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向一定童的NaHSO3溶液(加入少量淀粉)中加人稍过量的KIO3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突然变蓝色.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查阅资料知NaHSO3与过量KIO3反应分为两步进行,且其反应速率主要由笫一步反应决定.已知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3-+3HSO3-=3SO42-+I-+3H+,则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2)通过测定溶液变蓝所用时间来探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记录如下.
              编号 0.01mol/L NaHSO3溶液/mL 0.01mol/L KIO3
              溶液/mL
              H2O/mL 反应温度/
              溶液变蓝所用
              时间t/s
              6.0 10.0 4.0 15 t1
              6.0 14.0 0 15 t2
              6.0 a b 25 t3
              实验①②是探究 ______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t1______ t2 (填“>”、“=”或“<“);
              实验①③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a= ______   b= ______
              (3)将NaHSO3溶液与KIO3溶液在恒温条件下混合,用速率检测仪检测出起始阶段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该小组对其原因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生成的SO4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假设二: _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悝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職(不要求写出具体搡作过程)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在烧杯甲中将一定量的NaHSO3溶液与KIO3溶液混合,用速率检测仪测定起始时的反应速率v(甲);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2. 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CO⇌2CO2+N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NO)/mol•L-1 1.00×10-3 4.50×10-4 2.50×10-4 1.50×10-4 1.00×10-4 1.00×10-4
              C(CO)/mol•L-1 3.60×10-3 3.05×10-3 2.85×10-3 2.75×10-3 2.70×10-3 2.70×10-3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若1molNO和1molCO的总能量比1molCO2和0.5molN2的总能量大,则上述反应的△H ______ 0(填写“>”、“<”、“=”.)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______
              (3)计算4s时NO的转化率 ______
              (4)下列措施能提高NO和CO转变成CO2和N2的反应速率的是 ______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编号 T/℃ NO初始浓度/mol•L-1 CO初始浓度/mol•L-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
              280 1.20×10-3 5.80×10-3 82
              124
              350 124
              ①请在上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Ⅰ、Ⅱ两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是实验编号.
            • 3.
              有机酸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中草葯的叶、根、特别是果实中,是有机合成、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rm{(1)}\)乙酸是合成乙酸乙酯的重要原料,制备原理如下:
              \(\rm{CH_{3}COOH(l)+C_{2}H_{5}OH(l) \underset{\triangle}{\overset{{浓硫酸}}{{\rightleftharpoons}}}}\) \(\rm{CH_{3}COOHC_{2}H_{5}(l)+H_{2}O(l)\triangle H=-8.62KJ/mol}\)
              已知:\(\rm{CH_{3}COOH}\)、\(\rm{C_{2}H_{5}OH}\)和\(\rm{CH_{3}COOC_{2}H_{5}}\)的沸点依次为\(\rm{118℃}\)、\(\rm{78℃}\)和\(\rm{77℃.}\)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rm{①}\)该研究小组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 \(\rm{.60℃}\)下反应\(\rm{40min}\)与\(\rm{70℃}\)下反应\(\rm{20min}\)相比,前者的平均反应速率 ______ 后者\(\rm{(}\)填“小于”、“等于”或“大于”\(\rm{)}\).
              \(\rm{②}\)如图所示,反应时间为\(\rm{40min}\)、温度超过\(\rm{80℃}\)时,乙酸乙酯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
              \(\rm{③}\)利用此原理制得的乙酸乙酯粗品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酸、乙醇以及微量的硫酸,提纯时可向粗品中加入 ______ 溶液进行充分洗涤,分离出有机层,并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最后经过 ______ 、 ______ 两步操作即可得到纯品.
              \(\rm{(2)}\)乙二酸俗名草酸\(\rm{(}\)二元弱酸,结构简式:\(\rm{HOOC-COOH)}\),被广泛的应用于抗生素类药物的合成.
              \(\rm{①}\)实验室中经常利用酸性\(\rm{KMNO_{4}}\)溶液滴定法测其纯度\(\rm{.}\)已知草酸与酸性\(\rm{KMNO_{4}}\)溶液反应过程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且\(\rm{KMNO_{4}}\)溶液紫色褪去,写出草酸与酸性\(\rm{KMNO_{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
