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工业上常利用铝粉和氧化铁反应来焊接铁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化铝、氧化铁均为两性氧化物
              B.氧化铝中的微粒半径:\(\rm{Al^{3+} > O^{2-}}\)
              C.在该反应中,铝的还原性强于铁的还原性
              D.\(\rm{1mol}\)氧化铁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约为\(\rm{4×6.02×10^{23}}\)
            • 2.

              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rm{Fe}\)\(\rm{{\,\!}^{2+}}\)、\(\rm{Cu}\)\(\rm{{\,\!}^{2+}}\)和\(\rm{SO}\)\(\rm{{\,\!}_{4}^{2-}}\)

              Ⅰ\(\rm{.}\)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流程以回收铜和硫酸亚铁\(\rm{.}\)请回答:




              \(\rm{(1)}\)原料\(\rm{①}\)与工业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rm{(2)}\)操作\(\rm{①}\)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rm{(}\) 填序号\(\rm{)}\)。

               \(\rm{a.}\)烧杯     \(\rm{b.}\)漏斗       \(\rm{c.}\)玻璃棒        \(\rm{d.}\)酒精灯

              \(\rm{(3)}\)固体成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rm{(}\)填名称\(\rm{)}\)。

              \(\rm{(4)}\)原料\(\rm{②}\)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Ⅱ\(\rm{.}\)回收的铜可用于制备胆矾\(\rm{(CuSO_{4}·5H_{2}O)}\),可将铜和一定浓度稀硫酸混合后并在加热的情况下通入氧气,发生如下反应:\(\rm{Cu+{H}_{2}S{O}_{4}+{O}_{2} \xrightarrow[]{∆}CuS{O}_{4}+{H}_{2}O(未配平) }\)。制得硫酸铜溶液后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得胆矾。

              \(\rm{(5)①}\)请分析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②}\)请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的得失:________________

              Ⅲ\(\rm{.Fe^{2+}}\)置于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质。若要检验某\(\rm{FeSO_{4}}\)溶液是否变质,应该选择____________试剂。完整的检验操作为:取少量该\(\rm{FeSO_{4}}\)溶液于一试管中, ____________

            • 3.

              用零价铁\(\rm{(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rm{(NO_{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rm{(1)Fe}\)还原水体中\(\rm{NO_{3}^{-}}\)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rm{①}\)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____。

                  \(\rm{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rm{(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rm{24}\)小时测定\(\rm{NO_{3}^{-}}\)的去除率和\(\rm{pH}\),结果如下:

              初始\(\rm{pH}\)

              \(\rm{pH=2.5}\)

              \(\rm{pH=4.5}\)

              \(\rm{NO_{3}^{-}}\) 的去除率

              接近\(\rm{100\%}\)

              \(\rm{ < 50\%}\)

              \(\rm{24}\)小时\(\rm{pH}\)

              接近中性

              接按中性

              铁的最终物质形态

              \(\rm{pH=4.5}\)时,\(\rm{NO_{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实验发现:在初始\(\rm{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rm{Fe^{2+}}\)可以明显提高\(\rm{NO_{3}^{-}}\)的去除率。对\(\rm{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

              Ⅰ\(\rm{.Fe^{2+}}\)直接还原\(\rm{NO_{3}^{-}}\);

              Ⅱ\(\rm{.Fe^{2+}}\)破坏\(\rm{FeO(OH)}\)氧化层。

                  \(\rm{①}\)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rm{Fe^{2+}}\)能与\(\rm{FeO(OH)}\)反应生成\(\rm{Fe_{3}O_{4}}\)。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rm{Fe^{2+}}\)提高\(\rm{NO_{3}^{-}}\)去除率的原因:_______。

              \(\rm{(4)}\)其他条件与\(\rm{(2)}\)相同,经\(\rm{1}\)小时测定\(\rm{NO_{3}^{-}}\)的去除率和\(\rm{pH}\),结果如下:

