl_{4}}\)
              C.\(\rm{KCN}\)
              D.\(\rm{KClO_{3}}\)
            • 8.

              某同学用图\(\rm{1}\)所示实验装置制取乙酸乙酯\(\rm{.}\)回答以下问题:\(\rm{(}\)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rm{78.4℃}\)、\(\rm{118℃}\)、\(\rm{77.1℃)}\)

              \(\rm{(1)}\)在烧瓶中放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在烧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写出乙酸乙酯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与书中采用的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是:这位同学采用了球形干燥管代替了长导管,并将干燥管末端插入了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在此处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有:\(\rm{①}\)______,\(\rm{②}\)______.
              \(\rm{(5)}\)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图\(\rm{2}\)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rm{.}\)请在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在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
              \(\rm{①}\)试剂 \(\rm{a}\)是______,试剂 \(\rm{b}\)是______;分离方法\(\rm{①}\)是______,分离方法\(\rm{③}\)是______.
              \(\rm{②}\)在得到的\(\rm{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______.

            • 9.

              在实验室和生产生活中,安全都是避免伤害和事故的保障。下列安全问题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沙子盖灭

              B.将过期的化学药品直接倒入下水道

              C.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rm{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B.纸层析中,滤纸作为固定相,展开剂作为流动相
              C.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
              D.在“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