              \(\rm{②}\)资料表明:\(\rm{25℃}\)时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rm{K_{a1}=6.0×10^{-2}}\);\(\rm{k_{a2}=6.4×10^{-5}}\),据此分析,室温时草酸氢钾\(\rm{(KHC_{2}O_{4})}\)水解反应平衡常数\(\rm{K_{b}=}\) ______ ,\(\rm{(}\)单位省略,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m{)}\),其溶液中\(\rm{c(H_{2}C_{2}O_{4})}\) ______ \(\rm{c(C_{2}O_{4}^{2-})(}\)填“小于”、“等于”或“大于”\(\rm{)}\).
            • 4.
              甲同学通过测定该反应发生时溶液变浑浊的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rm{.}\)设计实验如表\(\rm{(}\)所取溶液体积均为\(\rm{5mL)}\):
              实验编号 实验温度\(\rm{/℃}\) \(\rm{c(Na_{2}S_{2}O_{3})/mol⋅L-1}\) \(\rm{c(H_{2}SO_{4})/mol⋅L-1}\)
              \(\rm{①}\) \(\rm{25}\) \(\rm{0.1}\) \(\rm{0.1}\)
              \(\rm{②}\) \(\rm{25}\) \(\rm{0.2}\) \(\rm{0.2}\)
              \(\rm{③}\) \(\rm{50}\) \(\rm{0.2}\) \(\rm{0.1}\)
              \(\rm{④}\) \(\rm{50}\) \(\rm{0.1}\) \(\rm{0.1}\)
              \(\rm{(1)}\)其他条件不变时: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 ______ \(\rm{(}\)填实验编号\(\rm{)}\).
              \(\rm{(2)Na_{2}S_{2}O_{3}}\)和\(\rm{H_{2}SO_{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rm{(3)}\)若实验\(\rm{①}\)中加入反应物各\(\rm{5mL}\)后加入\(\rm{10mL}\)水,出现浑浊的时间为\(\rm{t_{1}}\),实验\(\rm{②}\)中加入反应物各\(\rm{5mL}\)后加入\(\rm{30mL}\)水,出现浑浊的时间为\(\rm{t_{2}}\),则\(\rm{t_{1}}\) ______ \(\rm{t_{2}(}\)选填“\(\rm{ > }\)”、“\(\rm{ < }\)”或“\(\rm{=}\)”\(\rm{)}\)
            • 5.
              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一种常用方法\(\rm{.}\)下表是某学习小组研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锌反应的实验数据\(\rm{(}\)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rm{)}\),分析以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硫酸的体积\(\rm{/mL}\) 锌的质量\(\rm{/g}\) 锌的形状 温度\(\rm{/℃}\) 完全溶于酸的时间\(\rm{/s}\)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rm{/g}\)
              \(\rm{1}\) \(\rm{50.0}\) \(\rm{2.0}\) 薄片 \(\rm{25}\) \(\rm{100}\) \(\rm{m_{1}}\)
              \(\rm{2}\) \(\rm{50.0}\) \(\rm{2.0}\) 颗粒 \(\rm{25}\) \(\rm{70}\) \(\rm{m_{2}}\)
              \(\rm{3}\) \(\rm{50.0}\) \(\rm{2.0}\) 颗粒 \(\rm{35}\) \(\rm{35}\) \(\rm{m_{3}}\)
              \(\rm{4}\) \(\rm{50.0}\) \(\rm{2.0}\) 粉末 \(\rm{25}\) \(\rm{45}\) \(\rm{5.0}\)
              \(\rm{5}\) \(\rm{50.0}\) \(\rm{6.0}\) 粉末 \(\rm{35}\) \(\rm{30}\) \(\rm{m_{4}}\)
              \(\rm{6}\) \(\rm{50.0}\) \(\rm{8.0}\) 粉末 \(\rm{25}\) \(\rm{t_{6}}\) \(\rm{16.1}\)
              \(\rm{7}\) \(\rm{50.0}\) \(\rm{10.0}\) 粉末 \(\rm{25}\) \(\rm{t_{8}}\) \(\rm{16.1}\)
              \(\rm{(1)}\)化学反应速率本质上是由 ______ 决定的,但外界条件也会影响反应速率的大小\(\rm{.}\)本实验中实验\(\rm{2}\)和实验\(\rm{3}\)表明 ______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该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具体影响是:其它条件相同时, ______ 反应速率越快.
              \(\rm{(2)}\)我们最好选取实验 ______ \(\rm{(}\)填实验序号\(\rm{)}\)研究锌的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rm{.}\)我们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间的 ______ 反应速率越快.
              \(\rm{(3)}\)若采用与实验\(\rm{1}\)完全相同的条件,但向反应容器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发现反应速率明显加快\(\rm{.}\)原因是 ______ .
              \(\rm{(4)}\)利用表中数据,可以求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______ \(\rm{mol/L}\).
            • 6.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rm{.}\)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
              \(\rm{(2)}\)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rm{(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rm{.}\)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rm{6}\)个盛有过量\(\rm{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rm{A}\)