              初始\(\rm{pH}\)

              \(\rm{pH=2.5}\)

              \(\rm{pH=4.5}\)

              \(\rm{NO_{3}^{-}}\) 的去除率

              约\(\rm{10\%}\)

              约\(\rm{3\%}\)

              \(\rm{1}\)小时\(\rm{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与\(\rm{(2)}\)中数据对比,解释\(\rm{(2)}\)中初始\(\rm{pH}\)不同时,\(\rm{NO_{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 4. \(\rm{Al}\)、\(\rm{Fe}\)、\(\rm{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r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三者的单质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B.制备\(\rm{AlCl_{3}}\)、\(\rm{FeCl_{3}}\)、\(\rm{CuCl_{2}}\)均可用两种单质直接化合的方法    
              C.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D.三者对应的氢氧化物均可由其对应的氧化物加水生成
            • 5. 工业上用铝土矿\(\rm{(}\)主要成分为\(\rm{Al_{2}O_{3}}\),含\(\rm{Fe_{2}O_{3}}\)杂质\(\rm{)}\)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剂\(\rm{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反应\(\rm{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电解时加入冰晶石的作用是催化剂

              D.反应\(\rm{②}\)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rm{NaAlO_{2}+CO_{2}+2H_{2}O===Al(OH)_{3}↓+NaHCO_{3}}\)
            • 6. 下列操作过程中不能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又完全溶解”现象的是(    )
              A.向饱和\(\rm{Na_{2}CO_{3}}\)溶液中通入\(\rm{CO_{2}}\)至过量
              B.向\(\rm{AlCl_{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D.向\(\rm{NaAlO_{2}}\)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 7.

              把铁粉投入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所得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

              A.\(\rm{Fe^{2+}}\)
              B.\(\rm{Cu^{2+}}\)
              C.\(\rm{Fe^{3+}}\)
              D.\(\rm{H^{+}}\)
            • 8.

              \(\rm{《}\)新修本草\(\rm{》}\)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rm{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rm{……}\)烧之赤色\(\rm{……}\)”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

              A. \(\rm{CuSO_{4}⋅5H_{2}O}\)            
              B. \(\rm{FeSO_{4}⋅7H_{2}O}\)
              C. \(\rm{KAl(SO_{4})_{2}⋅12H_{2}O}\)
              D.\(\rm{Fe_{2}(SO_{4})_{3}⋅9H_{2}O}\)
            • 9.

              已知甲、乙、丙、\(\rm{X}\)是\(\rm{4}\)种中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如图\(\rm{(}\)反应条件省略\(\rm{)}\)


              \(\rm{(1)}\)若甲为气态非金属单质,丙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则乙的分子式为

              \(\rm{(2)}\)若甲为黄绿色气体,\(\rm{X}\)为常见的金属,则乙\(\rm{+X→}\)丙的离子方程式为 ,含\(\rm{amol}\)乙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rm{X}\)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乙的物质的量是 \(\rm{mol}\)。

              \(\rm{(3)}\)若\(\rm{X}\)为酸性氧化物且具有漂白性,甲溶液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标准状况下\(\rm{8.96L}\)气体\(\rm{X}\)与\(\rm{2L 0.25mol/L}\)的甲溶液反应生成的溶液中乙和丙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另有和丙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丁,丙和丁能反应生成气体\(\rm{X}\),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0.

              在由\(\rm{Fe}\)、\(\rm{FeO}\)和\(\rm{Fe_{2}O_{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rm{100mL}\) \(\rm{2 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物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此时溶液不能使\(\rm{KSCN}\)溶液变红;若该混合物用足量\(\rm{CO}\)进行还原可得金属铁\(\rm{(}\)   \(\rm{)}\)

              A.\(\rm{5.6 g}\)
              B.\(\rm{11.2 g}\)
              C.\(\rm{2.8g}\)
              D.\(\rm{16.8g}\)
            0/40

            进入组卷