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A.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rm{.}\)  
              B.加热烧杯,分离 \(\rm{SiO}\)\(\rm{2}\)和\(\rm{NH}\)\(\rm{4}\)\(\rm{Cl}\)
              C.验证\(\rm{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D.进行氨气尾气处理                  
            • 2.
              为了探究\(\rm{FeSO_{4}}\)和\(\rm{Cu(NO_{3})_{2}}\)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现设计如下流程.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rm{(}\)  \(\rm{)}\)
              A.\(\rm{n=0.02}\)
              B.\(\rm{y=2240}\)
              C.原混合物中\(\rm{FeSO_{4}}\)的质量分数约为\(\rm{89\%}\)
              D.\(\rm{m=3.2}\)
            • 3.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

              A.图甲表示\(\rm{KNO_{3}}\)的溶解度曲线,\(\rm{a}\)点所示溶液是\(\rm{80℃}\)时\(\rm{KNO_{3}}\)的不饱和溶液
              B.图乙表示用水稀释\(\rm{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rm{I}\)表示盐酸,\(\rm{II}\)表示醋酸
              C.图丙表示\(\rm{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rm{20.00 mL 0.1000mol·L^{-1}CH_{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D.图丁表示将\(\rm{NH_{3}}\)通入醋酸溶液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 4. 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并记录了现象:
              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
              ②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
              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
              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
              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B.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实验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锌为正极、铜为负极
            • 5. 根据下列实验设计及有关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 验 实验现象 结 论
              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
              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Ag2S)
              溶解性:AgCl>AgBr>Ag2S
              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酸性:HCl>H2CO3>H2SiO3
              A.A
              B.B
              C.C
              D.D
            • 6. 为了探究FeS04和Cu(N032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现设计如下流程.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n=0.02
              B.y=2240
              C.原混合物中FeS04的质量分数约为89%
              D.m=3.2
            • 7.
              下列实验装置\(\rm{(}\)部分固定装置略去\(\rm{)}\)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rm{(}\)  \(\rm{)}\)
              A.
              可以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B.
              可以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C.
              可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可检验食盐水通电后的部分产物
            • 8.
              根据下列实验设计及有关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rm{(}\)  \(\rm{)}\)
              实 验 实验现象 结 论
              \(\rm{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rm{Al > Fe > Cu}\)
              \(\rm{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rm{Cl_{2} > Br_{2} > I_{2}}\)
              \(\rm{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rm{(Ag_{2}S)}\)
              溶解性:\(\rm{AgCl > AgBr > Ag_{2}S}\)
              \(\rm{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酸性:\(\rm{HCl > H_{2}CO_{3} > H_{2}SiO_{3}}\)
              A.\(\rm{A}\)
              B.\(\rm{B}\)
              C.\(\rm{C}\)
              D.\(\rm{D}\)
            • 9.
              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并记录了现象:
              \(\rm{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
              \(\rm{②}\)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
              \(\rm{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rm{①}\)中快;
              \(\rm{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
              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rm{(}\)  \(\rm{)}\)
              A.实验\(\rm{①}\)、\(\rm{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B.实验\(\rm{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实验\(\rm{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实验\(\rm{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锌为正极、铜为负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