              \(\rm{B}\)

              \(\rm{C}\)

              \(\rm{D}\)

              \(\rm{E}\)

              \(\rm{F}\)

              \(\rm{4mol/L}\) \(\rm{H_{2}SO_{4}/mL}\)

              \(\rm{30}\)

              \(\rm{V_{1}}\)

              \(\rm{V_{2}}\)

              \(\rm{V_{3}}\)

              \(\rm{V_{4}}\)

              \(\rm{V_{5}}\)

              饱和\(\rm{CuSO_{4}}\)溶液\(\rm{/mL}\)

              \(\rm{0}\)

              \(\rm{0.5}\)

              \(\rm{2.5}\)

              \(\rm{5}\)

              \(\rm{V_{6}}\)

              \(\rm{20}\)

              \(\rm{H_{2}O/mL}\)

              \(\rm{V_{7}}\)

              \(\rm{V_{8}}\)

              \(\rm{V_{9}}\)

              \(\rm{V_{10}}\)

              \(\rm{10}\)

              \(\rm{0}\)

              \(\rm{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rm{V_{3}= }\)______,\(\rm{V_{8}= }\)______;
              \(\rm{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rm{CuSO_{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rm{.}\)但当加入的\(\rm{CuSO_{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rm{.}\)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
              \(\rm{③}\)实验\(\rm{A}\)测得:收集到产生\(\rm{H_{2}}\)体积为\(\rm{112mL(}\)标准状况下\(\rm{)}\)时所需的时间为\(\rm{10min}\),求化学反应速率\(\rm{ν(H_{2}SO_{4})= }\)______\(\rm{ mol/(L⋅min)(}\)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rm{)}\).
            • 7. Ⅰ.某课外兴趣小组对H2O2的分解速率做了科学探究,采集的数据见下表:用10mLH2O2制取150mLO2所需的时间(秒)
                 30%H2O2  15%H2O2  10%H2O2  5%H2O2
               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  260  480  540  720
               MnO2催化剂、加热  10  25  60  120
              (1)该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 ______ ______ 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2)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 ______
              Ⅱ.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在0-3分钟内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且A气体有颜色).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4)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速率为 ______
              (5)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
              a.v(A)=2v(B)    b.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c.v(A)=v(C)   d.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 8. 某学生进行了“浓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如下:
              Zn的质量 H2SO4的浓度 收集20mL H2所需的时间
              12g(锌粒) 0.1mol/L 153s
              10g(锌粉) 0.1mol/L 125s
              10g(锌粉) 0.2mol/L 62s
              (1)比较三组数据,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______ (填化学式)的浓度增加,反应速率 ______ (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______ ,从反应分类角度来看,该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 ______ 反应(填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 9. 菁优网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锌与盐酸反应,取同质量、同体积的锌片、同浓度盐酸做了下列平行实验:
              实验①:把纯锌片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氢气发生的速率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②:把纯锌片投入到含FeCl3的同浓度工业稀盐酸中,发现放出氢气的量减少.
              实验③:在盐酸中滴入几滴CuCl2溶液,生成氢气速率加快.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实验①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2)实验②放出氢气的量减少的原因是 ______
              (3)某同学认为实验③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形成了原电池,你认为是否正确? 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请选择下列相应的a或b作答.
              a、若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______
              b、若正确则写出实验③中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 ______
            • 10. 钴及其化合物可作为一些化学合成的催化剂,亦用于油漆、颜料、玻璃、釉瓷及电极
              板等的制造.
              (1)粉红色、不溶于水的Co(OH)2具有两性,其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Co(OH)2在空气中慢慢被氧化为棕褐色的Co(OH)3,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______
              (2)CoxNi(1-x)Fe204(其中Co、Ni均为+2价)可用作H202分解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
              ①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②两种不同方法制得的催化剂CoxNi(1-x)Fe204在10℃时催化分解6%的H202溶液的相对初始速率随X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______ 法制取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更高;Co2+、Ni2+两种离子中催化效果较好的是 ______
              (3)CoCl2常用作多彩水泥的添加剂,可用钴的氧化物(其中Co的化合价为+2、+3)制备,用480mL 5mol.I-1盐酸恰好将其完全溶解,得到CoCl2溶液和6.72L(标准状况下)黄绿色气体.则该钴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